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快來參考日記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豆觀察日記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黃豆觀察日記 篇1
9月17日 星期六 小雨
今天作文課上,李老師笑瞇瞇的對我們說:“為了豐富大家的課余生活,也為了培養大家的觀察能力, 讓大家寫好連續觀察日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泡豆芽。
首先,我們拿出自己帶的豆子觀察。我手中的豆子穿著黃色的衣服,圓圓的,小小的,摸起來很光滑。然后,我們把豆子放到盒子里,用水洗一洗,又給它澆了點水,最后,我們又給豆子蓋上了紗布,豆子蓋著溫暖的紗布被子,似乎在睡覺,望著豆子,我心里不停地念叨:豆子啊豆子,你快發芽吧!
黃豆觀察日記 篇2
那天上完語文課,老師要求我們回家種一種植物,觀察它的生長過程。一回家我就找外婆要了幾粒黃豆,小心翼翼地把豆子埋到土里,外婆告訴我,種黃豆要足夠的水。我把黃豆種下以后就開始給黃豆澆水。幾天過去了,沒發現什么變化。
一個星期以后,我發現種黃豆的地方,土比別處的高出一些,輕輕扒開土一看,原來是黃豆長出了淡黃色的小芽,出土沒幾天,小芽又變成黃色的了。又過了兩天,淡黃色的小?里長出了幾片葉子,嫩嫩的,黃黃的,非常惹人喜愛,我天天都要去看它。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芽漸漸長高了,我拿來幾根棍子插在土里,黃豆的藤就繞著木棍向上爬,沒過多久,居然爬到了棍子的頂部。
半個月后,藤上長出了豆莢,豆莢上有一層細細的毛,摸起來軟軟的,很有意思。豆莢也由開始的淺黃色漸漸變深去。外婆告訴我,這就是我最愛吃的毛豆,我看著它一點點長大,心里充滿了喜悅。等到豆莢變黃以后,就可以把豆子摘下來了。我把豆莢從藤上摘了下來,嘿,收獲還真不小。一個豆莢里至少有兩顆黃豆,我總共收獲了10來個豆莢,竟然有20多粒黃豆呢!
通過這次種豆子,我懂得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收獲。
黃豆觀察日記 篇3
暑假里科學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讓我們做一個科學試驗。而我準備種植黃豆芽,通過觀察黃豆芽發芽的過程把它記錄下來。
下面是觀察日記:
7月1日晚上,抓一把黃豆,放在塑料盒子里用水浸泡。(如下圖)
7月2日上午,經過了一夜的浸泡,黃豆發漲了,顯得大了好多(媽媽后來又加了一些黃豆,這樣便于觀察)。浸泡黃豆的水顯得有些渾濁,水面上浮著一些細小的泡泡。我們將水倒掉,并在塑料盒子里鋪上一塊濕布。(如下圖)
7月3日每二小時澆一次水,第二天黃豆脫殼,我在澆水時看見種皮裂開來了,看到一個白色的豆瓣(如下圖)
7月4日,黃豆開始發芽了(如下圖),可以聞到沒有發芽的黃豆發出了像腐乳一樣的臭味。剛發出的芽叫做“胚根”,胚根末端尖尖的部分叫做下胚軸(爺爺說的`,我可不懂這些)。胚根向下生長,好像在吸收水分。(如下圖)
因為在做這個實驗前,爺爺告訴我黃豆芽的生長需要空氣,如果長期泡在水里接觸不到空氣會發臭,我們聞到的臭味,就是沒有發芽的黃豆腐爛所發出來的臭味。所以,我們將一些已經發芽的黃豆挑出來,繼續觀察和測量,。
剛才提到要在塑料盒子里鋪上一塊濕布,這是為什么呢?我們查閱了資料,才知道,因為天氣炎熱,濕布可以保持豆芽的水分不會蒸發得太快,這樣豆芽就不會渴死。為了讓豆芽表面保留一定的水分,爺爺還告訴我每天兩次給豆芽表面噴少量的水,濕布也要重新弄濕再鋪上去。后來證明這種方法可以讓豆芽長得飛快!
這時候測量了一下豆芽的長度,豆芽是彎曲的,大概是12mm。為了讓大家看得清楚一些,讓媽媽幫我拍一張近照,放個尺子在旁邊比較一下。
7月5日,已經可以看見很明顯的豆芽,長短不一,而且大部分是彎曲的,長得真難看!先來張豆芽的全家福:(如下圖)
我拿個尺子測量了一下,豆芽已經長到30mm了。媽媽又將一些“發育不良”的豆芽丟棄,只留下十幾個長勢良好的豆芽。
7月6日,黃豆芽已經有50mm長了:黃豆的外皮顏色變綠色的了。(如下圖)
7月7日。黃豆芽已經有100mm長了黃豆芽現,長成一株秧苗了,秧苗的根很長,秧苗綠油油的,很粗壯,黃豆芽變成”綠豆芽”了.(如下圖)
7月8日,可以清楚地看到豆芽旁邊還長出了一些小須須。爺爺把它叫做“小側根”。爺爺說長出了小側根代表豆芽已經成熟,可以食用啦!(
總結黃豆發芽生長所需要的條件:
1、黃豆發芽需要空氣,長期泡在水里的黃豆會腐爛發出臭味;
2、為了讓黃豆芽繼續生長下去,必須給它們一定的水分。比如媽媽每天上午會給黃豆芽噴一些水,然后,將蒙在金魚缸上的濕布重新弄濕(因為天氣炎熱,水分蒸發得很快)。
黃豆觀察日記 篇4
今天,老師布置了一項觀察作業:種黃豆。目的有兩個:一個是了解黃豆生長的過程;一個是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
我一回到家就拿起一個盤子,放滿了水,撒下一把干干的黃豆,有的黃豆浮在了水面上;有的黃豆沉入了水底,我心想:總有一天這些黃豆一定能夠長出黃黃的嫩芽來的。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跑到種了黃豆的盤子前一看,只見一個個黃豆身子比昨天胖了一倍,有的衣服都小得起皺了,像一張老奶奶的臉,還有的連衣服都撐破了,露出了雪白的大肚皮。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每一粒黃豆的中間有一根細小的“胡須”,多像一只只活潑可愛的小蝌蚪躺在盤子底下睡覺哇!
又過了幾天,這些小黃豆有了細得像鉛子筆蕊一樣的莖;也有了黃得發亮的葉子,還有枝狀的根。黃豆的莖比什么東西都要脆弱,用手輕輕地一掐,那軟弱無比的莖便斷了,而且還要流血出來呢!它的葉最引人注目,兩片大黃葉之間夾著幾片小嫩葉,大葉子是子葉,當嫩芽還沒有根的時候,就靠它來吸收陽光和養分,根長出來了以后,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它就自然脫落了;根是黃豆生存的基本,如果沒有根黃豆就不能茁壯生長。
半個月后,黃豆終于長成豆芽了,盤子里仿佛就是個“豆芽林”,雖然沒有松樹林茂密,也沒有柏樹林蒼翠,但它是我自己種的。一陣風拂過,小豆芽們跳起優美的舞蹈,好看得很。
【黃豆觀察日記】相關文章:
觀察黃豆觀察日記04-30
觀察日記黃豆05-28
黃豆的觀察日記07-21
黃豆觀察日記05-17
觀察黃豆日記06-10
黃豆的觀察日記精選06-28
黃豆觀察日記精選06-22
觀察黃豆的日記06-17
黃豆的觀察日記06-21
觀察黃豆日記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