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考練六
議論文閱讀(一)
姓名 班級 組別
說明:本試題滿分27分,考試時間40分鐘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9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日前,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印發“瘦肉精”專項整治方案實施意見,并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瘦肉精”整治。
B.2011年8月,西藏阿里地區舉辦了規模盛大的高原賽馬會,跑馬、走馬和馬術比賽等精彩表演,吸引了眾多農牧區群眾和國內外游客。
C.專家預計,未來三個月,北京中介公司門店將萎縮約一千家左右,其中市場份額低于1%的小型中介公司將率先出現“關店潮”。
D.本拉登被擊斃后,紐約市在時報廣場、世貿遺址附近等重要公共場所加強警力,
以防止新的恐怖襲擊不再發生。
2.在下面一段話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筆名滿天下而原名湮沒無聞者,事實上等于____________。人家給咱們介紹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紹茅盾來得響亮;介紹一位謝婉瑩女士,不如介紹冰心來得____________。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認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時候,仍不失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漢。千秋萬歲后,非但真假難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換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貫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換姓 如雷貫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腳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經營好每一個今天就等于經營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應該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腳踏實地,全身心地經營好今天,才會有一個個實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對今天,我們不要太多地懷念過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輝煌的明天
⑤如果總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結果明天也會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處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共9分,每小題3分)
不可復制的魏晉風度
魏晉士人縱性任情,飲酒嘯歌,其風度一直被后人追慕--除卻清談一面。孫登布衣蔬食,絕人間事,“夏則編草為裳,冬則被發自覆”。阮籍“或閉門視書,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經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善彈琴”。
許多士人的縱情越禮達到怪誕駭俗的程度。歷史上最有名的片段是劉伶“常乘鹿車,攜一壺酒,使人荷鍤而隨之,謂曰:‘死便埋我!薄H钚迍t“常步行,以百錢掛杖頭,至酒店,便獨酣飲”。阮籍“鄰家婦,有美色,當壚酤酒。阮與王安豐常從婦飲酒,醉便眠其婦側”。“鄰家女子有才色,未嫁而卒,籍與無親,生不相識,往哭盡哀而去”。這些都令后世讀者心向往之而行不敢至。
他們公然蔑視禮法。阮籍當眾放言:“禮豈為我輩設也!”他在《大人先生傳》中說出這樣大逆不道之言:“無君而庶物定,無臣而萬事理!彼麄冎械暮芏嗳艘暿送緸槲鄯x之地,在權力面前表現出的傲慢令人吃驚:為拒做官,嵇康忍痛與山濤絕交;為拒權貴,阮籍曾一醉六十余日。《晉書王羲之傳》說,“王羲之既少年時期就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招他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崩舨可袝鴮嵲谑遣凰愕土耍疫是頻招,可王羲之卻“皆不就”,傳統中國社會以功名利祿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體系在魏晉時代坍塌了。
從這些言說、舉動和故事中,我們能分明感受到春秋戰國時代士人的傲視天地和獨立不羈。如果說士族社會中的漢朝和唐朝更像貴族時代的西周,整飭有序,禮樂輝煌,文化雍容大度,那么魏晉就像貴族時代的春秋戰國,是一個個性和才情能得以充分展示,因此極富創造力的時代。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魏晉時代的社會背景,與春秋戰國時代高度相似。這個時代戰爭連綿,動亂不斷,皇帝如同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
與皇權的不穩定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世家大族的穩定性。許多世家大族勢力急劇膨脹,甚至發展到“百室合戶、千丁共籍”的類似領主狀態。許多士族富厚過于王侯。東晉士族莊園遍布江左,他們“勢力傾于邦君,儲積富乎公室,……僮仆成軍,閉門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滿堂,妓妾溢房。園林擬上林,館第僭太極”。正如柳詒微所說:“魏晉以降,易君如舉棋,帝國朝代之號如傳舍然!敃r士大夫以地方紳士,操朝廷用人之權。于是朝代雖更,而社會之勢力仍固定而不為動搖,豈惟可以激揚清濁,仰亦所以抵抗君權也!币虼耸兰掖笞鍖蕶嘈纬蓮姶蟮臓恐疲灾劣诔霈F“王與馬共天下”的諺語。
在這種情況下,鐵桶一般的大一統政治秩序被打破了,許多舊門士人憑借門第資本,不再對權力俯首帖耳:“雖朝代推移,鼎遷物改,(世族們)猶昂然以門第自負!币恍╅T第高貴的士人,甚至對門第不如他久遠的皇帝抱一種隱隱的睥睨之態。面對政治權威,他們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許多人甚至不屑于為皇帝服務。 (選自2013年2月下《雜文月刊》,有刪改)
4.下列說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許多魏晉士人多才多藝又落拓不羈,其縱酒放達、縱情越禮達到了驚世駭俗的地步,如劉伶、阮修等。
B.“或閉門視書,累月不出,或登山水,經日忘歸。博覽群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善彈琴!睆闹锌梢钥闯鋈罴目v性任情。
