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聽后感
在一次教研活動中,我觀摩了竇桂梅老師《清平樂.村居》一課,我的感觸頗深。雖然我是教數學的,但是一聽到要進行詩詞教學,便覺有一定難度,畢竟詩詞是一種枯燥無味的東西,這也是多數語文老師面臨的一大難題,但竇老師卻能夠把這節課上得有聲有色。
上課伊始,她開門見山先引出了吳音的概念,為后面學習新知識埋下伏筆。把《村居》這首詩在大屏幕上呈現出來后,開始了課堂教學的幾個關鍵環節,把課堂主線很清晰地凸顯了出來。
一、讀讓孩子們邊讀邊體會怎樣讀更好,更有激情。首先讓孩子們以平仄調把詩詞中的字讀出來,平調讀的時候要舒緩,如小河流水,仄調讀時要短促,如蜻蜓點水。二讀:這次是由老師范讀,老師讀時激情洋溢,肢體語言也配合得恰到好處。三讀是讓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感悟詩的意境。
二、悟剛過剛才一而再,再而三的朗讀,有些學生似乎已進入詞的意境中。在本環節中,老師的節奏更加舒緩了,學生也進一步感悟到詩中一家人的恬靜與其樂融融。
三、想象老師啟發學生們從詞句中,從詞的畫面中讓孩子們展開豐富的想象,主要從兩個關鍵詞“相媚好”與“翁媼”入手,“相媚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互相夸贊對方的好處,誰與誰相媚好呢?那當然是翁和媼了,翁和媼會互相夸贊對方什么呢?此問題的拋出,讓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
膀,使學生對詞的意境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四、抓抓詞中的重點詞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理解。如:相媚好、臥、喜、醉,有了這些詞,就可以把詞的主要意思和其中孕育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整節課學生的學習氣氛高漲,孩子們都能積極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信心。
- 相關推薦
【《村居》聽后感】相關文章:
搭配聽后感08-26
《養花》聽后感10-31
《寬容》聽后感08-17
《光輝歲月》聽后感08-04
《喜帖街》聽后感08-16
《拉拉勾》聽后感09-02
《石榴》聽后感作文08-10
《自然之道》聽后感10-13
最大的麥穗聽后感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