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談農村小學班班級管理
發布時間:2017-11-20編輯:互聯網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參加工作近二十年。自踏上講臺起就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要管理、教育好學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對學生要有愛,因為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作為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瑣細而繁重,但我認識到:班主任對于學生家長代表著學校,肩上扛著責任;對于學生代表著家長,心中懷著義務;我們不可能干出驚天動地的業績,但可以為教好學生付出一顆愛心,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作出奉獻,做個優雅、幸福的老師。
一、我的幸福理念
充滿熱情,矢志不移,心中常懷責任心。我認為:學生的潛能像氣體--給多大空間就有多大體積;學生的個性像晶體--各自都有獨特的構造,強迫其改變往往難有好結果;學生的身心像液體--壓力過大便會從意想不到的地方撐破容器。基于這些認識,我常這樣警示自己:“為師常做童年夢,常與學生心比心。”
二、對學生無私的愛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猶如沒有水就不能成其為池塘一樣,沒有感情,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內化”的催化劑。工作二十年來,我用真誠、愛意透視學生純潔而又豐富的內心世界,感染、浸潤學生渴望理解的心田,用充滿愛的言行去撫慰一顆顆稚嫩的心靈。
三、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和“陽光使者”
師生共建相互交流的“綠色通道”,以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素質提高。
架溝通橋--班日志。
班級每個成員都是班級歷史的記錄員,在這里有“身在此山中”的悠然自得,也有“冷眼旁觀”的激揚文字,更有熱烈場面第一時刻的記錄……每個學生都用心記下在班級度過的每一天,有時我也加入其中,書寫感悟。這個接力棒傳遞了班級凝聚力,有形地凈化著班級的輿論空間,無形地規范著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生們在此放飛心靈,愉悅身心。
學生也會利用班日志給老師留言,其中有建議,有意見,這不僅促進了師生交流、溝通,也利于班主任了解學生們的心態,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四、給學生產生幸福感的欣賞性評語。
給一個后進生的評語是:“校園是愛心撐起的大廈,在這個大家庭里你同樣沐浴著愛的陽光。”正是愛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了發展,都享有一份愛,一份重視。當學生們看到我手上貼著創可貼而關心地詢問時,我也感到了教書育人的快樂和幸福。
五、珍愛年輕的心靈,在乎學生的“在乎”,做學生心靈的導航者,用愛照亮每一個角落
1.微笑――師生溝通的神秘力量。
(1)講究批評的藝術。嚴是教育的精髓,但只有源于愛的嚴才是真正的嚴,才能被學生接受,并轉化為學生良好的習慣。學生難免犯錯,我們當然要作針對性的批評教育,但必須講究批評藝術。
(2)要有容人之量。寬容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嚴厲是風刀霜劍,逼人入絕境。教育者的寬容使教育對象有深刻感悟,才是真正的教育詩篇。學生有時難免情緒過激,對老師說話尖酸、刻薄。我往往把它暫放一邊,換位咀嚼,自省緣由,等待恰當時機再與他溝通。
2.關注男生的成長。
平時班里有什么重活,我總是說:“是男生的站出來!”這句話最管用,呼啦,男孩子全跑出來幫忙了,這讓他們體會到了“做強者”的自信和自豪。
“久熏幽蘭人自香”,一個良好的班級環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強化效應。幾十年來,我一直這樣堅持用心經營,用愛鑄就一個個遵守紀律、學風濃厚、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班集體。幾十年來,從不懈怠,做一個優雅、幸福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