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冊語文試卷 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 單元練習 浙教版 試題下載
發布時間:2016-5-9編輯:互聯網
小學語文第十二冊期末試卷
一、 給各句中的“固”字選擇恰當的解釋。
A、結實,牢靠;B、堅定,不變動;C、本身,原來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 C )
2、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 A )
3、解放軍戰士固守陣地。 ( B )
七、把成語補充完整,再照樣子各寫一個。
1、( 默)(默)無聞 涓涓流水
2、千里 (迢 )(迢 ) 流水潺潺
八、在沒有語病的句子后打“√”。
1、小虎把故事講得那么引人注目,大家聽得津津有味。 ( √ )
2、落后就要挨打,我們對這個道理感受太深了。 ( )
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塑造了保爾一英雄事跡。 ( √ )
4、趙老師朗讀完課文后,同學們熱烈地鼓掌。 ( √ )
九、依次填入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 )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五千多年的華夏文明史,與黃河有著血肉相連的關系。黃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流出了_______ ,流出了_______。 ( D )
A.黃皮膚人的群落 燦若明珠的黃河古文化 漫無邊際的黃土地
B.燦若明珠的黃河古文化 漫無邊際的黃土地 黃皮膚人的群落
C.漫無邊際的黃土地 燦若明珠的黃河古文化 黃皮膚人的群落
D.漫無邊際的黃土地 黃皮膚人的群落 燦若明珠的黃河古文化
十、按課文內容填空。
1、 暖風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2、“ 吹面不寒楊柳風 ”,不錯的,像母親的手 撫摸 著你。風里帶來些
新翻的泥土的氣息 ,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 。
閱 讀
(一) 鳥的天堂(節選)
起初四周圍非常清靜。后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只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只,第三只。我們繼續拍掌。很快地這個樹林就變得很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1、這部分主要寫的是(A )
A、 第二天早晨,我們又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看到的情景。
B、 眾鳥紛飛的活動情景。
C、 “我們”不停地拍掌。
2、節選部分抓住“ 起初 ”這個詞,從 鳥叫 、 鳥飛 和
等方面進行了描寫。
(二)探 望
我們班里的男同學很封建,一向認為“男女有別”,老不愿意搭理我們女生,連那幾個男同學干部見了我們也常常避得老遠。我常想找個機會讓我們的思想來個徹底的轉變。
機會終于來了,有位“封建”的小隊長生病了。這回我可要去破破他的規矩。
那天下午,我收拾起書包、拔腿就向醫院跑去。可到病房前線我猶豫了,一個女同學去探望男同學,真有些不好意呀!但是“要下決心改變男同學的思想”這個念頭使我增添了力量,我邁上一大步,推開了房門。
他的神情真使我好笑:只見他抬起頭看見了我,嘴巴張得老大老大的,眼睛瞪得滾圓滾圓的。我笑著上前,說:“怎么?為歡迎我來嗎?”他半晌才醒悟過來,低著腦袋,像蚊子叫似的低聲說:“啊,歡迎歡迎,請坐請坐。”
我笑著問了他的病情,告訴他學校里的一些情況,談得還挺投機呢。最后對他說:“你一定感到奇怪,我怎么會來看你呢?我就是想破破你們不理女同學的規矩,今天我們的談話不是很好嗎?”
他摸了摸腦袋瓜,不好意思地笑了。
第二天,老師用激動的語氣向大家講述了這件事,末了說:“沈敏這件事做得真有意義,你們說對不對?”
