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實習期間應該認真,勤奮好學,踏實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虛心向富有經驗的前輩請教,善于思考,能夠舉一反三。下面,語文迷小編為您帶來廣告實習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廣告實習心得體會【1】
順利結束在廣西創天企業策劃有限公司的實習。在實習的這段時間里,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也使自己即將從一個學生到職場人士的轉型作了一次很好的鋪墊和過渡。
公司實行朝九晚六的工作制度,中午有兩個半小時的休息時間。每天早上坐一個小時的76路公交車到民族青秀路口(公司所在地方)下車,然后來到公司。打卡,上班,吃飯,休息,下班,回到學校。像個機械人一樣,重復著一些,但又變化著一些,平淡中有同事們之間的玩笑和調侃,輕松中帶著認真和嚴肅。那種既渴望得到一場暴風雨的洗禮又期望得到陽光普照的眷戀的矛盾心態,一直滯留在自己的心里,不曾褪卻亦無從梳整。
我工作的職責是為公司建立一個資料庫,以及搜索整理一些對公司有用處的資料。當然,打雜、跑腿是免不了的。領導很好,安排了一個策劃總監帶我。因此,我得以接觸到很多實戰案例。很感謝他帶我去見客戶,洽談業務,開展業務。在此過程中,學到的東西也不少。同事們對我也很好,聊天中,他們言傳身教,工作態度、職場規則、人際關系都談到了,自己獲益頗多。
一同事對我說:“出來工作要學會玩”,很平實很普通的一句話。至于怎么玩,他說公司的很多業務都是總經理在和客戶喝咖啡,品茶,飲上等白酒、紅酒,打高爾夫中得到拓展的。我也理解了公司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茅臺、水井坊等名貴藏酒以及精致的茶具。中國人做生意從酒桌上的不醉不歸到高雅有品位的吃喝玩樂中轉變,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不管兩人世界也好,互聯網也罷;抑或是交朋結友,勤工儉學,甚至寒窗苦讀。倘若能夠使自己的大學時候過得充實有意義,精神和物質上,有所求有所不求;能夠使自己無愧于心,無愧于父母的話,便已足矣。
作為一個廣告學專業的學生,得準備有承受壓力和釋放壓力的決心。以前對這句話的理解很表面。通過實習,我真正的知道了一名廣告人在面對客戶百般挑剔和刻意不滿的情況下的壓力如何之大、如何之重。當然不是每個客戶都這樣的,和很多客戶是合作愉快的。彼此的理解和尊重在職場和商場上很關鍵又很重要。人們所追求的互贏,我想,雙方能夠做到理解和尊重,那么已是互贏的一半了。
通過實習,我還明白了,過去人們所追求的傳統觀念上的學校專業、外語水平以及人脈已經向現代觀念上的實踐經驗、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轉變。我是一個fast learner ,我能明白,我現在正在做什么,而且我需要做什么。因此,我會向著用人單位看重的員工所應具備的素質去塑造自己,全面的提升自己的個人職場素質和能力。
最后,誠摯的衷心的感謝公司領導和同事對我的無私教導和幫助。是他們使我脫離了幼稚、浮躁和不切實際的心態;心理上更加成熟、堅定,專業功底更加扎實。更重要的是,使我牢固的樹立了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和團隊精神。
廣告實習心得體會【2】
做廣告,特別是房地產廣告,有一招特別厲害,那就是解構樓盤名。中國自古來便非常重視名稱,對于自己的稱乎,不但有姓,有名,還有字有號。孔子歷來重視正名,有"名不正則言不順",而老子更重視名字本身之上的含義,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個好的名字首先是有利于區別于其他相似性質的東西,同時也代表著自身的個性特色,以及人們對其期待的發展理念和方向,再賦予文化,經久流傳,則可以代表一個地域甚或一個時代的特色。
如果用這招來套廣告,那么做廣告似乎很簡單,因為解構"廣告",拆開合攏就是"廣而告之",即把一個東西(這個東西或理念,或功能,或夸張了的虛假的言辭。。。。。)廣泛地傳播開來,讓世人知道。過程簡單明了,中間只需要充實那些宣傳的內容。將這招套在地產上那就成了"地產廣告",而過程就是廣告地產。
地產廣告和廣告地產究竟有否區別,就好比一個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一個是李婆賣瓜,好瓜眾人夸;一個是產品主義,一個既重視產品品質,亦注意"賣瓜技巧"。如果說在產品短缺時代,二者難分高低,那么在市場經濟時代,市場主導者從企業為主到以消費群體為主,二者孰好孰將淘汰,是很快就可見曉的。
很明顯,地產廣告著重后者,只將自我優勢特色傳播開來,依葫蘆畫瓢,不注意傳播技巧,不注重與目標群體的互動溝通,更沒有從行業本身的特點以及結合自身樓盤的優勢進行整合傳播,以為只要持續轟擊,到處撒網,密不可透風,總會烘到魚兒的。
