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針對性訓練
語 文
2017.5
本試題分為第I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8頁。滿分150分?荚囉脮r150分鐘?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和試卷規(guī)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
3.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第I卷(36分)
一、(每小題3分,共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摩西是通往貢嘎山的門戶。在摩西,貢嘎山總是搶先一步(呈現(xiàn)/出現(xiàn))在眼前,黛青色的群山連綿磅礴,從云端直落而下的冰瀑布,宛如自天而降的壁掛。從摩西去海螺溝,沿途美景不斷,碧綠的高山湖泊,精致的小木屋以及亮麗的大冰拱孤, ① 。去海螺溝看冰川,冰洞是不能錯過的景觀,十幾米厚的墻聳立在冰層上,下部經(jīng)過多年的融蝕,形成了拱圓形冰洞。沿著洞往里走,可以看到洞內晶瑩剔透,(閃/泛)著淺淺的藍色。
靜靜佇立的大冰瀑布,被光與影(幻化/變化)成各種顏色,讓人眩暈不已。春夏季是冰崩的季節(jié),在很遠處你也能聽見碩大的冰塊如萬馬奔騰,從山頂崩瀉。穿過曲徑通幽的林間,一路樹影婆挲,花香鳥鳴,一潭潭大小不一的溫泉, ② 。躺在溫熱的泉水中,吸吮著山花的香氣,旅途的疲憊立馬煙消云散。
1.文中加點字的注音和加點詞語的字形,都正確的一項是
A.泊(bó) 碩大 B.剔(tī) 樹影婆挲
C.佇(chù) 崩瀉 D.暈(yùn) 煙消云散
2.依次選用文中括號里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p>
A.呈現(xiàn) 泛 幻化 B.出現(xiàn) 閃 變換
C.出現(xiàn) 閃 幻化 D.呈現(xiàn) 泛 變換
3.在文中兩處橫線上依次填入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p>
A.①你都會飽盡眼福 ②宛如顆顆珍珠鑲嵌在林間
B.①都會讓你飽盡眼福 ②宛如鑲嵌在林間的顆顆珍珠
C.①你都會飽盡眼福 ②宛如鑲嵌在林間的顆顆珍珠
D.①都會讓你飽盡眼福 ②宛如顆顆珍珠鑲嵌在林間
4.下列加點成語的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①一季度數(shù)據(jù)顯示,房價的漲幅還是大大超過金融產(chǎn)品回報率的平均水平,房地產(chǎn)市場的火爆讓金融市場難以望其項背。
②在全明星賽后,他改頭換面,不再只想著傳球,而是主動投籃,整體投籃命中率更是高達66.7%,完全找回了自信。
③在冰雹災害到來之前,這個市的政府防患未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把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損失降低到了最低限度。
④在這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他處心積慮,營私舞弊,為他的小舅子--一個搶劫犯開脫罪責,引起了極大的民憤。
⑤見孫本松這孩子真心喜歡和熱愛武術,這人也不吝賜教,親自示范各種動作,他就是日后成為孫本松師父的李寶岐。
⑥炫耀性消費,即人們通過財富、禮儀、服飾把自己和別人區(qū)分開來的消費,這也許就是人們對某些奢侈品趨之若鶩的原因吧。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5.下列各組句子句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電視欄目《朗讀者》中“朗讀”重文字,“者”重人,兩者的融合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從而感動于他們豐富細膩的情感世界。
B.隨著各種手機APP的普及,無形中放大了人們對霧霾的焦慮,因為隨手一劃就能看到實時的空氣質量指數(shù),壞天氣帶給人的壓迫感讓你躲無可躲。
C.新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等多邊和雙邊項目的啟動顯示,中國希望利用自身的經(jīng)濟和金融力量,擴大政治影響力和戰(zhàn)略挑戰(zhàn)。
D.專業(yè)術語“斷崖式”隨著股票、房價、反腐等社會熱點進入公眾視野,并被拓展了使用范圍,變成了流行詞語,成為人們運用夸張手法的新寵。
