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第二十五中學2016-2017學年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試卷
八年 語文
(試卷滿分:150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一部分 語言積累與運用(滿分:22分)
一、語言積累(12分)
1. 請根據提示填寫相應的古詩文。(12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3)人生自古誰無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4)抽刀斷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陰晴圓缺,此時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看云起時。(王維《終南別業》)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窺谷忘反!杜c朱元思書》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既表現作者闊大胸襟又表現友情不為地域所隔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贈從弟》中贊美松柏經嚴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勵從弟在惡劣環境中要正氣凜然的語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語言運用(10分)
2.根據情境,將下列對話補充完整。(4分)
除夕一早,小新見鄰居王阿姨對著一副春聯發呆,便熱心上前詢問:“(1)
”王阿姨說:“唉!我分不清上下聯,怎么辦呢?”
小新看了看那副春聯(如右圖),指著它的末字,笑著解釋道:“(2)
!薄咎崾荆荷下摰哪┳质秦坡暎ㄈ、四聲),下聯的末字是平聲(一聲、二聲)】
3.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1)-(2)小題。(6分)
我何其幸運,可以看到美的事物,看到一朵野姜花在濕潤的空氣里慢慢綻放,看到天空中行走散步的云變幻多姿。我何其幸運,可以聽到美的聲音,聽到鳥雀啼鳴低回宛轉,聽到蛙蟲喧叫熱鬧欣喜。我何其幸運,
。生命是不會有真正的黑暗的。
(1)請將語段中的詞語“何其幸運”,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在“田”字格內。(3分)
(2)仿照以上語段中的劃線句,將句子補充完整。(3分)
我何其幸運, , ,
。
第二部分 閱讀 (滿分:68分)
三、古詩文閱讀(21分)
閱讀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按要求答題。(5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詩歌首聯“ ”和“ ”這兩個詞寫出了作者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也表達了作者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的心情。(2分)
(2)詩歌頸聯已經成為流傳千古的佳句,你認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從其哲理性及表情達意方面來思考)(3分)
(二)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字,完成6-9題。(16分)
【甲】家中來營者,多稱爾舉止大方,余為少慰。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習氣,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極儉也可,略豐也可。太豐則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莫墜曾高祖考以來相傳之家風.
(節選自《曾國藩家信》)
【乙】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節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注】甲文是曾國藩寫給兒子的家信。
6.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1)四支僵勁不能動 ( )
(2)腰白玉之環 ( )
(3)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 ( )
(4)余服官二十年 ( )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 余為少慰 余不愿為大官
B. 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 戴朱纓寶飾之帽
C. 可以處樂 以衾擁覆
D. 太豐則吾不敢也 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8.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語。(6分)
