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學習生活又即將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學習,收獲的不僅歲月,還有成長,需要回過頭來對這段實習經歷認真地分析總結了。你想好怎么寫學習總結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庭教育學習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庭教育學習總結1
我是一個媽媽,從來不敢說自己是
工作的這些年,一直也被大家稱為“老師”,但其實,我心里一直都是有些惶恐的。因為老師這個稱呼在我心里是崇高而偉大的。從小的時候,我對老師的印象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而且我也沒有教師資格證,所以每次被稱呼老師,我心里著實有點兒不踏實。但也只能這樣安慰自己:雖然沒有那個證兒,但我會努力去做老師真正該做的事兒:傳道、授業、解惑。
現在家庭教育領域似乎達成的一個共識就是,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孩子有問題是因為家長不會教,教錯了!有家長去咨詢,一些老師就會說家長這里做的不對,那里做的不好。最根本的,是連愛孩子都不會愛!然后呢,家長聽了以后,幡然悔悟,后悔不該像以前那樣對孩子,腸子都悔青了。再碰到孩子出現問題,有控制力的家長會先繃住,腦子里飛快地在想
我說這一點,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想,縱然孩子的問題是由于父母不恰當的教養方式造成的,但這些父母也不是成心有意那么做的,哪個父母不希望把孩子教育好呢?他們不懂,不會教育孩子是他們的錯嗎?因為在他們小時候,他們的父母就是用同樣的方式教育他們啊。有的人該說了,這意思就該是祖父母一代的責任嘍?這么一代一代責任追究下去沒有任何意義,我主要的意思是想說既然家長的自我提升和成長才是孩子能否幸福的關鍵,那么如何才能喚醒家長們的意識,鼓勵家長們自主自發地去尋求自我提升之道是不是也是廣大家庭教育工作者們該思考的課題?
我有個小侄女兒,今年八歲,在農村老家上小學二年級,從小跟我關系非常好,天天盼著我能回老家,回去了就不想讓我走,有時候晚上做夢都會喊姑姑。她爸媽,也就是我弟弟和弟媳婦兒經常會說她這不行那不好的,有時候急了甚至會踹兩腳。后來有一次,我跟她說,要不你跟我去北京吧。到北京的話,無論生活條件和學校教育等各方面肯定比老家好很多,但她的回答是不。放假的時候愿意來玩兒,但一直讓她在北京生活她不干。我還看到過一個患有嚴重
在我孩子兩歲多的一段時間里,我經常是到晚上九十點鐘才回到家,很累,就由奶奶每天幫他洗澡。有一次,我回去了正要抱他的時候,他問我:“媽媽,你為什么不給我洗澡?為什么?”我當時一下子呆住了,被問得啞口無言。我知道這話也許是他爸爸教他說的。我不幫他洗澡可以找理由說是因為工作很累。但是,累是理由嗎?工作是理由嗎?孩子是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我對于未成年的他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究竟孩子重要還是工作重要?工作可以換,可以晚幾年去做。那孩子的成長呢?他兩歲當中的這一天過去了就是過去了,不可能停在那里等著我,也永遠不可能再有機會重新來過。我們身為父母,何其有幸能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怎能不去珍惜?過了一會兒,我抱著孩子真誠地說:“對不起,媽媽錯了,以后媽媽來幫你洗澡。你原諒媽媽嗎?”,他的小胳膊立馬圍住我的脖子說“原諒!焙⒆訉ι頌楦改傅奈覀兤鋵嵰蟛]有那么高,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對孩子要求那么多呢?想想,我們自己也曾經都是孩子,孩子的心,我們難道不懂嗎?又有什么東西比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更重要呢?這難道不是孩子出生那一刻所有父母的心愿嗎?怎么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標準和要求就變了呢?