同學們的眼光向我射來,這眼光不再包含著嘲笑、驚異,而是包含著贊賞和欽佩。
1、聯系上下文體會表現“封建”小隊長神情語句的含義。(選做一個小題)
(l)只見他抬頭看見了我,嘴巴張得老大老大的,眼睛瞪得滾圓滾圓的。
體現了“封建”小隊長十分驚訝的情景
(2)他半晌才醒悟過來,低著腦袋,像蚊子叫似的低聲說:“啊,歡迎歡迎,請坐請坐。”
表現小隊長第一次和女生談話很害羞
2、老師說“我”這件事做得有意義,是因為
“我”改變了幾個男生認為男女有別的思想
(三) 時光
誰也無法描繪出他的面目, 世界上處處能聽到他的腳步。
當旭日驅散夜的殘幕時,當夕陽被朦朧的地平線吞噬時,他不慌不忙地走著,光明和黑暗都無法改變他行進的節奏。
當蓓蕾在春風中粲然綻開溫潤的花瓣時,當嬰兒在產房里以響亮的哭聲向人世報到時,他悄無聲息地走著,歡笑不能挽留他的腳步。
當枯黃的樹葉在寒風中飄飄墜落時,當垂危的老人以留戀的目光掃視周圍的天地時,他還是沉著而又默然地走著,嘆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從你的手指縫里流過去。
從你的腳底下滑過去。
從你的視野里和你的思想里飛過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無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間創造著種種奇跡。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塵土,把幼苗雕成大樹,把荒漠變成城市和園林,當然,他也能使繁華之都變成荒涼的廢墟,使锃亮的金屬爬滿綠銹,失去光澤。老人額頭的皺紋是他刻出來的,少女臉上的紅暈也是他描繪出來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運動正是由他精心指揮著。
他按時撕下一張又一張月歷,把將來變成現在,把現在變成過去,把過去變成越來越遙遠的歷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屬于你的,他總是如數奉獻。
他公正。 你權重如山、腰纏萬貫, 一介布衣、兩袖清風,他都一視同仁。沒有人能將他占為己有,哪怕你一擲千金,他也決不會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長出綠蔭,結出沉甸甸的果實。
你漠視他,他就化成輕煙,消散得無影無蹤。
有時,短暫的一瞬會成為永恒,這是 他把腳印深深地留在人們的心里。
有時,漫長的歲月會成為一瞬,這是因為濃霧和風沙淹沒了他的腳印。
1、你認為下列哪一項作題目最恰當。
A、時光 B、時間 C、光陰 D、歲月
2、文中 處填關聯詞,依次正確的一組是:
A、而 盡管……盡管 便 因為;B、在 即使……即使 就 由于 (D )
C、但 不管……還是 便 因為;D、都 哪怕……或是 就 由于
3、從內容上看,這篇文章告訴人們的是( B )
A、 歲月無情,不要有非分之想。
B、光陰似箭,要珍惜時間,發奮努力。
C、時光易逝,不如及時行樂。
D、年華虛度,無可奈何。
(四)看不見的愛
夏季的一個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見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婦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的很粗糙的彈弓打一只立在地上、離他有七八米遠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時能把彈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遠,看他打那瓶子,因為我還沒有看見過打彈弓這么差的孩子。那位婦女坐在草地上,從一堆石子中撿起一顆,輕輕遞到孩子手中,安詳地微笑著。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過一顆。從那婦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親。
那孩子很認真,屏住氣,瞄很久,才打出一彈。但我站在旁邊都可以看出他這一彈一定打不中,可是他還在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對那母親說:
“讓我教他怎樣打好嗎?”
男孩停住了,但還是看著瓶子的方向。
他母親對我笑了一笑。“謝謝,不用!”她頓了一下,望著那孩子,輕輕地說,“他看不見。”
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說地說:“噢……對不起!但為什么?”
“別的孩子都這么玩兒。”
“呃……”我說,“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訴他,總會打中的。”母親平靜地說,“關鍵是他做了沒有。”
我沉默了。
過了很久,那男孩的頻率逐漸慢了下來,他已經累了。
他母親并沒有說什么,還是很安詳地撿著石子,微笑著,只是遞的節奏也慢了下來。
我慢慢地發現,這孩子打得很有規律,他打一彈,向一邊移一點兒,打一彈,再轉點兒,然后慢慢移回來。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風輕輕襲來,蛐蛐在草叢中輕唱起來,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條發出“噼啦”聲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聲仍在單調地重復著。對于那孩子來說,黑夜和白天并沒有什么區別。又過了很久,夜色籠罩下來,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輪廓了。
“看來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猶豫了一下,對他們說聲“再見”,便轉身走去。
走出不遠,身后傳來一聲清脆的瓶子的碎裂聲。
1、 對那個孩子來說,黑夜和白天沒有什么區別,可是作者為什么還要描寫黑夜來臨的情景呢?
答:這樣寫是為了突出孩子的可憐。
2、故事的結局出乎作者的意料,但是不是在情理之中呢?這件事給你什么啟發?
答:只要心存信念,什么事都能做到。
3、走出不遠,身后傳來一聲清脆的瓶子的碎裂聲(請接著往下寫,50字以內)。 我十分驚訝,回過頭去看著孩子,顯然,那孩子聽到自己打中了的聲音,十分高興,用雙手摸索著撲到媽媽的懷里。那位母親燦爛的笑著,嘴角和眼睛成一個好看的弧度,不同的是,眼角又滴地閃爍的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