(1)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9.【甲】【乙】兩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經歷勸誡后輩的。他們共同認為年輕人要想有所作為就應該做到 。(4分)
四、 閱讀《一本可以“喝”的書》,完成10-12題(12分)
一本可以“喝”的書
張君燕
①這是一本從外形看起來和普通的書本差不多的書。不過,這本書卻被《時代》周刊評為2015年最棒的25個設計之一。這本書的封面和扉頁,都赫然標注著“Drinkable Book”(可以喝的書)。
②這本書的發明者是一個叫特麗莎的美國姑娘。2007年,特麗莎到非洲旅行,發現那里根本沒有純凈的飲用水,孩子們口渴了,就直接從垃圾堆旁骯臟的水坑里捧水喝。因此,當地百姓得病的幾率特別高。特麗莎還得知,全球每年有6.63億人口由于缺乏最基本的凈水設備而喝不到干凈的飲用水,由此導致的疾病、死亡更是難以計數。作為一名化學博士,她頓生一種使命感:要發明一種消滅病菌的物質。
③經過8年反復的試驗和研究,特麗莎驚喜地發現了病菌的克星--一種叫“納米銀”的離子。為了讓納米銀更方便地投入使用,特麗莎將納米銀離子嵌入紙中,做出一張史上最強的過濾紙。這是一種抗菌性極強、質地優良的黃色紙。經驗證,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亂弧菌、大腸桿菌、傷寒沙門菌(這些都是水中的隱形殺手),使水的飲用標準接近美國的直飲水。
④這個結果讓特麗莎倍感振奮。她立刻帶著這種紙跑到肯尼亞、海地、印度等國家,測試了25種受到嚴重污染的水樣,和當地居民一起試用這些紙。“難道這些水不可以直接喝嗎?”“為什么要用這些紙過濾一下呢?太麻煩了。”“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喝水的!”當地居民的種種疑問和不配合的舉動讓特麗莎明白:最可怕的不是水源受到污染,而是當地居民缺乏最基本的安全衛生飲水的常識。
⑤知識的傳播遠比這張濾紙更重要!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后,特麗莎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用食用級的墨水,將安全衛生飲水的常識印在紙上,做成一本書。如此,過濾紙搖身一變,不僅可以濾水,還能傳播知識。
⑥這本書的設計使用相當巧妙、便捷。這樣一本看似小巧的書籍,平均每頁可以過濾100升的飲用水,一本26頁的書,可以滿足一個人4年的飲水量!而之后的每一天,都會有人因為這本可以“喝”的書而遠離死神。
⑦這個發明引來無數好評。面對滾滾而來的贊譽,特麗莎風趣地說:“我只是想用自己的知識給人們帶來一點改變,只要我們內心溫暖、心懷世界,別說一本可以‘喝’的書,也許我們還可以發明可以‘吃’的書呢!”
10.文中第①段說“這本書卻被《時代》周刊評為2015年最棒的25個設計之一”。請結合全文,從功能和效果的兩個角度說明這本書的設計之妙。(4分)
11.聯系上下文,比較以下兩句,判斷哪一句的表達效果更好,并說明理由。(4分)
A.經驗證,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亂弧菌、大腸桿菌、傷寒沙門菌(這些都是水中的隱形殺手),使水的飲用標準接近美國的直飲水。
B.經驗證,它能去除水中大部分的霍亂弧菌、大腸桿菌、傷寒沙門菌(這些都是水中的隱形殺手),使水的飲用標準達到美國的直飲水。
12.特麗莎的發明獲得無數好評,可仍有不少網友對它的成本和實際效用等提出質疑,認為這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請結合本文和生活實踐,就當地安全用水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至少寫出兩種)(4分)
五、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問題。(完成13-16題)(9分)
【材料一】2016 年 4 月 4 日,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獲得被譽為兒童文學的諾貝爾獎--“國際安徒生獎”,實現華人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曹文軒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草房子》、《青銅葵花》等。2016 年 4 月 29 日,著名現實主義作家陳忠實因病辭世。陳忠實的代表作長篇小說《白鹿原》1997 年獲茅盾文學獎,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學生必讀書目。
【材料二】曹文軒、陳忠實肖像畫
(圖一 曹文軒) (圖二 陳忠實) (材料三圖片)
【材料三】曹文軒訪談(節錄):
讀書能幫助我們發現前方,并引領我們走向前方。讀書其實培養的是一種眼力。不讀書的人其實是沒有前方的,也是沒有未來的,也是沒有過去的。讀書人讀著讀著就有了過去、現在和前方--風景無邊的前方。什么叫讀書人?我這里簡單下一個定義:擁有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人,叫讀書人。
【材料四】紀念陳忠實的挽聯:忠于人民,忠于生活,忠誠覓得原上鹿;
實為楷模,實為經典,實績贏得舉世名。
13.結合材料一,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2016年 4月,中國文壇“一悲一喜”,令人感慨。
B.曹文軒和陳忠實都是著名作家,但他們面對的讀者群是不相同的。
C.曹文軒獲得了諾貝爾兒童文學獎,實現了中國兒童文學史上零的突破。
D.陳忠實的代表作獲得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