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二 年 級 期 中 考 試
語 文 試 題 2017.4
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第Ⅰ卷 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魏晉時期文的自覺
魯迅說:“曹丕的一個時代可以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為藝術而藝術”是相對于兩漢文藝“厚人倫,美教化”的功利藝術而言。以曹丕為最早標志,它確乎是魏晉新風。
魯迅又說:“漢文慢慢壯大是時代使然,非專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華麗好看,卻是曹丕提倡的功勞。”曹丕地位甚高,后來又做了皇帝,極人世之崇榮,應該是實現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他依然感到“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兩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帝王將相、富貴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夠世代流傳的卻是精神生產的東西。“不假良史之詞,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曹丕《典論論文》)顯赫一時的皇帝可以湮沒無聞,華麗優美的詞章并不依附什么卻被人們長久傳誦。可見曹丕所以講求和提倡文章華美,是與他這種對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聯系的。
這樣,文學及其形式本身,其價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兩漢。在當時,文學實際總是宮廷玩物。司馬相如、東方朔這些專門的語言大師乃是皇帝弄臣,處于“俳優畜之”的地位。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賦,不過是歌功頌德、點綴升平,再加上一點所謂“諷喻”之類的尾巴以娛樂皇帝而已。至于繪畫、書法等等,更不必說,這些藝術部類在奴隸制時代(作者持“魏晉封建說”,認為我國秦漢時期仍處于奴隸制社會,封建社會自魏晉開始。)更沒有獨立的地位。在兩漢,文學與經術沒有分家。《鹽鐵論》里的“文學”指的是儒生,賈誼、班固、張衡等人也不是作為文學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聲的。
在兩漢,門閥大族累世經學,家法師傳,是當時的文化保護者、壟斷者,當他們取得不受皇權任意支配的獨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門閥統治后,這些世代沿襲著富貴榮華、什么也不缺少的貴族們,認為真正有價值有意義能傳之久遠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學表達出來的他們個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從而刻意作文,“為藝術而藝術”,確認詩文具有自身的價值意義,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所以,由曹丕提倡的這一新觀念極為迅速地得到了廣泛響應和長久的發展。曹植在當時之所以具有那么高的地位,鐘嶸比之為“譬人倫之有周孔”,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從他開始講究詩的煉詞造句。所謂“起調多工”(如“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精心練字(如“驚風飄白日”“朱華冒綠池”等等),音調諧協(如“孤魂翔故城,靈柩寄京師”)……都表明他是在有意識地講究作詩,大不同于以前了。自魏晉到南朝,講求文詞的華美,文體的劃分,文筆的區別,文思的過程,文作的評議,文理的探求,以及文集的匯篆,都是前所未有的現象。它們成為這一歷史時期意識形態的突出特征,都鮮明地表示了文的自覺。
--摘自李澤厚《美的歷程》(有刪改)
1.下列各項所述現象中,不屬于對文章所述“文的自覺”的體現的一項是( )
A.鐘嶸的《詩品》強調“若乃經國文符,應資博古……至乎吟詠性情,亦何貴于干事?”把吟詠性情的詩和經事致用的經學儒術從創作特征上強調區別開。
B.司馬遷說自己創作史記的動機是“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魯迅稱贊《史記》是“無韻之離騷”,充分肯定了其文學成就。
C.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駢文講究聲律的和諧、用字的綺麗、辭匯的對偶和用典,體現了對文章形式美的刻意追求,甚至因此使文章在思想內容的表達上受到限制。
D.陸機在《文賦》中說“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凄愴”,區分了詩、賦、碑、誄等不同文體的文體特征。
2.以下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曹丕對文章形式美的提倡,在曹植的詩歌創作實踐中得到了具體體現,這也是曹植在當時具有極高的文學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B.曹丕認為人的壽命有限,富貴功名轉瞬即逝,好的文章卻可以不依托于外物而傳于后世。所以從人生價值的角度看,寫出傳世的文章比位居帝王將相更有價值。
C.魯迅說曹丕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是因為相對于“厚人倫,美教化”的功利藝術,曹丕更強調文學本身的形式和藝術價值。
D.司馬相如、東方朔等語言大師也追求文章的形式,但其創作本身卻是為了歌功頌德,娛樂皇帝,有著非常功利的目的,與“為藝術而藝術”相去甚遠。
3.根據原文內容,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曹丕“為藝術而藝術”的觀念能迅速地得到廣泛響應和長久的發展絕非偶然,其背后有著與之相對應的經濟和政治基礎。
B.賈誼、班固、張衡等人也不是作為文學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聲的,說明文學在當時仍不具備獨立地位。
C.以曹丕為代表的一批貴族認為真正有價值的,只有由文學表達出來的他們個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他們刻意作文,讓詩文開始具備自身的價值和意義。
