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兒》課堂教學反思
讀《雪兒》真的愛雪兒,也愛我的爸爸。我的爸爸用受了傷的雪兒與我作伴,其用意真的獨特,孤獨的我許久不再孤獨,與雪兒同時好起來,飛向藍天。這也許就是人與大自然的一種融合吧。
讀這篇文章,我不知道我的年齡,但從文中可以想到我年齡不是很大。從我的腿跌傷了。爸爸、媽媽每天要去上班,家里就只剩下我一個人。冬天過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苊黠@可以讀出我的爸爸、媽媽真的很忙,以至于無法照顧我,從后面的文字可以看出我能夠照顧雪兒,可以看出我雖受傷在家,卻還能夠在家中照顧自己,這種獨立也會給學生一些啟發。不過這一點,可讓人擔心的。因為假如我是個未成年人,其爸爸、媽媽的如此做法是一種違法,在西方肯定是不行的,因為未成年人是不能一個人在家的。但我的這種經歷也是美的,我把精力獻給了雪兒,其實就是獻給自己,這是理解爸爸、媽媽收獲到的一種幸福。
看得出,我的爸爸、媽媽多么的忙碌;看得出我的爸爸、媽媽用心良苦。我的爸爸沒有直接告訴我應該怎樣面對跌傷,而是用那只信鴿來傳達父親那種特別的叮嚀。爸爸給我帶回一只受傷的白鴿,爸爸和我給它洗澡、敷藥,爸爸對我說信鴿不怕任何艱難險阻,能飛越千山萬水。文中寫爸爸有五個動詞給、帶、撿、洗、說,這五個詞改變了我,讓我的注意力從此轉移了,讓我懂得了關注,讓我有著美麗的期盼,終于有一天我為雪兒歡呼了,這種歡呼其實就是我的自我歡呼,這種歡呼,我的爸爸、媽媽都能看見,這種歡呼屬于這個忙碌而極具愛心的家庭
也許我們無法讓我們的學生理解這一切,但老師從這些方面認識這篇文章,我想在引導學生閱讀中,也會自然滲透這種特殊的愛,特別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的閱讀,學生如果邊讀邊想,也會在無形之中,把這種愛轉移至自己的心中。
理解文中爸爸的行為,其實就是引導三年級學生初步學會思考,通過我對雪兒的所為,思考如何自主面對生活。這個單元三篇文章編者意圖就是通過母語的學習,對學生進行著心理健康教育,即引導學生從三年級開始懂得面對困難、挫折,這是母語給予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之文。這一課,我的行動,其實是讓自己健康成長的最好的藥。用自己愛的行動醫治自己這是非常美的,因為這里自我的祝福。
這篇文章以輕松、快樂的語調來讀,真的是一種享受。我在辦公室中輕輕地讀著,我在課堂上輕輕地讀著,輕緩的聲音,帶著美好的祝福,就能把學生帶入到人間天堂。
- 相關推薦
【《雪兒》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關于《野菊》的課堂教學反思03-19
品德《家人的愛》課堂教學反思(精選7篇)07-31
《四季》的課堂教學反思(精選11篇)06-14
《爺爺和小樹》課堂教學反思(精選9篇)02-01
大學課堂教學設計精選02-27
《倒數》的課堂教學設計(精選12篇)04-24
《數星星的孩子》的課堂教學設計03-20
課堂教學小結范文(精選16篇)06-27
《乘法運算定律》的課堂教學設計02-16
程序設計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論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