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生活的陰影,在成年后造成對家庭生活的抗拒,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逃離原有家庭的影響和控制,不僅是為了逃避過去的陰影,更是是因為擔憂未來自己的人生會復制過去的不幸。
這些我都能理解,而且深表同情。
你的痛苦在于:終于等到自己成人,能夠自立,本以為可以如同鳥兒一樣遠飏而去,卻發現人始終是社會的人,并非是簡單的生物體。你無時無刻不生活在社會規則里,生活在他人的評價之中,生活在自我評判和自我審視之下。所以,你的內心想逃得越遠越好,但這卻和所謂孝道有所抵觸。你想做個一般意義上的好人,但是做個好人太過痛苦,內心太過煎熬。
在我看來,你個人和你的父母相比,應該有更多見識,更多頭腦。那么,既然你見過那么多人,去過那么多地方,經歷過那么多事情,你應該可以正確評估一下你自己的童年以及過往。
供應你吃飯穿衣求學,對于你的家庭而言究竟算是多大的付出?吃飯穿衣和吃飯穿衣并不一樣,有些家庭為了孩子的吃飯穿衣需要傾盡全力,有些家庭無非是多雙筷子加個碗的事情。人際關系是相互的,父母當年盡多大力撫養你,你現在盡多大力贍養他們,我覺得這才是公平的。
不過看你的描述,你可能處在一種最為尷尬的狀況里:你的父母當年竭盡所能撫養你,為你提供生活和求學的條件,但同時他們也是殘暴、愚昧、毫無見識之輩,過著一種非常不堪的家庭生活。而且,這么多年過去之后,他們只是因為年歲增長,體力下降而無法繼續毆打你,但是絲毫看不到他們在心智上有增長或者改善的跡象。因此,你覺得他們有恩于你,需要回報,可你對他們一點都喜歡不起來,只想躲得越遠越好,大家越少見面越好。
有一個簡單的解法:你吃飯穿衣求學的花費,是用你挨打換來的。這就跟童工用工作換來工資養活自己一樣,無非是在你的家庭里,你的工作是挨打。
因此,不存在誰欠誰的問題,你欠的父母恩情,他們已經提前用毆打的方式收取了回報。你們之間的關系,類似于學徒和師傅之間的關系,師傅為學徒提供衣食住宿,伴隨著嚴苛的訓練和毆打。一旦學徒成年,大家就是熟悉而客氣的陌生人。每到過年大家見一面,客客氣氣聊幾句,給一筆贍養費,然后繼續各自過各自的生活。提供那樣的一種童年生活,父母還想獲得孩子成年之后的愛,那是在是太大太大的奢望了。
最后我還想說一點:
即便上述的技巧能夠幫助你解脫困境,維持一種冷淡而疏遠的親戚關系,但是你個人的傷害卻一直存在。本質上講,在你內心深處,那個遍體鱗傷,滿臉淚痕,無處可逃的小孩子始終存在。如果它沒有得到解脫,你就無法得到真正的解脫。你的問題在于,需要找到辦法和那個小孩子達成和解,不要讓它總是在你內心深處浮現,引發諸多痛苦的回憶。你需要給它一個合理的解釋,為什么它那么小的一個孩子,卻要遭受這一切。你給它找到了理由,它也就能原諒你,從此安睡;它能夠安睡,你才能獲得內心的平靜。
而如果你要和它達成和解,其實需要和你父母達成和解。 你父母需要向你道歉,而且要承認他們其實一直愛著你,這一點你到今天都并不確認。同時,也需要你能夠在自己更為寬廣的見識基礎上,理解人生的不堪,理解個體的局限,理解愚妄并非完全來自一個人的內心,更多的時候可能是客觀條件下的不得已。這一點,你到今天都還在回避---如果你在你父母的經濟、社會、家庭環境下,你是不是能做得更好?
我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 相關推薦
【怎樣在成年后和傷害過自己的父母相處】相關文章:
父母怎樣和子女溝通07-18
怎樣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05-08
怎么和孩子溝通相處11-10
要怎么和婆婆相處10-21
怎么和婆婆相處好10-26
正確和盲人相處的方法07-05
怎樣介紹自己03-07
亦堅亦柔,成和成諧作文12-13
和同事相處要注意什么11-02
怎樣搭配適合自己的衣服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