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平雙語學校2016-2017第二學期期中考試
(三區) 高二年級 語文(文理通用)試題
(時間:150分鐘,分值:150分)
甲 必做題
閱讀題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土司文化是土司制度創建和推行過程中產生的一種特殊的歷史現象,它是根植于土司制度之中的。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中央政府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推行的一種特殊的管理方式,即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擔任世襲地方官,通過他們對少數民族的管理,達到對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進行統治的目的。
土司有專門的機構,如宣慰司、宣撫司、安撫司、長官司、土府、土州、土縣等。土司地區實行的是一種區域性的自治,但要歸地方行政長官統一管理,并納入國家的官制體系之內。土司制度推行之前,少數民族地區大多未納入中央政府的有效管轄之中,被歷代統治者視為“化外”之區。土司制度帶來了區域社會管理的新模式,使得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出現了相互依賴的關系,促進了土司地區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往來。其特殊的管理模式及相關的依賴交流機制、世襲制、等級制構成了土司制度與文化的鮮明特征。土司制度推行了六百多年,在西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土司制度的建立,實際上是中央政府與地方首領的雙方認同。一方面地方首領表示“歸順”“向化”,希望保住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另一方面朝廷在不易派官管理的少數民族地區需要尋求代理人。因此,當土酋“歸順”,朝廷即授以土司之職,通過頒發敕書及官印,使其成為可以世襲的朝廷命官,并允許他們管理自己的領地。而中央政府也經常征調土司兵作戰,或抗擊外寇,保衛疆土;或鎮壓內亂,穩定地方。明嘉靖年間的抗倭戰爭,明廷就調集了大量土兵。因此,土司制度是一種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體現了元明清中央政府“齊教修政”、“因俗而治”的統治方針,同時采取這樣一種過渡性的管理方式,將其納入中央政府的管理體制之內,也為日后的郡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與其他國家中由少數民族統治的行政中心更多體現其強勢的當地民族特征是完全不同的。
作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土司制度創建了一種區域社會管理的新模式,即在行省之內實行雙軌制,既有流官管理的府州縣,又有土司自治的地區。這種管理模式體現了兩個特點:其一是體制的穩定性。土司制度推行長達六百多年,雖經三個朝代的更迭,這一政策仍得到有效的實施,其基本點在于維持邊疆民族地區的社會穩定。其二是政治運作的協同性。在土司制度推行過程中,中央政府與該地區少數民族之間在某種程度上是存在一定的和濟與協調的。它的運作,對于國家的統一和穩定,社會文明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土司制度是在保留各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建立的。當地民族的宗教信仰、傳統文化、生活習俗繼續保留、發展,形成了促進該地區社會穩定以及民族和諧共處的長效機制,從而促進了多民族文化的共處與包容,保護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傳承。清代在四川等地新設土司,不強求那里的少數民族剃發易服。從制度層面上說,土司制度也許不是一種理想的社會制度,但可以肯定,它是適合當時西南等地少數民族社會實際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制度。
(摘自《文史知識》2016年第4期,有刪改)
1.下列關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中央政府為實現對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而設置的一種區域性自治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B.土司雖有自治權和專門機構,屬于區域社會管理模式,但要歸地方行政長官統一管理,納入國家官制體制之內。
C.土司制度推行之前,少數民族地區大多未納入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中,被歷代統治者視為“化外”之區。
D.地方首領想要保住地位和利益,而朝廷需要在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尋求代理人,在這種認同之下,建立了土司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土司制度的推行實現了邊遠少數民族從“化外”到“歸順”“向化”的轉變,為日后的郡縣化打下基礎。
B.在土司制度推行過程中,體制的穩定性與政治運作的協同性使政府與少數民族間產生了某種程度上的和濟與協調。
C.土司制度是一種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在行省之內實行雙軌制,對于國家的統一與穩定、文明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D.土司制度也許并不理想,但它在保留了各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促進了多民族文化的共處與包容,保護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傳承。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土司制度的創建與推行,使得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出現了相互依賴的關系,朝廷在管理這些地方的時候,也經常會需要這些地方的支持。
B.雖然土司有地方的管理權甚至可以有自己的軍隊,但是土司的軍隊也必須聽從朝廷的調遣,隨時準備抗擊外寇,保衛疆土,或鎮壓內亂,穩定地方。
C.區別于其他國家少數民族統治政權的強勢,元明清中央政府“齊教修政”“因俗而治”的統治方針體現了我國民族管理體制方面的吸納性和包容性。
D.土司制度保留、發展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傳統文化、生活習俗,體現了我們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管理智慧。
