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第五、六單元試卷(附答案)
一、積累與運用(24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軒邈(miǎo) 銜觴(shān) 食(sì)馬者 負(fù)篋(qiè)
B、清冽(niè) 謫(zhé)守 屬(zhǔ)予 靧(huì)面
C、墮(huī)事 觥(gōng)籌 晦(huì)明 卷(juǎn)石
D、折戟(jǐ) 媵(yìng)人 外見(xiàn) 鳶(yuān)飛
2、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互相軒邈(高) 造飲輒盡(往、到)
B、不以千里稱也(出名) 緼袍敝衣(舊絮)
C、照汗青(指竹片水分蒸發(fā)如汗)千里共嬋娟(指月亮)
D、悄愴幽邃(憂傷的樣子)雜然而前陳者(擺開)
3、4、古代詩文中常用典故,下列語句中不含典故的一項是( )(2分)
A、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B、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C、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D、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4、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或置酒而招之 B、黔婁之妻有言
C、無懷氏之民歟 D、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5、連線題。(2分)
《山坡羊 潼關(guān)懷古》 龔自珍 元朝
《水調(diào)歌頭》 張養(yǎng)浩 清朝
《己亥雜詩》 蘇軾 唐朝
《行路難》 李白 宋朝
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以作記為名,借題發(fā)揮,表達(dá)了作者的曠達(dá)胸襟和政治抱負(fù)。
B、《馬說》一文通過寫千里馬的遭遇,暗示在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既不識別人才,又不重視人才,致使大批人才終身被埋沒。
C、《與朱元思書》是一篇清新雋永的寫景美文,著力刻畫了富春江的山山水水,抒發(fā)了作者積極樂觀的處世情懷。
D、《醉翁亭記》一文駢散結(jié)合,寫景和抒情相結(jié)合。
7、填空。(12分)
1)、文學(xué)常識填空:
①、《滿井游記》選自《 》,作者 (朝代)文學(xué)家 。
因為是公安人,所以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世人稱為 。
②、《與朱元思書》選自 ,作者 , 文學(xué)家。
2)、古詩文填空:
①、 ,病樹前頭萬木春。
②、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 。
③、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 。
④、在《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中表現(xiàn)詩人杜甫身處漏屋,還存憂國憂民的情思的詩句是 , 。
⑤、《過零丁洋》中最能體現(xiàn)文天祥民族氣節(jié)的詩句是 ,
。
⑥、 , 。是李商隱《無題》中的詩句。常用來比喻教師的工作,被人們用來贊美無私奉獻(xiàn)的精神。
⑦、《送元二使安西》中表達(dá)對友人的深摯感情的詩句是 ,
。
⑧、《赤壁》一詩蘊含機(jī)遇造人的哲理,且隱含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詩句是 , 。
8、寫出兩句含山水的詩句。
①
②
二、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20分)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fēng)日;短褐穿結(jié),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1、這篇短文選自 ,作者 。(2分)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
造飲輒( )盡 或( )置酒而招之
不戚戚( )于貧賤 銜觴( )賦詩
3、給下列加點字注音:(2分)
嗜( )酒 汲汲( )銜觴( ) 黔( )婁
4、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5、閱讀回答:(10分)
1)、“五柳先生”之號是如何得來的?(2分)
2)、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什么?并說明各自刻畫了五柳先生怎樣的形象?(3分)
3)、 說說贊語與前文有什么聯(lián)系?(2分)
4)、 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和自己的課外閱讀所知,說說五柳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二)閱讀《送東陽馬生序》一文,回答問題。(27分)
余幼時即嗜學(xué)。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dá)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dá)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dāng)余之從師也,負(fù)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fēng),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暗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表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難若此。
1、解釋加點的詞語。(2分)
弗( )之怠 走( )送之
又患( )無碩師 持湯( )沃灌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2分)
