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時間 月 日 授課班級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掌握新聞文體的特點。
能力目標:體會文本結構特點。培養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感悟香港回歸的重大意義,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把握消息的結構和特點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撰寫消息、為消息擬一則標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由歌曲公元1997引入香港回歸這一件大事。
二、展示目標:
三、預習交流:
1、請讀詞。
嶄新( ) 永載史冊( ) 夙愿( ) 載歌載舞( )
2、請填空:
消息一般由__ __、____、 組成,有的還有_ ___ __、__ __。
消息有比較固定的格式:即將內容作_________的組織, 稱為“_____________”結構,即 __________。
四、整體感知,初步探究
1、假如你是一位新聞播音員,你將選取那幾段來讀,以便讓讀者快速獲知這篇新聞的主要內容呢?
明確:導語(1-3)點明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江澤民宣告香港進入新時代
2、概括主體的內容,并分析結構和背景材料的作用。
主體(4-20)具體敘述交接儀式的全過程。
開始時間,出席官員
概括敘述,王子講話
降旗升旗,結束恥辱 (詳 細)
主席講話,高瞻遠矚 (最詳細)
扼要交代,儀式結束
采用了金字塔形式的結構
結語(21-23)交代出席交接儀式的其他人員及進行采訪報道的各國記者人數。
背景(12 、15)回顧香港的屈辱歷史和鄧小平的夙愿。
3、思考:最后三段能刪去?
結語(21-23)交代出席交接儀式的
其他人員及進行采訪報道的各國記者人數
原因:(1)報道事實的真實性。
(2)“歷史性的一幕”與“永載史冊的場面”,“來自世界各地700多家新聞媒體的8000多名記者”與“全世界矚目”互為照應,體現了報道事實的完整性。
五、合作探究:
假如你是新聞審稿人,你能評析這 則新聞好在哪里嗎?
溫馨提示: 審新聞 要審是否有意義 要審結構五部分的合理性 要審語言
1、這篇新聞闡述了香港回歸祖國的重大而深遠的歷史意義,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2、本文采用了“倒金字塔”和“金字塔” 相結合的結構方式。
3、結構清晰,詳略得當。
4、大量精確的數及時間性詞匯的運用。
時間性詞匯的運用既體現了新聞的準確性,又讓我們銘記香港回歸的每一分每一秒。大量精確的人數及國家數顯示了世界人民對香港回歸的極度關注,體現了香港回歸的影響之廣。
六、拓展提升:
香港能夠回歸,說明改革開放后,中國綜合國力增強了,百年恥辱才得以雪洗。但歷史的書頁仍在不倦地翻動,復興中華民族的激昂呼聲在古老版圖上回蕩不息,在座的各位同學,祖國的統一大業還未完成,請問現在的你們該做些什么才能使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不被欺辱,屹立于強者之林?
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中國雄于地球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七、達標測試:
八、布置作業:
1、觀看香港澳門回歸全程視頻。
2、作為讀者的你,在香港回歸十五年的今天,重溫當年的振奮和驕傲,你有何感想?請完成2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板書設計
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江澤民宣告香港進入新時代
導語(1-3)點明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江澤民宣告香港進入新時代
主體(4-20)具體敘述交接儀式的全過程。
結語(21-23)交代出席交接儀式的其他人員及進行采訪報道的各國記者人數。
背景(12 、15)回顧香港的屈辱歷史和鄧小平的夙愿。
教學后記
譚義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