好了,剛才似乎有點兒太過煽情了。我想表達的另外一點是在很多家長意識到孩子的問題更多的是父母教養方式的問題,父母自我的成長提升更重要之后,千萬不要陷入另外一個極端,就是過于自責,后悔當初。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后悔有用嗎?能重新來過嗎?以后怎么做才是正經事。同時,也不要對自己有太多的苛求,突然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都不懂,壓力巨大,甚至感覺不配當爸爸媽媽,耽誤了孩子的美好前程。認知主義心理學派代表人物皮亞杰認為兒童智力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兒童自身和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也提出過兒童自出生即具備了“
盡管我們認同父母對于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但也絕不是決定性的。社會環境如此復雜,變量太多了,孩子完全有可能依靠自己或他人的力量去突破、去成長。不然,社會怎么會發展,科技人文怎么進步呢?所以,愛孩子的父母們,無需焦慮,釋放壓力,積極努力做好自己就夠了。不然,孩子們何其敏感聰慧,您的焦慮會傳遞給孩子的,而緊張的情緒會抑制孩子潛能的發揮。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父母也是人,更是這個社會的主體,除了在家庭中教養孩子之外,我們也應該有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發展需求,也應該努力去實現自己作為一個社會人的.價值。所以,我認為家庭教育是父母與子女的共成長,同進步,F在社會上對家庭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國家層面教育部也發了文件,
家庭教育學習總結2
基于這種認識,局
于是,我們相互鼓勵,加強學習,一邊讓自己羽翼豐滿一邊嘗試性地開展工作。
一年以來,家教指導中心先后到學校和社區開展了近50場公益講座,8期沙龍活動,解答家長電話、
一、走進學校,強化家教意識
本年度,家教指導中心走進學校,利用開學、期中、期末等時機,開展專題講座10余場,內容涉及“和孩子一起成長”、“讓家庭成為書香門第”、“好家教成就好人生”等。這些講座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家長一致反映提升了對家庭教育的認識,對孩子的教育起到了指導作用。
二、專題講座,提升家教水平
在各種活動中,家教指導中心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先后請北斗耕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編輯敖德、邀請知名
三、沙龍活動,發覺自我力量
家教指導中心不僅面對家長、社區,也關注局內人員的身心發展。先后以講座、繪畫體驗、現場答疑等形式舉辦八期沙龍活動。這些活動,讓大家身心沉靜,照亮了在紛繁忙亂的家教路途中前進的方向。
四、深入社區,普及家教知識
眾所周知,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年輕的父母們變得越來越忙,沒有時間帶孩子,隔代教育中存在許多的弊端,以指導中心的賈慧娟、余穎老師為主,先后15次給社區的老人們上隔代教育課,并現場為社區成員解答教育孩子中的問題。
五、利用
為宣傳教育理念,擴大對家長的影響面、服務面,家教指導中心充分利用QQ群、手機微信、公開電話熱線等各種載體。對家長們在家庭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予以悉心的解答、指導。特別是“智慧愛”家教深受家長喜愛,目前,梳理出來的有效咨詢記錄有3萬多字。
六、加強協作,擴大家教影響
由于關工委的工作中也涉及家長學校、家庭教育,我們積極發揮團結協作的
總之,為了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過上一個幸福完整的學習生活,享受學習的樂趣,我們科室積極向家長傳授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提高家教質量。為營造和諧、高效、優質的教育體系,形成我區可持續發展的育人環境,為讓每一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在新的一年將繼續開拓思路,加大強度,加快步伐,在家庭教育的路上,努力、再努力……
家庭教育學習總結3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幾天就要過去了,學了《家庭教育高級講師》課程之后,感覺收獲滿滿?偨Y為:3收
一收:理論深入淺出。
學了埃里克森的自我發展理論,郭老師總結多年的研究和實踐,把重要的前5個階段進行了歸納總結,加上老師提出的引導,用思維導圖提煉出時間、沖突、特征、方法、解決之道等等。系統的理論,加上心理營養的提出,關鍵期、多元智能理論,統一整體,全局把握,再從部分并關鍵點入手。聽了以后,感覺特別容易理解,不知不覺就記住了。加上聯系自己過去的經歷和小孩成長的實踐問題,以前疑惑和想不通的問題,學了以后,想通了很多。
二收:技能實用,可落地。
學習了老師深入講的行為背后的心理目的和偏差行為,目的轉換,指明了既能使用的方向,加上經典的象征性積分法,改變身份法等,可以幫助自己提升了技能,也可以幫助父母們處理問題的方法。加上老師總結出優秀孩子的終極秘訣,讓家庭教育的理念,更加落地。
三收:學以致用。
學了東西之后,如果不用,或沒有聯系實際問題應用,相信過不了多久,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很快就會忘記。郭老師的課程中講了很多的現實中的例子,并精細的分析。讓自己感受到如果自己一拿到,就可以應用了一樣。通過和同學們一起探討和角色的扮演,加上同學們熱烈、無私的共享自己的個案經驗,豐富了經驗,又將學到的知識和理論,用到了實處。這種充實的感覺,讓人興奮,并更加努力地學習。
最后,收獲豐厚之時,也明白自己的的方向,堅信在家庭教育上走的更遠。感謝郭老師精心的授課,無私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