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一年級小學生的教后反思
1、 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畫了誰?他在干什么?
(1) 觀察圖片,引出詞語
師:小朋友們,看看圖片中的畫了什么?他在干什么?
(提醒學生把老師的問題聽完整再舉手回答問題,聽別人說話要仔細)
生:一個小男孩
師:用“圖片中畫了……”的句式來說完整。
生:圖片中畫了一個小男孩背著書包。
師:嗯,觀察真仔細,那他背著書包要干什么呢?
生:上學!
師:對,真好,小朋友們真聰明,一看就看出來了。途中的小男孩叫明明,他和你們一樣也是第一天上學,和你們一樣他也是一個——小學生。
師媒體出示:“小學生”
師:看老師的口型,聽清楚老師怎么讀。(指名讀)
生:小學生
(開火車)
師正音,前后鼻音,平翹舌音。
師:全班齊讀,要求干脆、不拖音。
這節課的活動設計符合小孩的特性及一年級學生剛入學的情形,更符合現實情況,各個環節也比較合理且輕松自然。
學生對“幼兒園和小學有什么不同”這一環節產生很大的興趣,覺得自己現在的身份和幼兒園有了很大的不同,從而感到作為一名小學生的自豪。這節課的導入部分我以“喜羊羊”這個孩子們喜歡的動畫人物為主人公來引導學生交流,營造了一種輕松的氣氛,教師以親切的話語與剛入學的小學生交流,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感,同時通過了解自己的校園和學習環境,與幼兒園是不一樣的。
師生共唱上學歌。以讀兒歌、唱兒歌、認識課程表的形式來體驗愛學校、愛學習的情感。聽聽說說讓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簡單的一句“我是小學生”對每一名小學生來說都是人生中的重大事件,新的生活開始了,新的任務也到來了。學生們能夠很自然地體會出這一角色轉變帶給自己的自豪感,所以讓學生帶感情朗讀時,他們都很大聲,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作為一名小學生,他要慢慢學會料理自己的學習生活、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發揮更大的自主性,本課通過活動和兒歌,幫助一年級小學生更了解、更喜歡自己現在的角色和生活。結合“一年級和幼兒園有什么不一樣?”“你應該怎樣做?”的談話對學生進行基本的養成教育,使學生明確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對學生進行正面和反面的教育。
在問及“一年級和幼兒園有何不同”時,孩子們都積極舉手發言,從校園環境到上課方式到食堂飯菜,各個方面都有提及,充分證明了一年級孩子的思想是天馬行空、創意無限的。
本節課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但是做的不夠的地方是:
1、“學生”的“生”字,翹舌音沒有到位。
2、看圖說話設計不好,引導不夠,應先出示兩人問好圖,請兩名學生示范表演,再出示三人問好圖。最后總結,和別人一樣的時候可以用“也”字,三個人以上一樣的時候可以用“我們、都”。
- 相關推薦
【小學一年級小學生的教后反思】相關文章:
關于長城的教學教后反思03-20
一年級音樂下冊《放牛歌》教后反思03-22
《春望》教學設計及教后反思(精選13篇)03-24
關于《數新房》教后感03-19
三年級美術教后反思(通用30篇)06-06
化學公開課教后感想02-27
竊讀記教后感作文07-13
關于《她是我的朋友》的教后感03-19
鄂教版小學生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題03-19
《金孔雀輕輕跳》課后教后感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