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市初中D片16-17年度第二學期四校期中聯考
八年級語文學科試卷
(時間:120分鐘 總分100分)
題號 一 二 三 總分
得分 (一) (二) (三)
一、知識積累與運用。(30分)
1、補寫古詩文的上句或下句。(每空1分,共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鄰。
(2)蓬萊文章建安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樹前頭萬木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將磨洗認前朝。
(5)人生自古誰無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但愿人長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5)題。(每題2分,共10分)
記憶中的田園是這樣的:南瓜慢不經心地趴在墻頭,在午后慵懶的陽光下打瞌睡。妙齡的玉米每天盛裝婆娑,急著趕赴春天的約會。牛棚里納涼的牛羊,反chú著蔥蘢的光陰。一串串葡萄斜搭在屋檐的支架上,如同一個個精準的稱砣,計量著咸淡生活的幸福指數。燕子在湛藍的天空自由飛翔,裁剪云朵,優雅瀟灑的舉動像個氣質非凡的紳士……,
(1)根據拼音寫漢字,給加橫線字注音。
反chú( ) 婆娑( )
(2)文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 ),改正( )。
(3)“蔥蘢的光陰”中,“蔥蘢”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段文字主要運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的修辭手法,描寫了作者記憶中的田園風光。
(5)請仿照以上內容,發揮想象,寫出你記憶中一種田園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運用課外閱讀積累的知識填空。(每空1分,共4分)
《海底兩萬里》是法國著名科幻和探險小說家_______________的“海洋三部曲”的第二部,主要講述_____________號潛艇的故事。另外兩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開了,燕子來了,草兒綠了,有一個聲音在我們的心里快樂地叫著:“春天來了,春天來了”。為此,八(1)班開展了“尋覓春天的蹤跡”為主題的綜合實踐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加。(每題2分,共10分)
【尋找春天的足跡】在尋找春天的足跡的過程中,老師帶領同學們來到了美麗的青龍灣水庫,青龍灣水庫剛剛獲得了4A級景區稱號,請你擬寫一句廣告詞來推薦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創造詩情畫意的春天】古人寫過不少歌詠春天的詩句,請你從學過的和積累的詩句中寫出連貫的兩句來,并注明作者出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編一期自然日志】你還會背那首《二十四節氣歌》嗎?其中“春雨驚春清谷天”一句點出了春天的六個節氣。請你選擇其中的某一個節氣,談談這個節氣的含義,并寫出你所知道的有關這一節氣一句諺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學健康我關注】春季傳染病流行,同學們在商店進行暗訪時,發現一些食品沒有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此時,恰好李萍同學來買零食,你將怎樣善意提醒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春天的魅力】春游活動結束后,學校組織大家寫活動感受,下面是一位同學的心得片段,請你按要求幫他修改。
我們走進寧陽公園,A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一池的荷花和清香,青青的荷葉,紅紅的荷花,挺立的蓮蓬,在池塘里互相映襯,美不勝收。是的,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寬廣的胸懷,無私的奉獻,無限的魅力。B經過本次活動,使我對大自然產生了新的敬畏之情。
(1) A句搭配不當,應刪去“______________”。
(2) B句成分殘缺,應刪去“______________”。
二、閱讀。(40分)
(一)雪(13分)
魯迅
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以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胡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雪羅漢。因為不成功,誰的父親也來幫忙了。羅漢就塑得比孩子們高得多,雖然不過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終于分不清是壺盧還是羅漢;然而很潔白,很明艷,以自身的滋潤相粘結,整個地閃閃地生光。孩子們用龍眼核給他做眼珠,又從誰的母親的脂粉奩中偷得胭脂來涂在嘴唇上。這回確是一個大阿羅漢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紅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還有幾個孩子來訪問他;對了他拍手,點頭,嘻笑。但他終于獨自坐著了。晴天又來消釋他的皮膚,寒夜又使他結一層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樣;連續的晴天又使他成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盡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里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在無邊的曠野上,在凜冽的天宇下,閃閃地旋轉升騰著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5、江南雪的“滋潤美艷”具體通過哪些事物來表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畫線句是否矛盾,為什么?寫蜜蜂突出江南美麗雪景什么特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從來惜墨如金,何況又是散文詩,可是作者卻用較多筆墨描寫雪羅漢的形象,你怎么理解,請簡單談一談。(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寫江南雪和朔方的雪分別表現作者怎樣的思想傾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月光啟蒙(13分)
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癥,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
微風吹亂了母親的滿頭白發,如同故鄉的天空飄滿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親忘卻了她給我的那份愛,但故鄉的天空不會忘記:是母親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民間文學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
童年苦澀,夏夜卻是美妙的。暑熱散去了,星星出齊了,月亮升起來,柔和的月色灑滿了我們的籬笆小院,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時辰。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唱起了歌謠:
“月亮出來亮堂堂,打開樓門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曬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騎白馬,挎腰刀……”
“月兒彎彎像小船,帶俺娘倆去云南,飛了千里萬里路,鳳凰落在梧桐樹。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后蓋樓。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她那芳香的音韻。
那時,我們過著清貧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卻瘋長歌謠。母親天資聰穎,一聽就會。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親是唱蓮花落的民間藝人。母親把故鄉給予的愛,親人給予的愛,融為偉大的母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母親唱累了就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講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故事……高深莫測的夜空竟是個神話的世界。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沉靜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風趣的童謠,把我的思緒從天上引到人間:
“小紅孩,上南山,割荊草,編箔籃,篩大米,做干飯。小狗吃,小貓看,急得老鼠啃鍋沿。”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老鼠老鼠你別急,抱個貍貓來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毛娃笑,坐花轎。毛娃醒,吃油餅。毛娃睡,蓋花被。毛娃走,喚花狗,花狗伸著花舌頭。”
民歌童謠唱過了,我還不想睡,就纏著她給我說謎語,讓我猜。母親說:“仔細聽著:麻屋子,紅帳子,里邊睡個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問:“朝哪里猜?”
母親說:“朝吃的猜。”
我歪著頭想了一會硬是解不開。母親笑著說:“你真笨,這是咱種的花生呀。”
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母親失去了記憶,而我心中卻永遠珍藏著那一輪明月……
9、用恰當的詞語填空(2分)
(1)將“安詳”、“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處:
她[甲: ] 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 : ]
10、根據文章內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當的文字(每空填一字)(2分)
月光下,母親為我:
唱 民 歌 → □ □ □ → □ □ □ →說 謎 語
11、作者在第九段中說:”我們雖然過著清貧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豐富的。“結合文章談談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的母親用童謠啟蒙了我詩歌的靈感,文題為什么不用“童謠啟蒙”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你成長的過程中,誰給你的影響最大?給你怎樣的影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與朱元思書(14分)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