這種廣告方式是一種很不重視廣告效果的廣告作戰策略,是只能在產品短缺時代或者目標群體"愚昧"的情況下可能獲得成功的。以前在中央電視臺出過標王的曇花一現,而在改革開放不久或者再前面一段時間中國有過憑票才能買東西的時段,也許在那個時候產品主義是可以立即成功的,特別是科技產品,到現在都以產品質量和功能形式領先為成功首要條件;可是到現在,產品豐富了,同類產品順手可數出好幾十種品牌來,隨便走到一家超市,看看貨架上的方便面的種類就可得到證明。同時我們的觀念也改變了許多,從早先的重洋到支持民族工業,從封閉走向開放,走向接受和拿來,走進新時代,信息時代和讀圖時代,我們的觀念也在現代化,我們的時代地位也因和平公平競爭而得到尊敬,我們開始被稱為"上帝",我們開始有話語權,我們享受時代。。。。。物質的豐富伴隨著競爭的加劇,我們的營銷方式也從產品主義走向了營銷時代,我們開始注重雙向溝通,注重合作共贏,我們的營銷手段也從4P走向了4C。。。。。
我們要廣告地產。廣告地產,顧名思義,即為地產這個行業量身定做廣告。既注重行業和樓盤本身的特點,同時又根據專業廣告的原則,從專業廣告推廣的角度進而將二者整合起來,形成1+1>3的聚合效應。這和地產廣告是很不同的,首先是觀念的區別:別人問你是干什么的,如果說地產廣告,那么你可能對地產有很多了解,但對廣告可能就不那么神通了,但如果是廣告地產,那么你既有核心優勢,又有行業特色,兩者是不同的。前者注重產品和地產行業特色,地產知識是大范圍的,而廣告只是一個小小的分支,后者注重廣告專業和地產結合,廣告是大范圍的,地產是廣告的核心。作為一個廣告公司,一個為地產而廣告的公司,是要以廣告地產為核心觀念的,而不是個地產廣告。
然而現在很多廣告公司做地產廣告都僅僅停留在地產上,停留在產品主義上,以行話套話,用那些不知道已經有多少次了的陳詞濫調在努力的宣傳,好象世界上就這些詞語,而這些詞語就是專為房地產而生,如果不是這樣也就不是地產廣告似的。有人說,房地產是一個扼殺廣告創意的行業,而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進地產廣告行業。可見這個行業的門檻之低。同時這個行業之間的競爭也是那么的不透明,許多的不規范造成整個行業的混亂和服務水準的低下。
其實,地產廣告也需要很多創意,只是人們被地產這個行業的現實上的游戲規則蒙蔽了,一個真正的以地產作為核心業務的廣告公司,是應該以廣告地產做為公司經營和服務理念的,這樣才能體現規模和標準。將專業廣告做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將地產做為自己的飯碗來源,專業加實力,必然將贏得市場,因為這首先在理念上就贏得了勝利。
廣告實習心得體會【3】
這已是我第二次進入英保良公司實習。在大一的一年,我在這里相繼完成了媒介管理課程研究性學習和對專業廣告人的采訪。斯人斯物,對我而言并不陌生。這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廣告公司,雖然時間并不長,但它的前身——英保良(北京)房地產銷售顧問有限公司已經在北京及華北地區打拼了十余年,在近百個知名房地產項目的銷售中屢立戰功,并且依靠“香港地產行銷模式”在媒體宣傳上做足了文章,穩扎穩打的個性促使這個新生的企業在成立之初就得到了良好的聲譽,也為它帶來了數不清的廣告代理合同。出色的公司業績和良好的文化氛圍讓我一次又一次地把這里作為我進入廣告業的前沿陣地,這也是我初入社會的開
端。
因為曾經有過在這里工作的經驗,英保良公司的閆總經理很爽快地答應了我再次實習的要求,并把我安排在他的助理辦公室,這樣我就成為一名“臨時的”總經理助理,這個位置可以說是公司核心的邊緣,主要工作就是協助閆經理為公司發展新客戶,維系老客戶,負責公司行政事務的上傳下達并親自督辦,對于一個不懂什么媒體技術的我來說,是一份再好不過的差事。起初的半個月,我基本上都在接聽電話和整理文字中度過的,每天至少要打十幾個電話給我們的潛在客戶和服務商,包括房地產開發商、房地產中介、各大媒體和創意機構等等,每通電話少則十分鐘,多則半小時,這讓我既興奮又緊張,突然接觸到了這么多大企業,沒有一點語言訓練基礎的話是很困難的,如果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對方就沒有興趣再聽下去,長時間沒有重點地講話會讓對方產生逆反,話都不愿意和你講了,怎么跟你合作?!經過兩三天的熟悉,我感覺話越說越順了,思路越來越清晰了,和客戶談話的氣氛也輕松了許多,逐漸地我認識到,廣告這個行業,和人打交道是第一位的,沒有良好的人際傳播,也就不能產生令人興奮地大眾傳播。這以后的一次會上,閆經理特別強調,廣告是生意,是買賣,和傳統的生產一樣,但現在,廣告時段和廣告的制作是你的產品,要把你的產品推銷出去就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要說服你的客戶,這就是公關。
廣告就是產品,要把它推銷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