C.魏晉士人崇尚清談,見面必玄談,文人名士的智慧之花在言談間得到了完美的展現,這讓后人羨慕不已。
D.阮籍與王安豐追求個性自由發展,注重自我,注重感情,狂簡曠達,縱性任情,追求享樂,這些行為讓后人內心向往卻不敢仿效。
5.根據原文內容,下列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羲之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但他都沒有去赴任。由此說明,在魏晉時代,像王羲之這樣的文人很容易做官。
B.魏晉士人多不愿意與統治階級合作,視仕途為污穢之地。為此,嵇康與山濤絕交,阮籍曾經一醉六十余日。
C.魏晉士人頗有春秋戰國遺風,從他們的言行中,我們可以看到春秋戰國時代士人的傲視天地和獨立不羈。
D.相對于漢朝和唐朝,魏晉時代的士人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個性和才情。魏晉時代是一個極富創造力的時代。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魏晉時代的社會背景和春秋戰國時代非常相似,戰爭連綿,動亂不斷,皇帝更換頻繁,皇權極不穩定。
B.從魏晉時代“王與馬共天下”這句諺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世家大族的勢力很大,甚至能夠牽制皇權。
C.在魏晉時代,世家大族的勢力比較強大,許多士族富過王侯。只有經過朝代的更替,世家大族的勢力才會動搖。
D.在魏晉時代,一些門第高貴的士人,面對政治權威,保持了一定的獨立性,他們甚至瞧不起門第遠不如他久遠的皇帝。
三.現代文閱讀(共9分,每個3分)
古羅馬與漢長安
從公元前三世紀開始,漢帝國崛起于亞洲東部,而古羅馬也在歐洲逐漸走向繁榮。但是長安和羅馬有著很不相同的城市發展脈絡。長安是平地起城,其選址經過縝密論證,考慮的是管轄遼闊疆域的安全需要,代表的是整個國家和整個民族的根本利益,“先政治軍事,后經濟文化”的脈絡十分清楚。對比之下,羅馬城是自然形成的都城,早在公元前753年就已建城,早已有相當的經濟文化基礎,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后終于變成了古羅馬之都,并在帝國之初達到全盛,其發展脈絡剛好與長安相反。
因為城市發展脈絡的不同,他們的文化發展脈絡也不同。長安文化在很短的時間里依靠強大的國家力量快速崛起,而羅馬文化則是繼承了希臘文化甚至埃及文化發展而來,發展過程有幾百年之久。
長安文化帶有濃厚的倫理道德色彩,這是由居于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決定的。但是長安文化又有包容和吸納的一面,其他思想流派只要和最高統治者意愿相合,就能得到快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長安文化以周秦文化為基礎,廣泛吸取了楚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吳越文化甚至少數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從而形成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它既代表了本國甚至本大洲文化的最高水平,又帶動了周圍廣大區域內的文明進程,而且它還促成了世界最大的單一民族--漢族正式形成。
長安文化作為一種集大成的新興文化,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愿意探求和吸納其他文化來充實自己。張騫在西方人之前最早開通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就是中國人對自己以外世界的一次大探求。漢武帝封張騫為博望侯,“博望”二字恰如其分地道出了長安文化的探求性。
羅馬文化中沒有一支像儒家思想那樣獨大的至尊核心,奧古斯都稱帝,但共和思想和法則依然深入人心,即使是逐漸興起的基督教文化也沒有改變羅馬文化多元的特質。羅馬帝國廣闊疆域內,大大小小的諸多城市都被允許按照首都的模式去建設和發展,而在中國,地方城市的建設是不能同首都平起平坐的,同時羅馬城中眾多的公共活動場所也是長安城中不可能有的。只是到公元392年,基督教才發展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成為至尊一元的宗教文化,但這時距羅馬帝國的解體已只有幾年時間了。
長安文化和羅馬文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非宗教性。長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傾向,但是按照儒家“敬鬼神而遠之”的理念,長安文化中的宗教元素始終沒有上升到主導地位,而儒家的“仁愛”思想使長安文化洋溢著強烈的人文精神。在這種人文精神的推動下誕生的《史記》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也影響了中國文化的發展。羅馬文化繼承了古希臘開明而松散的多神信仰,充滿科學探索精神和人文精神。這種強烈的人文精神在蟄伏數百年后又成為文藝復興能在意大利發端的歷史淵源。羅馬帝國晚期,基督教逐漸強大,羅馬甚至成為基督教教廷所在地,這與寬容而多元的羅馬文化背道而馳。
7.下列選項不屬于長安文化范疇的一項是( )
A.長安是平地起城,其選址考慮的是安全,代表的是整個國家和民族,“先政治軍事,后經濟文化”的脈絡十分清楚。
B.長安文化中有多神信仰的傾向,但這些宗教因素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始終沒有上升到主導地位。
C.長安文化具有包容和吸納的一面。它廣泛地吸取了長安以外的異地及少數民族文化乃至域外文化,具有一定的探求性。
D.長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帶有濃厚的倫理道德色彩,洋溢著強烈的人文精神。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長安文化有包容和吸納的一面,使其他思想流派都能得到快速發展。
B.長安文化之所以能快速崛起,主要是因為它以周秦文化為基礎并廣泛吸取楚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吳越文化甚至少數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成分。
C.羅馬文化繼承了歷史文化傳統發展而來,而長安文化則不是這樣,只是包容和吸納其他思想流派及域外文化快速崛起。
D.漢帝國與古羅馬都是從公元前三世紀開始興起的,其文化有共同的特色,就是非宗教性并具有人文精神。
9.依據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在漢帝國中,沒有一個城市在規模上與漢長安城同樣大或者超過漢長安城。
B.在歐洲,如果沒有基督教的興起和發展為國教,沒有至尊一元的宗教統治歐洲,沒有中世紀宗教神學時代,而是讓羅馬的多元文化與人文精神一直發展下去,那么,就可能不會產生文藝復興運動。
C.羅馬城的形成發展之所以漫長而緩慢,是因為羅馬城的政治軍事早于其經濟文化的發展。
D.漢族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兼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