皸( )裂 容臭( ) 以衾( ) 俟( )其欣悅
3、寫出文段中的兩個通假字:(2分)
通 解釋
通 解釋
4、下面“以”字用法與例句相同的是( )(2分)
例:俯身傾耳以請
A.無從致書以觀 B、計日以還
C.人多以書假余 D、以衾擁覆
5、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①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fù);
②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6、作者求學(xué)的艱苦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3分)
7、文中的一個比喻句是 (2分)
8、作者寫富家子弟衣飾華美,自己缊袍敝衣,用了什么寫法?有什么作用?(2分)
9、文中極敘作者少年時期求學(xué)的艱難和刻苦,用意何在?(2分)
10、本文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2分)
11、結(jié)合課文,說說現(xiàn)代中學(xué)生應(yīng)有怎樣的苦樂觀?(4分)
(三)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19分)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yuǎn)則憂其君。是進(jìn)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解釋下列詞語(3分)
若夫( ) 春和景( )明 連月不開 ( )
嘗求( ) 居( )廟堂 微( )斯人
2、用“/”劃分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2分)
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3、翻譯下列句子。(3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4、上文第一段極力渲染 的氣氛,第二段極力渲染 的氣氛。(2分)
5、對文中照應(yīng)手法的理解:“進(jìn)”和“退”分別照應(yīng)“ ”和“
”。“二者之為”照應(yīng) 。“斯人”照應(yīng) 。(2分)
6、前兩段文字寫“遷客搔人”在岳陽樓上“覽物之情”因景而異的原因是什么?(2分)
7、概括第③段的主要內(nèi)容,并指出文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表達(dá)方式。(3分)
8、作者認(rèn)為一個人應(yīng)當(dāng)有怎樣的抱負(fù)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文的話回答)(2分)
三、作文。(30分)
1、話題作文:
書,各種各樣的書。書,寄托著人類熱切的希望;書,蘊著人類豐富的感悟。提起書,會有說不完的話語……請以“書”為話題,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自擬題目,不少于600字。
2、半命題作文。
將《我迷上了 》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作文。字?jǐn)?shù)在600字左右。
3、以上2題作文任選一題。
參考答案:
一、1、D 2、C 3、D 4、A 5略 6、C 7 1)、①袁中郎集箋校 明
袁宏道 公安三袁 ②《藝文類聚》 吳均 南朝梁 2)、略 8、略
二、1、《五柳先生》 陶淵明 2、就 有時 憂愁的樣子 酒杯 3、shì
jí shāng qián 4、(1)喜歡讀書,不過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當(dāng)對書中意旨有所領(lǐng)會的時候,就高興地連飯也忘了吃。(2)不為貧賤而憂心忡忡,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5、(1)因其宅邊有五棵柳樹,而人們又不知道他是什么地方人,姓什么,因此稱其為五柳先生。(2)1、好讀書,展現(xiàn)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2、性嗜酒,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dá)的五柳先生。3、著文章,展示了一個自得其樂的五柳先生。(3)、和“不慕榮利”相照應(yīng),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點和優(yōu)點。其互為補充,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4)是一個不拘小節(jié),性情豪爽,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獨立于世俗之外的隱士。
(二)1、不 跑 憂慮 熱水2、jūn xiù qīn sì 3、“支”通“肢”肢體 “被”通“披”穿著 4、A 5、①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jié)更加周到,不敢多說一句話。 ②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人。6、三個方面:得書難,從師難,求學(xué)難 7、燁然若神人8、對比的寫法,突出自己求學(xué)生活的艱苦9、勉勵馬生不要辜負(fù)良好的學(xué)習(xí)條件,要刻苦讀書,以期有成。10、運用對比手法。①以自己年幼得書,從師,求學(xué)之難和同舍生優(yōu)越的學(xué)習(xí)條件作對比②以自己年幼時奔走之辛勞,生活之清苦和同舍生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作對比。 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11、言之有理即可
(三)1、像那 日光 放晴 探求 處在 沒有2、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3、(1)、不因為外界的好壞或喜或憂,也不因為自己心情的好壞或樂或悲。(2)、在天下人憂愁之前而憂愁,?
試題下載地址1 試題下載地址2
相關(guān)試題:人教版 八年級 下冊 期中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