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模擬測試題十六
一、積累與運用(25分)(1-8題,每題2分;第9題每空1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差使(chāi) 魅力(mèi) 內疚(jiū) 猝然長逝(cù)
B.絮語(xù) 釀蜜(niàng) 捍衛(hàn) 進退維谷(wéi)
C.憧憬(chōng) 翱翔(áo) 招徠(lái) 悄無聲息(qiāo)
D.薄暮(bó) 軒榭(xuān) 糾葛(gē) 煮豆燃萁(qí)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菜畦 古樸 凝重 不屑置辯
B.閃爍 緋紅 肅幕 無精打采
C.巍峨 雷霆 骨髓 見風使舵
D.狼藉 預兆 塵原 懨懨欲睡
3.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水滸傳》的故事流傳了幾百年,書中的許多段落已深入人心,婦孺皆知。
B.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之際,有識之土提醒人們要警惕新納粹勢力起死回生。
C.要在學術上推波助瀾,并不是拋棄國學,國學的精粹不但不能丟,有些還應深入研究。
D.扮演藺相如、伍子胥等人物的都是9至11歲的小演員,他們栩栩如生的演出展現了我國京劇藝術后繼有人的興旺景象。
4.下面語段橫線處應填入的恰當句子是( )
蒲公英當初是不大愿意被遷移的, 可是過了一個時期,又眼看著有了生氣,過了二年居然開出美麗的花來了。
A.它緊緊扒住了根旁的土地,因此好像受了很大的傷害,一定讓人以為它枯死,
B.因此好像受了很大的傷害,它緊緊扒住了根旁的土地,一定讓人以為它枯死,
C.因此好像受了很大的傷害,一定讓人以為它枯死,它緊緊扒住了根旁的土地,
D.它緊緊扒住了根旁的土地,一定讓人以為它枯死,因此好像受了很大的傷害,
5.對《飲酒》一詩賞析有誤的是:
飲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飲酒》是陶淵明在歸隱之初創作的組詩,大都表達醉中的樂趣和對人生的感慨。
B.這首詩歌頌田園生活的恬靜閑適,突出地表現詩人與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表現詩人在欣賞自然景物中所領會到的一種特有的生活情趣與美的享受。
C.詩開頭四句說的是:居住在喧囂的塵世,為什么生活是如此安靜、心靈是如此安寧呢?原來是由于自己保留著一顆遠離俗世的心。這幾句語言樸實,卻道出了他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諦。
D.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則形象地寫出了“心遠地自偏”的全部意境。其中的這個“見”字用得極好,它精確地表達出詩人在采菊之時,還不忘抬頭看一看南山,領略山的美景.。
6.下面對作家作品的評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狐貍與葡萄》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則。它諷刺的是由于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說時機未成熟的人。
B.“星期五”是《魯濱遜漂流記》中的人物。
C.《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所描述的事件發生于1915年直到30年代初那一段歷史時期。保爾柯察金是作者著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也是書中塑造得最為成功的共產主義戰士的形象,他是在老布爾什維克朱赫萊的影響下從自發走向自覺的。
D.《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南京城里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悲劇故事。
7.試用一句話說明京劇是怎樣形成的。(連標點在內不超過30個書寫格)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劇戲班相繼進入北京演出,它們吸收了漢調、秦腔、昆劇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使徽劇與這些劇種逐漸融合,演變成一種新的聲腔,更為悅耳動聽,稱為“京調”。清代末期民國初期,上海的戲院全都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戲稱為“京戲”。
8.仿照示例,運用古詩文名句,再寫一句話。
示例:結識古仁人,我贊賞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
仿寫:結識古仁人, __ ________。
9.按課文原文填空
(1)但愿人長久, 。
(2)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3)辛苦遭逢起一經, 。
(4) ,再而衰,三而竭。
(5)一曲新詞酒一杯, 。
(6)《論語》中論述個人修養的語句是 , ?
(7)《醉翁亭記》中描寫瑯玡山春夏兩季景色的文句是 ,
。
二、閱讀(45分)
(一)閱讀《愚公移山》選段,回答10-13題。(8分)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無以應。
10.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惠: 苦:
11.把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2分)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12.用科學的眼光看,愚公移走兩座大山是不必要的,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2分)
13.概括段意。(2分)
(二)閱讀《向沙漠進軍》選段,回答14-17題。(12分)
(1) ①抵御風沙襲擊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②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減小風的力量。③風遇到防護林,速度就減小70%-80%。④到距離防護林等于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風又恢復原來的速度。⑤所以防護林必須是并行排列的許多林帶,兩列之間的距離不要超過林木高度的20倍。⑥其次是培植草皮。⑦有了草皮覆蓋地面,即使有風,刮起的沙也不多,這就減少了沙粒的來源。
(2)抵御沙丘進攻的方法是植樹種草。我國沙荒地區,有一部分沙丘已經長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轉移陣地了:這種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護草皮和灌木,防止過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來。根據近年治沙的經驗,陜北榆林、內蒙古磴口、甘肅民勤地區的流動沙丘,表面干沙層的厚度一般不超過10厘米。10厘米以下,水分含量逐漸增大,到40厘米的深處,水分含量達到2%以上,這就是濕沙層了,濕沙層的水分足夠供應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所以在流動沙丘上植樹種草,是可以成活的。林木和草類成長以后,沙丘就可以固定下來了。
14.概括這兩段文字的大意(3分)
15.這兩段文字提出了哪些抵御方法?這些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4分)
16.培植防護林要注意什么?(2分)
17.細讀本文內容,概括說說在流動沙丘上植樹種草可以成活的原因以及這種做法對保護沙丘的作用。(3分)
(三)閱讀《母親的來信》,回答18-22題。(13分)
母親的來信
母親來信了。
在初來城里的日子里,文卡總是焦急地等待著母親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開,貪婪地讀著。半年以后,他已是沒精打采地拆信了;臉上露出譏誚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內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親每周都寄來一封信,開頭總是千篇一律:“我親愛的寶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這是媽媽在給你寫信,向你親切問好,帶給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訴你的是,感謝上帝,我活著,身體也好,這也是你的愿望。我還急于告訴你:我日子過得挺好……”
每封信的結尾也沒什么區別:“信快結束了,好兒子,我懇求你,我祈禱上帝,你別和壞人混在一起,別喝伏特加,要尊敬長者,好好保重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你是我惟一的親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寫到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兒子。吻你。你的媽媽。”
因此,文卡只讀信的中間一段。一邊讀一邊輕蔑地蹙起眉頭,對媽媽的生活興趣感到不可理解。盡寫些雞毛蒜皮,什么鄰居的羊鉆進了帕什卡沃羅佐恩的園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壞了;什么瓦莉卡烏捷舍娃沒有嫁給斯杰潘羅什金,而嫁給了科利卡扎米亞金;什么商店里終于運來了緊俏的小頭巾--這種頭巾在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過的信扔進床頭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凈,直到收到下一封母親淚痕斑斑的來信,其中照例是懇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寫封回信。
……文卡把剛收到的信塞進衣兜,穿過下班后變得喧鬧的宿舍走廊,走進自己的房間。
今天發了工資。小伙子們準備上街:忙著熨襯衫、長褲,打聽誰要到哪兒去,跟誰有約會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脫下衣服,洗了澡,換了衣。等同房間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鎖上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