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益中學校 2016-2017-2 高三年級五月考語文試卷
本試卷分第 I 卷(選擇題)和第 II 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 150 分,考試時間 150 分鐘。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2 分,每小題 3 分)
1、下列詞語中,字形和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關鍵詞 穿流不息 暴殄(tiǎn)天物 驀(mù)然回首
B.口頭禪 通貨膨脹 不啻(chì) 弱不禁(jīn)風
C.雷震雨 見風使舵 內訌(hònɡ) 不著(zháo)邊際 D.肇事者 相形見拙 棲(qī)息 否(pǐ)極泰來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1)詩歌的意象是指詩歌中融入了作者主觀 的客觀物象,它是構成詩歌意境的一 些具體的、細小的單位。
(2)吟誦唐詩宋詞,可以豐富我們的情感世界,提高我們的文學 ,使我們獲得精 神的陶冶和審美愉悅。
(3)詩歌表現(xiàn)思想感情的 是語言,語言沒有視覺的形象性,它不過是一群聲音符 號的組合。
(4)杜甫的詩歌,真實地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 ,因而被稱為“詩史”,他 被尊為“詩圣”。
A.情意 修養(yǎng) 媒介 劇變 B.情感 休養(yǎng) 媒體 巨變 C.情意 修養(yǎng) 媒體 劇變 D.情感 休養(yǎng) 媒介 巨變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每一個有理想的愛國青年,將來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有貢獻的 人。
B、中學生寫作文,要留心觀察各種事物,各種現(xiàn)象,要有真情實感,切忌不要胡編亂 造。
C、近年來我國對于瀕危物種的保護,雖然做了不少工作,但離要求還相差很遠,特別是 對植物的保護更不重視。
D、這篇文章深刻論述了傳統(tǒng)經(jīng)營模式在高科技沖擊下所發(fā)生的變化和高科技產(chǎn)生經(jīng)營管 理成本的基本原則。
4、下列各項對于文化常識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
A、“雞鳴入機織、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中的“雞鳴、黃昏、人定”分別指的凌晨 1 點到 3 點、19 點到 21 點和 21 點到 23 點。
B、二十四節(jié)氣是指中國農歷中表示季節(jié)變遷的 24 個特定節(jié)令,夏季的六個節(jié)氣按順序分 別是:立夏、芒種、小滿、夏至、小暑、大暑。
C、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除夕、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 節(jié)、臘八節(jié)等。其中中秋節(jié)是全年當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jié)日。
D、三省六部”制出現(xiàn)以后,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遷常用以下詞 語:(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
(2)除。拜官授職,提升官職,“左 除”也指升職。
(3)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
(4)謫。降 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qū)。
二、(9 分,每小題 3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 5-7 題。
魏晉時期是地道的亂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這就促使魏晉名士開始探索
宇宙自然與人生本體的關系,并開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在這種背景下,“文的覺醒”與
“人的覺醒”時代到來,思想開放與自由論辯的風氣成為當時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態(tài),而 “魏晉風度”正是在這種氛圍中應運而生的。
“魏晉風度”所代表的這種文化,有何晏、王弼首發(fā)其端,他們酷愛莊老,而起清談 之風;發(fā)展至“竹林七賢”時代,這一群體成為魏晉風度的典型代表。“竹林七賢”即阮 籍、嵇康、山濤、劉伶、阮成、向秀和王戎等七人,他們都是當時的文人名士,他們大都