二、(每小題3分,共9分)
清明節(jié)文化內涵的再認識
概括清明節(jié)所蘊涵的文化意義,莫過于“追思先人,勿忘生者”這八個字。所有的清明民俗活動的具體內容,都濃縮其間。各種祭奠掃墓、追思先賢、敬重祖先都屬于前者;而伴隨清明節(jié)日的大眾性娛樂活動,包括斗雞、拔河、放風箏和蹴鞠等,則屬于后者。兩者的結合所形成的林林總總的節(jié)俗形式,大抵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
“追思先人,勿忘生者”,反映了中國人豁達的生死觀?鬃拥摹白硬辉还至y神”,莊子的“齊生死”,都把生與死等量齊觀,把生命看成是一種呈“拋物線”型的自然過程,對生存抱有一種順應自然的態(tài)度。這種態(tài)度在佛教還沒有傳入中國以前,就已經(jīng)存在;即使面對死亡,也認為是走向另一個世界,對待死亡依然是一種淡然的態(tài)度。由此而派生出對于生命的兩種狀態(tài),一是對生命抱有一種順應自然的態(tài)度--“知足常樂”的生存觀;二是“砍頭不過風吹帽”、“廿年后又是一條好漢”--“視死如歸”的死亡觀。
從這種豁達的生死觀出發(fā),崇尚“厚斂重葬”、“入土為安”的中國人,對逝去先人的安排又是特別重視的,這種喪葬習俗的背后永遠都蘊涵著人們的價值判斷。
清明節(jié)就是這種習俗和價值判斷的一種載體和平臺。故去親人的墳堆歷經(jīng)一年四季的風霜雨雪,難免會堆土蒙塵,因此,在來年春暖花開、萬物萌發(fā)、清新明潔之時,就有“掃墓”之舉。掃墓其實也是一種象征,它象征著中國人重視親情、慎終追遠、孝敬老人、敬重祖先。所以,千萬不能將清明節(jié)看窄了,好像清明節(jié)就是掃墓、燒紙錢,其實這個節(jié)日的意義在于對已逝的親人、祖先、先賢、英烈送上自己的思念和敬意。這種神圣的生命交流儀式,年年輪回,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清明節(jié)不可忽視的價值在于,通過聚會、風俗習慣的傳承,凝聚民族精神。掃墓、祭奠昭示著血脈的繼承,使祖先與后代之間有了聯(lián)系,清明節(jié)傳承了中華文明“禮儀”的祭祀文化,抒發(fā)了人們尊祖敬宗、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
在中國民俗文化的歷史傳承中,清明節(jié)還代表著最基本的社會公平與正義力量的展現(xiàn)。即便在古代社會,歷朝歷代的官府都會在這一天組織灑掃孤死、無主的墳墓,作為對社會弱勢群體的撫慰,為現(xiàn)代社會價值取向注入一種普適性與人文關懷。
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主要依憑著民間鄉(xiāng)土社會世代相傳。在現(xiàn)代傳播媒介日益興盛的環(huán)境下,最要緊的是加強對傳統(tǒng)清明節(jié)賴以生存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視與保護。從自然生態(tài)與人的關系氣人與文化的關系方面,去關注那些與自然、人類和諧相處的文化生態(tài),保護與清明節(jié)相關的游藝、祭祀、飲食等習俗相互依存著的民間藝術。
6.以下對“清明節(jié)文化內涵”的理解,不正確一項是
A.清明節(jié)期間的祭奠掃墓等各種活動都濃縮在“追思先人,勿忘生者”中。
B.清明節(jié)期間的民俗活動體現(xiàn)了中國人對生與死懷有的一種順應自然的態(tài)度。
C.在民俗文化的傳承過程中,清明節(jié)還是最基本的社會公平和正義力量的體現(xiàn)。
D.古代社會,清明節(jié)也是對弱勢群體的撫慰,這為現(xiàn)代社會思想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7.以下內容不屬于“清明節(jié)傳承了中華文明‘禮儀’的祭祀文化”這一內容的一項是
A.對逝去的先人“厚斂重葬”,使其“入土為安”,以表達敬重。
B.在春暖花開之時對一年來已經(jīng)“蒙塵”的墳墓進行清掃。
C.清明節(jié)蘊涵著中國人豁達的生死觀,以及人們的價值判斷。
D.通過節(jié)日的灑掃、聚會等形式,傳承血脈,凝聚精神。
8.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作者認為,生與死應等量齊觀,無論生存還是死亡都應順應自然。
B.清明節(jié)自古至今是民間喪葬習俗重要的呈現(xiàn)平臺,蘊含著人們的傳統(tǒng)道德情懷。
C.歷朝歷代官府利用清明節(jié)撫慰弱勢群體,凝聚民族精神,這正是清明節(jié)的價值所在。
D.加強對傳統(tǒng)清明節(jié)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是社會和民間各項工作中的當務之急。