二、古代詩文閱讀(共36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錢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吳越王,為大將胡進思所廢,而立其弟俶。俶歸朝,群從悉補官。易與兄昆不見錄遂刻志讀書昆字裕之舉進士為治寬簡便民能詩善草隸書累官右諫議大夫以秘書監于家。
易年十七,舉進士,試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惡其輕俊,特罷之。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太宗嘗與蘇易簡論唐世文人,嘆時無李白。易簡曰:“今進士錢易,為歌詩殆不下白。”太宗驚喜曰:“誠然,吾當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盜起劍南,遂寢。真宗在東宮,圖山水扇,會易作歌,賞愛之。
易再舉進士,就開封府試第二。自謂當第一,為有司所屈,乃上書言試《朽索之馭六馬賦》,意涉譏諷。真宗惡其無行,降第二。明年,第二人中第,補濠州團練推官。召試中書,改光祿寺丞、通判蘄州。奏疏曰:“堯放四罪而不言殺,彼四者之兇,尚惡言殺,非堯仁之至乎?古之肉刑者劓、椓、黥、刖皆非死,尚以為虐。近代以來,斷人手足,鉤背烙筋,身見白骨而猶視息,四體分落乃方絕命。以此示人,非平世事也。今四方長吏競為殘暴,婺州先斷賊手足,然后斬之以聞。使嚴刑可誡于眾,則秦之天下無叛民矣。臣以謂非法之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除之。” 帝嘉納其言。
景德中,舉賢良方正科,策入等,除秘書丞、通判信州。東封泰山,獻《殊祥錄》,改太常博士、直集賢院。祀汾陰,幸亳州,命修《車駕所過圖經》,獻《宋雅》一篇,遷尚書祠部員外郎。坐發國子監諸科非其人,降監潁州稅。數月,召還。久之,判三司磨勘司。真宗雅眷詞臣,其典掌誥命,皆躬自柬拔。擢知制誥、判登聞鼓院、糾察在京刑獄。累遷左司郎中,為翰林學士,儤直未滿,卒。仁宗憐之,召其妻盛氏至禁中,賜以冠帔。
(節選自《宋史列傳第七十六》,有刪改)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所做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易與兄昆不見/錄遂刻志/讀書昆字裕/之舉進士/為治寬簡/便民能詩/善草隸書/累官右諫議大夫以 秘書/監于家/
B.易與兄昆不見錄/遂刻志/讀書昆字/裕之舉進士/為治寬簡便民/能詩善草隸/書累官右諫議大/夫以秘書監于家
C.易與兄昆不見錄/遂刻志讀書/昆字裕之/舉進士/為治寬簡便民/能詩/善草隸書/累官右諫議大夫/以秘書監于家
D.易與兄昆不見錄遂/刻志讀書/昆字裕之/舉進士為治/寬簡便民/能詩善草隸書/累官右諫議/大夫以秘書監于家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一個皇帝只有一個年號,所以常常用年號來稱呼皇帝。文中的 “景德”就是年號。
B.草書、隸書是漢字的書法字體。漢字的書法字體一般分為行書、草書、隸書、篆書和楷書五個大類。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
C.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
D.“封泰山”“祀汾陰”,這都是封建社會帝王親自主持的拜祭大典。
6.下列對原文信息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錢易家族的命運不是很順利的。他的父親錢倧繼承了吳越王之位,卻被手下大將廢掉。叔叔錢俶當上吳越王后又歸順了北宋王朝,可錢易和錢昆卻未被錄用為官。
B.錢易確實有過人的才華。十七歲就考中進士,在崇政殿試上不到中午就寫成三篇文章,雖被言官認為年少缺少閱歷經驗而被除名,但后來又考中了進士。
C.錢易為官后曾給宋真宗提建議,廢除上古時代堯在位時就施行的肉刑,認為這些不合法的刑罰并不能幫助維護統治。
D.錢易因有著詩人的特質屢受宋真宗的特殊眷顧。錢易獻上《殊祥錄》后被改任為太常博士、直集賢院,獻上一篇《宋雅》后又升遷為尚書祠部員外郎。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共10分)
(1)真宗在東宮,圖山水扇,會易作歌,賞愛之。(5分)
(2)使嚴刑可誡于眾,則秦之天下無叛民矣。(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
羅江客舍
戎 昱
山縣秋云暗,茅亭暮雨寒。
自傷庭葉下,誰問客衣單。
有興時添酒,無聊懶整冠。
近來鄉國夢,夜夜到長安。
【注釋】戎昱:唐代詩人,荊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風(今屬陜西)。
8.詩的首聯“暗”“寒”兩字頗為精妙,請作簡要賞析。(5分)
9.結合全詩內容,說說詩中表達了詩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6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赤壁賦》中寫月亮升起后,對游人依依眷戀,脈脈含情,實則是游人對明月的喜愛的句子 , 。
(2)《離騷》中屈原通過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加長自己的佩帶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潔的兩句 , 。
(3)《小石潭記》中寫游魚自由輕靈游動的姿態的句子是 , 。
乙 選做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乞丐與小女孩
吳志彬
他是一個年輕的乞丐,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邋遢的外表無法掩飾他健壯的身體,裸露的雙肩在陽光下散發著古銅色的光澤。加之他對生活失去信心,凡事以死相搏,難免令其他乞丐膽寒,況且就憑這健碩的體魄,他也能有自己的地盤。沒有一個乞丐敢在這條街上乞討。
天上的白云單調地一片片飄著,無精打采地,也真怪,今年陰冷的天氣真多,好不容易有了晴天,太陽卻不愿出來露臉。
每天,在兩家商店結合部的一個角落里,年輕的乞丐懶散地坐靠在墻角,不遠處是他唯一的家當:一個半新不舊的小鐵瓷盆。不時有硬幣落盆,發出悅耳的金屬撞擊聲。但他似乎并不關心那只盆與里面的硬幣,蒙眬的目光穿過那條并不寬敞的街道,落在對面的花店門前。花店里有一個梳馬尾辮的小女孩,四五歲的樣子,每天像一只美麗的蝴蝶在門前飛來飛去。每當這時,年輕的乞丐眼中便會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
終于有一天.小女?
試題下載地址1 試題下載地址2
相關試題:人教版 高二 下冊 期中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