崇尚老莊之學,對社會現(xiàn)實有著無比清醒的認識。然而,由于身處亂世,雖有濟世報國之 才,卻沒有值得輔佐的明主,只好用形骸放浪、不拘小節(jié)的行為來掩飾內心的痛苦,用不 合事宜的言行來表達對朝政的不滿。
魏晉名士用自己的言行、詩文等外化行為使自己的人生藝術化,具體表現(xiàn)為不同常人 的放曠、真率與智慧。這種藝術的人生是自然的,是個人的真實處境與心境的流露。正是
由于殘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懸一線,使得魏晉士人的人生充滿了無盡的憂慮恐懼和深 重的哀傷。這構成了魏晉風度深刻沉重的一面。
玄學是這個時期文人的思想靈魂與源泉。他們用老莊的哲學思想解釋儒家經(jīng)典。在空 談中探討自然與人本體的關系,探求更本質的人生意義,將關注點從無能為力的政治轉向 了自身存在價值的討論。《周易》《老子》和《莊子》被奉為玄學經(jīng)典。玄學給兩漢以來
保守腐朽的儒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給中國的哲學文化領域帶來了一種不同以往的自由、
理性、思辨的哲學思維,同時是魏晉名士們自我肯定的強烈自信與率性自由的外化表現(xiàn)。 魏晉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來品味玄趣,由此生發(fā)出一種由外知內、以形顯神的美學
觀念,這使他們開始轉向對自然山水的熱愛與探究,以空靈之心審視山水自然的大道之 美。正是這種超越形的束縛的情懷,使自然山水被賦予了人性化的靈性與無窮的玄趣。另 一方面,他們把在政治理想上的絕望轉向文學藝術,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在“神韻”這一 獨特的審美追求指導下,魏晉時期的文學、繪畫、書法等藝術門類都不同程度地呈現(xiàn)出一
片空前繁榮的景象。 魏晉風度是魏晉名士人生態(tài)度、處世方式和人格精神的具體展現(xiàn),反映了魏晉時期文
人士大夫階層的價值取向,它不僅在那時具有廣泛的時代意義,對后世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文 化哲學和思想,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6.以下不是“魏晉風度”形成的原因的一項是( )
A.魏晉亂世,文人思治,他們開始探索宇宙自然與人生本體的關系。
B.魏晉文人清醒認識現(xiàn)實,懷才不遇,統(tǒng)治者對其進行殘酷的迫害。
C.魏晉名士放浪形骸,追求個性,寄情山水,醉心文學藝術。
D.魏晉時期的文人酷愛老莊,以玄學作為自己的思想靈魂和源泉。
7.下面的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人的覺醒”促進了當時思想解放和自由論辯風氣的形成,這是魏晉風度的突出表 現(xiàn)。
B.魏晉士人厭倦了社會的動蕩,對黑暗政治不滿,只好轉而研究老莊之學,借此麻痹自 己。
C.玄學是魏晉名士的精神支柱,他們以此來關照自我,探尋苦難社會中人生的價值和意 義。
D.魏晉風度以自省與放曠的生活理念使后世落魄的文人知識分子獲得了精神的真正解 放。
三、 (15 分,每小題 3 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題。
周宣字孔和,樂安人也。為郡吏。太守楊沛夢人曰:八月一日曹公當至,必與君杖,
飲以藥酒。使宣占之。是時黃巾賊起。宣對曰:夫杖起弱者,藥治人病,八月一日,賊
必除滅。至期,賊果破。
后東平劉楨夢蛇生四足,穴居門中,使宣占之,宣曰:此為國夢,非君家之事也。當 殺女子而作賊者。頃之,女賊鄭、姜遂俱夷討,以蛇女子之祥,足非蛇之所宜故也。
文帝①問宣曰:吾夢殿屋兩瓦墜地,化為雙鴛鴦,此何謂也?宣對曰:后宮當有暴死 者。帝曰:吾詐卿耳!宣對曰:夫夢者意耳,茍以形言,便占吉兇。言未畢,而黃門令 奏宮人相殺。無幾,帝復問曰:我昨夜夢青氣自地屬天。宣對曰:天下當有貴女子冤 死。是時,帝已遣使賜甄后②璽書,聞宣言而悔之,遣入迫使者不及。帝復問曰:吾夢摩 錢文,欲令滅而更愈明,此何謂邪?宣悵然不對。帝重問之,宣對曰:此陛下家事,雖意 欲爾而太后不聽,是以文欲滅而明耳。時帝欲治弟植之罪,逼于太后,但加貶爵。
以宣為中郎,屬太史。嘗有問宣曰:吾昨夜夢見芻狗③,其占何也?宣答曰:君欲得 美食耳!有頃出行,果遇豐膳。后又問宣曰:昨夜嘗見芻狗,何也?宣曰:君欲墮車折 腳,宜戒慎之。頓之,果如宣言。后又問宣:昨夜夢見芻狗何也?宣曰:君家失火,當 善護之。俄遂火起。語宣曰:前后三時,皆不夢也。聊試君耳,何以皆驗邪?宣對曰: 此神靈動君使言,故與真夢無異也。又問宣曰:三夢芻狗而其占不同,何也?宣曰:芻 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shù)蔑嬍骋布漓爰扔檮t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折腳也。芻狗既 車轢之后,必載以為樵,故后夢憂失火也。宣之敘夢,凡此類也。十中八九,世以比建平
④之相矣。其余效故不次列。明帝末卒。
(節(jié)選自《魏書方技傳》)
【注】①文帝:魏文帝曹丕,220-226 年在位。②甄后:文昭甄皇后,因罪被魏文帝賜 死。③芻狗:草扎的狗,用以祭祀。④建平:朱建平,當時一位精通相術的奇人。
