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學2017屆高中新課標高三第七次高考仿真模擬
語文試題
本試題卷共10頁,22題。全卷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祝考試順利★
【注意事項】
1.答卷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4.選考題的作答:先把所選題目的題號在答題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鉛筆涂黑。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5.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閱讀題(70分)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祭祖傳統起源于商朝。商人把鬼神分為天神、地祗、人鬼三類,并且把人鬼(祖先)作為祭祀的主要對象。從孔子開始,儒家逐漸與鬼神信仰拉開距離。從根本上說,儒家并不反對服事鬼神,只是將對鬼神的祭祀放到整個道德教化的系統中去思考而已。
中國人的祭祖信仰不外乎基于以下兩種心態:一是飲水思源,追念祖先功德;二是祈求福祉,希望祖先保佑子孫。這里,體現了個人與祖先之間的生命關聯,“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這些看似高深的哲學追問,在中國人的祭祖儀式中得到自然而樸實的回答。這里,還體現了個人與祖先之間的情感關聯,甜酸苦辣的人生況味,喜怒哀樂的情緒波動,都可以毫無保留地向祖宗訴說,從而得到心理的釋放,乃至問題的解決。在祭祖的蕓蕓眾生看來,祖宗雖然不在了,但并沒有變成虛無縹緲的鬼神,而是在生命上與自己同在,在情感上與自己分享。馮友蘭先生說過:“行祭禮并不是因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禮的意義是詩的,不是宗教的。”這種詩意的信仰、哲學的智慧,正體現出中國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精神魅力。
家祭是祭祖信仰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但各地的具體做法不盡相同。這種家庭祭祖方式,有助于鞏固以孝悌為紐帶的家庭成員關系,維護家庭的安定和睦,也是講述家庭故事、傳授優良家風,進行家庭教育的最佳場所,實際上發揮了類似西方人“教堂”的作用。
宗祠祭祖分為春祭和秋祭,其中最隆重的是每年春節期間開展的春祭,氣氛莊嚴而熱烈。不少地方現在祭祖儀式加上一條,就是為本族優秀子弟發放獎學金、為困難子弟發放助學金。這種宗祠祭祖方式,有助于增進族群內部人們的感情聯絡,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現在有些地方,嘗試引入祠堂管理委員會議事制度,協助當地村委會進行美麗鄉村建設,調解村民糾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企業本來是現代市場經濟組織,歐美的企業,因為處在全民宗教信仰的社會背景中,根本不必要也不可能考慮員工的精神信仰問題。廣東東莞的一些企業立足中國人的信仰傳統,專門為來自五湖四海的本企業員工設立了“祖宗堂”。“祖宗堂”供奉“天地國親師”牌位,以及本企業所有員工姓氏祖宗的牌位。“祖宗堂”平時開放,員工在家庭的重大紀念日,或者在思念家鄉和親人時,均可自行前往祭拜、上香。在春節和清明節等重大節日,則請出所有牌位,放置在企業大禮堂,組織本企業全體員工舉行隆重的集體祭拜儀式。其祭拜程序參照農村宗祠祭祖儀式而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而有所變動,祝文則包含有本企業本年度發展成績及前景展望等內容。在他們看來,教化員工是企業不可推卸的責任,而教化的本質就是教做人,做人首先是行孝。把孝落實了,人的動力就出來了,能力就出來了,整個格局也就出來了。這種企業祭祖方式,是對中國傳統鄉村宗祠祭祖方式的繼承和超越,既滿足了個體的精神信仰需求,又增進了本企業員工之間的情感交流,為建設企業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基礎。
祭祖體現著我們民族的精神信仰,祭祖信仰應該成為我們重建“文化自信”的起點,為中華民族在當代的重新崛起奠定堅實的精神基石。
(摘編自黎紅雷《企業與社區如何祭祖》)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祭祖傳統古已有之,是中國人民緬懷先祖的一種方式。它起源于商朝,商人把鬼神分為三類,其中人鬼是主要的祭祀對象。
B.儒家把服事鬼神放到了于人有道德教化意義的層面上去考慮,但孔子認為要與鬼神信仰保持距離,即否定鬼神的存在。
C.中國人的祭祖信仰基本出于兩種心理訴求。一是不忘根本,有感恩祖先賜予之意。二是祈求福祉,企盼祖先保佑后代。
D.中國人的祭祖信仰體現了個人與祖先之間的生命和情感關聯,祭祖的人認為,祖先既在生命上與我同在,也在情感上與我分享。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在馮友蘭看來,行祭禮是表達對先人情感的詩意之舉,而不是真的出于對鬼神的敬畏或崇拜,祭禮與宗教之禮的意義是有差別的。
B.中國人的祭祖信仰自然而樸實地回答了哲學上的終極追問,這是中國人在處理哲學問題上的智慧,體現出儒家文化的精神魅力。
C.家祭是祭祖信仰的常見形式,在具體做法上各地有所不同。重視家祭可以讓子女孝順父母,兄弟之間友愛,也利于傳授優良家風。
D.家祭和宗祠祭祖能起到敦親睦族的效用,有利于維護家庭安定,促進社會和諧。宗祠祭祖在方式和制度上的新嘗試,取得了良好效果。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歐美企業要想進入中國市場,需要對中國人的信仰傳統有所考慮。這種考慮從某種程度上說關乎中國員工的心理需求,會對企業發展有益。
B.東莞一些企業設立了“祖宗堂”,為來自五湖四海的員工提供了祭拜的場所,這樣做可解思鄉懷親之苦,也可以起到教化人的作用。
C.企業祭祖是對傳統祭祖方式的創造性繼承和超越,是現代市場經濟企業文化的表現。企業員工集體祭拜使得員工與企業同艱苦共命運。
D.祭祖信仰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傳統,是國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寄托。對此我們既不可妄自菲薄,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應該積極、正面引導。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