三、(每小題3分,共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田豐字元皓,鉅鹿人。豐天姿瑰杰,權略多奇。少喪親,居喪盡哀,日月雖過,笑不至矧①。博覽多識,名重州黨。初辟太尉府,舉茂才,遷侍御史。閹宦擅朝,英賢被害,豐乃棄官歸家。袁紹起義,卑辭厚幣以招致豐,豐以王室多難,志存匡救,乃應紹命,以為別駕。勸紹迎天子,紹不納。紹后用豐謀,以平公孫瓚。建安五年,太祖自東征備。田豐說紹襲太祖后,紹辭以子疾,不許,豐舉杖擊地曰:“夫遭難遇之機,而以嬰兒之病失其會,惜哉!”太祖至,擊破備,備奔紹。逢紀②憚豐亮直,數(shù)讒之于紹,紹遂忌豐。紹軍之敗也,土崩奔北,師徒略盡,軍皆拊膺而泣曰:“向令田豐在此,不至于是也!苯B謂逢紀曰:“冀州人聞吾軍敗,皆當念吾,惟田別駕前諫止吾,與眾不同,吾亦慚見之!奔o復曰:“豐聞將軍之退,拊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苯B于是有害豐之意。初,太祖聞豐不從戎,喜曰:“紹必敗矣!奔敖B奔遁,復曰:“向使紹用田別駕計,尚未可知也!背,紹之南也,田豐說紹曰:“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將軍據(jù)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nóng)戰(zhàn),然后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于奔命,民不得安業(yè);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于一戰(zhàn),若不如志,悔無及也!苯B不從。豐懇諫,紹怒甚,以為沮眾,械系之。紹軍既敗,或謂豐曰:“君必見重!必S曰:“若軍有利,吾必全;今軍敗,吾其死矣。”紹還,謂左右曰:“吾不用田豐言,果為所笑。”遂殺之。
孫盛③曰:觀田豐之謀,雖良、平何以過之?故君貴審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則伯王之業(yè)隆臣奉暗后④則覆亡之禍至。存亡榮辱,常必由茲。豐知紹將敗,敗則己必死,甘冒虎口以盡忠規(guī),烈士之于所事,慮不存己。夫諸侯之臣,義有去就,況豐與紹非純臣乎!
(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六》,有刪改)
【注】①翮(shěn),齒齦。②逢紀,東漢末年河北霸主袁紹的謀臣。③孫盛,晉代歷史學家。④后,君主,諸侯。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初辟太尉府,舉茂才 辟:征召
B.紹辭以子疾,不許 辭:告訴
C.外結英雄,內修農(nóng)戰(zhàn) 修:修整
D.不及二年,可坐克也 克:攻克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夫遭難遇之機,而以嬰兒之病失其會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惟田別駕前諫止吾,與眾不同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C.拊手大笑,喜其言之中也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
D.不如以久持之
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故君貴審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則伯王之業(yè)隆/臣奉暗后/則覆亡之禍至
B.故君貴/審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則伯王之業(yè)隆/臣奉暗后則覆/亡之禍至
C.故君貴審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則伯王之業(yè)。挤畎岛螅瘎t覆亡之禍至
D.故君貴審才/臣尚量/主君用忠良/則伯王之業(yè)。挤畎岛髣t覆/亡之禍至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田豐相貌出眾,足智多謀,且為人十分孝順,親人去世后,他在守喪期間很是哀傷。平時博覽群書,在鄉(xiāng)里很有名望。
B.袁紹起義后,任命田豐擔任別駕一職。對田豐提出的建議,袁
試題下載地址1 試題下載地址2
相關試題:人教版 高三 總復習 高考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