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二)
語文
本試卷10頁,22小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閱讀題)和第Ⅱ卷(表達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卷類型(B)填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用2B鉛筆在“考生號”處填涂考生號信息點,修改時須用橡皮擦干凈。
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要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文學的、日常的和科學的這幾種語言在用法上是有區別的。文學沒有專門隸屬于自己的媒介,在語言用法上無疑存在著許多混合的形式和微妙的轉折變化。要把科學語言與文學語言區別開來還比較容易;然而,僅僅將它們看作是“思想”與“情感”或“感覺”之間的不同,還是不夠的。文學必定包含思想,而感情的語言也決非文學所僅有,這只要聽聽一對情人的談話或一場普通的吵嘴就可以明白。盡管如此,理想的科學語言仍純然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語言符號與指稱對象一一吻合。語言符號完全是人為的,因此一種符號可以被相當的另一種符號代替;語言符號又是簡潔明了的,即不假思索就可以告訴我們它所指稱的對象。
文學語言有很多歧義。每一種在歷史過程中形成的語言,都擁有大量的同音異義字(詞)以及諸如語法上的“性”等專斷的、不合理的分類,并且充滿著歷史上的事件、記憶和聯想。簡而言之,它是高度“內涵”的。再說,文學語言遠非僅僅用來指稱或說明什么,它還有表現情意的一面,可以傳達說話者和作者的語調和態度。它不僅陳述和表達所要說的意思,而且要影響讀者的態度,要勸說讀者并最終改變讀者的想法。文學和科學的語言之間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區別,即文學語言強調文字符號本身的意義,強調語詞的聲音象征。人們發明出各種文學技巧來突出強調這一點,如格律、頭韻和聲音模式等。
與科學語言不同的這些特點,在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中又有不同程度之分,例如聲音模式在小說中就不如在某些抒情詩中那么重要,抒情詩有時就因此難以完全翻譯出來。在一部“客觀的小說”中,作者的態度可能已經偽裝起來或者幾乎隱藏不見了,因此表現情意的因素將遠比在“表現自我的抒情詩”中少。語言的實用成分在“純”詩中顯得無足輕重,而在一部有目的的小說、一首諷刺詩或一首教諭詩里,則可能占有很大的比重。再者,語言的理智化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哲理詩和教諭詩以及問題小說中的語言,至少有時就與語言的科學用法很接近。文學語言深深地植根于語言的歷史結構中,強調對符號本身的注意,并且其有表現情意和實用的一面。而科學語言總是盡可能地消除這兩方面的因素。
日常用語也有表現情意的作用.不過表現的程度和方式不等:可以是官方的一份平淡無奇的公告,也可以是情急而發的激動言辭。雖然日常語言有時也用來獲致近似于科學語言的那種精確性,但它有許許多多地方還是非理性的,帶冇歷史性語言的種種語境變化。日常用語僅僅在有的時候注意到符號本身。在名稱和動作的語音象征中.或者在漢關語中,確實表現出對符號本身的注意。毋庸置疑,日常語言往往極其著意于達到某種目的,即要影響對方的行為和態度。但是僅把日常語言局限于人們之間的相五交流是錯誤的。一個孩子說了半天的話,可以不要一個聽眾;一個成年人也會跟別人幾乎毫無意義地閑聊,這些都說明語言有許多用場,不必硬性地限于交流。或者至少不是主要地用于交流。
(摘自[美]勒內節勒克、奧斯汀沃倫(文學理論>>
1.下列關于“文學語言”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學語言表現情感、感覺,也包含一定的思想,能夠明確地告訴讀者它所指稱的對象,但它并不是文學作品的專屬語言。
B.文學語言是高度“內涵”的,準確理解文學語言的意義,必須聯系其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與之相關的記憶、聯想等。
C.文學語言強調文字符號本身的意義和語詞的聲音象征,它還可以表現情意,傳達說話者和作者的語調、態度等。
D.文學語言表現情意的因素,在作者態度比較鮮明的作品中相對較多,而在作者態度不明顯的作品中則相對較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科學語言追求語言符號與指稱對象的一一吻合,而文學語言除了用來指稱或說明什么,還要勸說讀者改變自己的想法。
B.文學語言植根于語言的歷史結構中,而科學語言則盡可能地消除對符號本身的注意,并且避免受到語言情感和實用因素的影響。
C.日常語言與文學語言都有表現情意的作用,也著意于影響對方的行為和態度,但兩種語言對符號本身的注意有所不同。
D.日常語言與科學語言、文學語言有時難以區分,它與科學語言都有很強的精確性,與文學語言一樣在許多地方有著非理性的因素。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足
A.文中以“一對情人的談話或一場普通的吵嘴”為例,能夠說明日常語言也有表現情意的作用,從而證明感情并非文學語言所獨有。
B.傳統抒情詩中常用“月”表達思鄉之情,如“月是故鄉明”等,這說明文學語言強調文字符號本身的意義和它的實用成分。
C.從數學公理“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以看出,理想的科學語言純然是“直指式”的,可以簡沽明了地告訴人們它所表達的意思。
D.文中用“一個成年人也會跟別人幾乎毫無意義地閑聊”的例子,說明僅把日常語言局限于交流是錯誤的,它還有很多用途。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我們歷來被告知一切優秀的文學作品總與作家的個人苦難直接相關。也許歌德是個例外,歌德在美麗的小城魏瑪一直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由這個例外又想起中國盛唐時期的大批好命詩人,以及托爾斯泰、雨果、海明威等很多生活優裕的外國作家,似乎也在例外之列。如果一個文學規律能把這么多第一流的大師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