運載火箭課堂教學反思
《運載火箭》在課程內容上設計了實驗,主要是驗證反沖作用能讓物體向相反的方向運動。
在教學預案中我設計了三個環節:一.了解反沖現象。二.驗證反沖作用。三.利用反沖作用制作“水火箭”(第二課時)。
在第一個環節中,先用PPT讓學生了解運載火箭的類型及結構等,并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了解火箭發射的情景,提出問題:為什么火箭能飛上天空?然后讓學生玩氣球,讓學生分析,氣球為什么會飛?這樣引出課堂的主題:當氣體或液體從物體內流出(噴出)時產生了反作用力,物體就會向氣流(水流)相反的方向運動,這種現象稱為反沖。
在第二個環節中,用水流的作用驗證反沖。將純凈水瓶子的底部外圍扎眼,并用線吊起瓶子,向瓶子內灌水,當水流出時,瓶子就會向流水相反的方向轉動。這個環節,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有些學生在瓶子的底部扎眼,這樣水流的方向朝下,根本不能看到瓶子受到反沖作用轉動。經過分析,學生認識到,流水產生的力很小,還不足以推動瓶子向上運動,所以要在瓶底的外圍扎眼,而且扎眼的方向是有講究的。只有讓流水能產生足夠的力才能推動瓶子轉動。如果,事先老師將所以小組需要的實驗材料都制作好,也許學生根本就不會考慮到這些細節。在實驗教學中還是應該允許失敗,老師準備的盡善盡美,反而會掩蓋一些事實真相,學生的思維也受到了局限。
在第三個環節中,我讓學生思考:制作“火箭”要考慮哪些因素?開始學生還有點茫然,不知道說些什么。后來讓他們繼續玩氣球,同學們的思維一下就展開了,怎樣控制運動的方向?怎樣減小阻力?為什么在“水火箭”內灌注三分之一的水?學生分析的頭頭是道,課堂效果很好。
- 相關推薦
【運載火箭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反思課堂教學09-25
課堂教學反思07-06
《掌聲》課堂教學反思08-31
《雪兒》課堂教學反思07-19
《船長》的課堂教學反思09-24
荷花課堂教學反思10-18
統計課堂教學反思09-28
乙醇課堂教學反思10-07
神鳥課堂教學反思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