D.“文的自覺”始于魏晉,從此文學不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文學家也漸漸有了自己獨立的地位。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中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報告(2016)》顯示,2015 年,全國共有 308 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了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監測,各類功能區共監測20188點次,晝間、夜間各10094點次。晝間共有 9331 個監測點次達標,總點次達標率為 92.4%;夜間共有7504個監測點次達標,總點次達標率為74.3%。31個省會城市晝間總點次達標率為87.7%;夜間為 61.8%,交通干線兩側聲污染相當嚴重。
全國最“吵”的地方,并非京滬等特大城市,而是以均值58.9分貝位列第一的貴陽,哈爾濱緊隨其后。長期調研顯示,哈爾濱噪聲強度大跟生活習慣相關,而貴陽則是由于最近幾年工地較多。
2011年3月,世衛組織一份報告首次給噪聲污染“定罪”。根據世衛組織對歐洲國家的流行病學研究,噪聲污染已成為空氣污染之后影響人體健康的環境因素。過度暴露在噪聲污染中,不僅會嚴重影響心理健康,也會增加患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
也正因此,噪聲成為環境污染投訴高發區。年度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共收到環境噪聲投訴35.4萬件,占環境投訴總量的35.3%。其中,工業企業噪聲類占16.9%,建筑施工噪聲類占50.1%,社會生活噪聲類占21.0%,交通噪聲類占12.0%。
盡管投訴比例居高不下,但問題的解決卻十分不易。溫香彩介紹,與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要素的污染都不同,噪聲污染瞬時性、局部性、分散性很強,所以即使接到群眾舉報,有時很難取證,投訴經常不了了之;或者當時解決了,之后又會繼續。也因此,對于噪聲污染,目前的狀況是“民不告,官不究”。
其實,從國家到地方都為此作出了努力。2015年,國家、地方新頒布了9部環境噪聲相關標準規范,涉及風力發電機組、三輪汽車等產品的噪聲測量方法,敏感建筑物項目環境噪聲與震動控制規范等。2015年,各級行政主管部門發布了21部環境噪聲污染防治相關文件,設計城市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與調整、綠色護考、噪聲污染防治管理與專項整治等工作。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國內一些地區已開始探索一些先進的防止模式。報告顯示,2015年,上海市建立起約700平方公里的外環區域城市噪聲地圖和數據庫,聲源信息及噪聲數據信息的顯示和查詢,為城市環境噪聲管理提供了有力手段。
(節選自《人民日報》)
材料二:
鄰居的裝修聲、公路上的汽車聲、小區附近的施工聲……無孔不入的音波不知給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帶來多少煩惱。而且噪聲污染影響的不只是我們的心情,還有我們的身體健康。噪聲污染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損傷聽覺器官,還會引起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
環保部發布的年度報告顯示,在2015年,全國共收到環境噪聲投訴35.4萬件,占環境投訴總量的35.3%。盡管投訴比例居高不下,但問題的解決卻十分不易。一方面,噪聲污染存在著瞬間性、分散性、隨機性等特點,很難抓住現行;另一方面,噪聲污染種類繁雜,工商、城管、公安等部門對于噪聲的管理權限分工并不明確。居民遇到噪聲污染,也往往陷入不知道究竟該向誰反映情況的困境。即便是好不容易將問題反映出去,也多是泥牛入海,再無消息。最終使得噪聲污染治理工作像是向空氣中打出的重拳一樣,雖然強勁有力,卻無著力點,從而難以發揮效果。
可喜的是,我市出臺的《襄陽市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暫行辦法》,著重強調并糾正了上述問題。環保、公安、城管、交通等多個部門進一步理清權責,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的投訴,具體劃歸至各個部門。今后,群眾遇到相關問題可以根據法規找到直接的負責者,各個部門之間也不會再因權責不清而相互扯皮。
該暫行辦法還明確要求,受理單位應自舉報受理之日起7日內告知舉報人受理及初核情況,60日內將辦理情況回復舉報人,并及時向社會公開。這一要求,保障了該暫行辦法能夠切實落地,切實執行。
(節選自《襄陽日報》)
材料三:
20日,一場廣場舞大賽在人民廣場舉行。賽前,市城管局人民廣場管理處組織發起“廣場舞文明健身倡議”。
當日上午8時,參賽的廣場舞團隊陸續到達人民廣場。舞臺一側,一幅巨大的《廣場舞文明健身倡議書》宣傳板已立起來。跳舞的大媽們了解情況后,爭相舉起寫有“噪音NO”的標牌,在倡議書上簽名。一些市民見狀,也積極上前參與。
市城管局人民廣場管理處主任劉勇介紹,廣場舞因噪音問題屢遭投訴,為了改變現狀,管理處在市民中調查,并和跳舞的團隊協商解決辦法。
活動倡議廣場舞愛好者自覺調整跳舞時間,早上7點后開始,晚上9點前結束,每次跳舞時間不超過兩小時;將音量降低到60分貝。目前,在人民廣場跳舞的固定團隊有6支,均已自愿響應倡議。有成員還呼吁,希望更多廣場舞團隊也加入,大家一起拒絕擾民、舞出文明。
(節選自《楚天快報》)
4.根據三則材料的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從長期調研結果來看,因為生活習慣和經濟發展問題,非一線城市的噪音污染問題都比特大城市嚴重。
B.噪聲污染在影響心理健康的同時也會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它已經超過空氣污染成為一種更嚴重的污染問題。
C.襄陽市暫行辦法對受理單位接收和辦理回復群眾舉報噪音問題提出了權責要求,保障了暫行辦法的順利實行。
D.三則新聞材料都關注了噪聲污染這一社會熱點問題,消息內容真實可信,語言修辭手法多樣,敘述方式靈活多樣。
5.比較材料一與材料二,簡要說明兩則新聞中記者報道信息的側重點有哪些異同。(4分)
6.在解決噪音污染的舉措上,材料二、三報道的重心有何不同?請結合材料三,談談如何解決廣場舞噪音問題。(5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偷食
地瓜面?
試題下載地址1 試題下載地址2
相關試題:人教版 高二 下冊 期中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