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目標確立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宋詞在中國文學史中的地位,簡單了解柳永的生平以及詞風。
2、理解“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
3、學習鑒賞名句,把握詞中意境,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情感,整體把握詞的內容。
2、通過賞析詞句,培養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掌握詩歌鑒賞的簡單方法。
3、通過課外遷移,對比比較情感,體會“景中見情、緣情設景”的藝術特色,體會情
景交融的意境。
4、課堂注重合作探究的課改理念,通過誦讀和討論的方法完成教學步驟,達到使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體會詞中作者流露出的濃濃的離情。
2、培養高尚的情操以及正確的審美價值觀點。
3、通過對比比較情感,意識到自身在寫作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具:PPT課件
教法:誦讀 討論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人們常說相逢是首歌,一首快樂精彩的歌,里邊會有你我的善良,你我的忠厚,你我的真誠,你我的執著。當我們拾掇著青春的一朵朵微笑,敲開古典詩詞的大門,不經意間就會發現一個又一個的凄婉纏綿的動人故事。燕太子丹與刺客荊軻的故事里,有著“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壯別”;高適與董大之間的故事里,有著“莫愁前路無知己”的“慰別”;王維和元二的故事里,有著“勸君更進一杯酒”的“酒別”;“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這是白居易與客人之間的“慘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這是杜牧與妙齡歌女之間的“淚別”; 別中有情,別中有景,別中有聲,別中有淚,真是“別”有滋味在心頭。今天,我們要再次品味這滋味,共同合作去演繹一首經典“離歌”--柳永《雨霖鈴》。
二、讀(整體感知)
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要培養純正的文學趣味,最好從讀詩入手。”讓我們用豐富的情感去品讀這樣一首哀傷的“離歌”,接下來我們一起通過朗讀的方式來感受一下這曲子脈動的情弦。
1、美美地讀--語感訓練。
明確:1)學生小聲誦讀。
2)教師范讀一小節,作節奏指導,學生自主朗讀訓練。
3)抽檢學生朗讀情況,讓學生自行品味。
2、整體把握,誦讀多遍以后,有何種情緒蕩漾在心頭?
明確:一種深沉的愁緒--離愁。這是一首離別詞,詞作者自始至終都沉浸在凄涼哀婉的感情中。(補充:作者由于仕途失意,決定到外地去,但是一想到從此將不能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失去了愛的慰藉,更覺痛苦萬狀,這首詞就是反映了他這種復雜的心情。)
3、從哪些字眼體現?
明確:蘭舟催發、念去去、多情自古傷離別、此去今年等等。
三、聽(詩詞中作者通過哪些具體意象體現情感)
用耳朵去聽,只能聽到外在的形式,用心去聽去品才能夠見其豐富內涵,讓我們用最真誠的心去聆聽柳永那訴說不盡的哀怨吧!
配樂朗讀示范(對比與自己的不同,如何體現的情感),思考:這首詞寫了些什么內容?
四、析(把握文中情感)
詞的上下闋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明確:上闋寫戀人相別,依依不舍,有深深離愁;
下闋寫別后想象,孤獨痛苦,有無限傷情。
五、賞
作者這種凄涼哀婉的感情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引導學生了解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找出本詞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文字,情景交融)
1、直接抒情:都門帳飲無緒;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2、間接抒情: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3、圍繞中心,作者是如何將這樣一種愁情體現出來的,運用了何種藝術手(自由討論,教師引導學生認真體會寫景句子中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切身外景皆為作者心中情。作者可以觸景生情,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因情設景;可以實寫,也可以虛寫。總之,作者把自己或喜或憂、或興或悲、或樂或哀、或輕松或沉悶、或高亢或低回等感情傾注在所寫之景上,使此景含有此情或用此景襯托此情。
1)“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明確:既交代節氣、時間、地點,也為分別渲染了環境。暮色蒼茫、秋雨初過,涼氣襲人,寒蟬悲鳴,長亭分別之人頓感悲切。
2)“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明確:作者想象千里之外之景,虛實結合。“楚天闊”以空闊的天空為背景,寫出了人的孤獨;“沉沉”不僅的暮靄的樣子了,更是作者抑郁的心理表現;而千里之外,愁就更深了“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
3)“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明確:“楊柳”歷來為送別詩的意象,“昔我往者,楊柳依依”,“客舍青青柳色新”等都是如此,“柳”者,“留”也,有不舍之義;“曉風”清冷,讓人心生涼意,而“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中的風又有了依戀的意思,此處曉風兩義兼有;“月”是“團圓”的象征,而“殘月”不僅含有“不團圓”的意思,也為此時的詞人心情鋪了一層涼意。這里的景純為情設,虛寫,營造了濃烈的愁思,有“愁”則需“銷”,借酒吧,可此時是酒醒時分,因而“愁更愁”了。
4)藝術手法:情景交融 虛實相生
六、創(課外遷移,對比比較情感)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 [南宋]李清照《蝶戀花》
醉不成歡慘將別 ,別時茫茫江浸月。 -- [唐]白居易《琵琶行》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五代]李煜《烏夜啼》
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孔雀東南飛》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 [南宋] 吳文英《唐多令》
七、聽 整體把握詞境,品味詞中情感,將聽、讀貫穿課堂始終
八、結束語
通過我們今天的學習,看到了一段凄美的離情,一首深沉的離歌。人生中,每個人或多或少會經歷著離別。大家下去以后不妨為自己設定一個別離的對象,想象一個別離的環境,借環境中的景物來抒發別情,試寫一首小詩。有人這樣看待詩歌和青年的關系:“詩從來都屬于年輕人,一個從沒對詩動過心、從來沒愛過詩的人,我覺得他沒有年輕過。”所以,對于詩歌,我們應該學會欣賞、學會運用,使它成為豐富我們斑斕生活的精神食糧。
板書設計
帳飲無緒 蘭舟催急 難分難舍
執手相看 淚眼相對 無奈眷戀 直接抒情
自古多情 何堪清秋 憂傷失意 情景交融
好景虛設 風情難敘 孤寂痛苦
寒蟬 長亭 驟雨 凄切悲涼 虛實相生
煙波 暮靄 楚天 蒼茫落寞 間接抒情
楊柳 曉風 殘月 凄清孤寂
李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