8.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女賊鄭、姜遂俱夷.討(平安) B.. 茍以形.言(表現(xiàn))
C. 我昨夜夢青氣自地屬.天(連接)
D. 其余效.故不次列(效驗)
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以.蛇女子之祥/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B. 聞宣言而.悔之/棄甲曳兵而.走 C. 其.占何也/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D. 宣之.敘夢/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10.文章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最合理的一項是( )
A. 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shù)蔑嬍骋?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折腳 也
B. 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shù)蔑嬍骋?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折腳 也
C. 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shù)蔑嬍骋?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折腳 也
D. 芻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夢當?shù)蔑嬍骋?祭祀既訖/則芻狗為車/所轢故中/夢當墮車折腳 也
11.下列各組句子,全都表現(xiàn)周宣占夢料事如神的一項是( )
①必與君杖,飲以藥酒 ②蛇生四足,穴居門中
③女賊鄭、姜遂俱夷討 ④后宮當有暴死者
⑤有頃出行,果遇豐膳 ⑥十中八九,世以比建平之相矣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③④
1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周宣認為拐杖扶持弱者,藥酒醫(yī)治疾病,因此太守楊沛的夢預示著叛亂即將平息。
B.周宣認為東平劉楨的蛇生四足之夢不是家事,而是國事,預示著即將殺死女叛賊。
C 周宣認為魏文帝敘述的殿瓦墜地和青氣屬天之夢,雖然是信口虛構,卻仍會應驗。 D.周宣認為夢境和言語都是神靈的意志,所以無論真夢假夢,都有吉兇,都會應驗。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1 分)
13.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 分)
(1)此陛下家事,雖意欲爾而太后不聽,是以文欲滅而明耳。(3 分)
(2)時帝欲治弟植之罪,逼于太后,但加貶爵。(2 分)
(3)前后三時,皆不夢也。聊試君耳,何以皆驗邪?(3 分)
14、閱讀下面詩歌,回答問題(9分)
桃源行 王安石
望夷宮①中鹿為馬,秦人半死長城下。 避時不獨商山翁②,亦有桃源種桃者。 此來種桃經(jīng)幾春,采花食實枝為薪。 兒孫生長與世隔,雖有父子無君臣。 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驚相問。 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豈料今為晉。 聞道長安吹戰(zhàn)塵,春風回首一沾巾。 重華③一去寧復得,天下紛紛經(jīng)幾秦?
【注】①望夷宮:秦國宮名。②商山翁:指“商山四皓”,秦末漢初隱居于商山的四個隱
士。 ③重華:指傳說中上古時代最英明的三大部落首領之一的舜,他姓姚,名重華。
(1).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歌首句化用“指鹿為馬”了這一典故,此句寫出了統(tǒng)治者的荒謬無道。
B.詩中五六兩句描述了桃源中人的生活狀態(tài),表現(xiàn)了隱居生活的艱苦和辛酸。
C.“春風”一句表達了桃源中人聽聞外界戰(zhàn)亂不斷,不勝悲慨,淚落沾巾。
D.本詩是從桃源中人的角度敘述的,而《桃花源記》是從漁人角度敘述的。
(2)下列各項詩句不屬于對桃花源中的景色進行直接描寫的一項是(3分)
A.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陶淵明《桃花源詩》)
B. 種桃處處惟開花,川原近遠蒸紅霞。(韓愈《桃源圖》)
C. 雞聲犬聲遙相聞,曉色蔥蘢開五云。(劉禹錫《桃源行》)
D.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驚相問。(王安石《桃源行
試題下載地址1 試題下載地址2
相關試題:人教版 高三 總復習 高考模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