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模擬測試題六
一、積累與運用(25分)(1-8題,每題2分;第9題每空1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交卸(xiè) 白皙(xī) 晦澀(huì) 忠貞不渝(yú)
B.和藹(ǎi) 心扉(fēi) 霧靄(ǎi) 誨人不倦(huǐ)
C.寵愛(chǒng) 氈子(zhān) 腌漬(yān) 稍縱即逝(jì)
D.折服(zhé) 腆著(diǎn) 棧橋(zhàn) 迷惑不解(huò)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玄虛 翌日 糾葛 談笑風生
B.清澈 汲取 恍惚 仙露瓊漿
C.錘練 招徠 漂礫 熠熠奪目
D.殺戮 莖攣 衰竭 撲朔迷離
3.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這些人對個人利益斤斤計較,而對廣大群眾的疾苦卻漫不經心。
B.假使我們不修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這樣嚴重的水旱災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議的。
C.作為課題負責人,他責無旁貸地走上了主席臺。
D.這本拼湊起來的“名家小說”集中幾乎無精彩之作,只有一兩篇還算差強人意。
4.下面語段橫線處應填入的恰當句子是( )
我曾經乘船路過三峽,也游過三峽,相當程度來講,是奔著唐詩的意境而去的。唐詩意境的精華在哪兒? 想想看,那時候沒有機器船,只有根根悠悠纖繩拉著的舟,江水伴著纖夫號子,時而間幾聲猿啼,有如閃電劃破山谷,驚心動魄,余音繚繞,那才是峽谷中強勁的音符!李白歌:“兩岸猿聲啼不住”,杜甫吟,“風急天高猿嘯哀”,高適唱,“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在他們的詩里,三峽景物中,猿啼是最難忘的。
A.詩人筆下的“猿啼、淚盡、腸斷”令人心傷。
B.唐詩中使人向往的猿啼之聲。
C.我以為就是那可見可聞的猿影、啼聲。
D.請領略唐代詩人孤寂傷感的情懷。
5.對唐詩《漢江臨眺》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漢江臨眺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A.結尾詩人自喻,表達了詩人對漢江風景的贊美之情。
B.開頭第一、二句總寫漢江形勢。漢江處于古代楚國境內,既與三湘之水匯合,又與來自荊門的眾多河流連接,所以水勢浩瀚。
C.“山色有無中”是山的虛景,這是由于漢江水氣的遮擋的結果而造成的。
D.在詩中,王維把畫家的觀察、詩人的思考、繪畫的技巧、詩歌的手法極自然地結合起來了。他巧妙地描繪了同時并列于空間的景物,生動地表現出自然界持續性的運動、變化。
6. 有人說古典小說《紅樓夢》是為“怡紅公子”作傳!扳t公子”指的是( )
A.曹雪芹 B.賈璉 C.薛蟠 D.賈寶玉
7.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回答問題。
有一回,馬克吐溫向領倨借閱一本書,鄰居說:“可以,可以。但我定了一條規則:從我的圖書室借去的圖書必須當場閱讀!币恍瞧诤,這位鄰居向馬克吐溫借用割草機,馬克吐溫笑著說:“當然可以,毫無問題。不過我定了一條規則:從我家里借去的割草機只能在我的草地上使用!
馬克吐溫的言外之意: 。
8.為下面的報道擬一條標題(不超過12字)
近日,新會市博物館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這是畫在一幅木制門板上的油畫,畫的是兩個與真人一般大小、身著漢武腰飾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認為,這幅“木美人”是我國最早的油畫作品。其藝術性不遜于意大利油畫家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據傳,這幅“木美人”門板,是明朝是一位新會籍人士從福建帶回來的。木門所屬的屋子因為失火而燒毀。畫西洋人的門板是屋子里唯一沒有被燒毀的東西,踞今至少有5000多年的歷史。
這幅畫究竟是何人何時所作?為何畫中女子身著漢人服裝,面部卻有明顯的西洋人特征?這些問題至今還不清楚。
9.按課文原文填空
(1) ,在水一方。
(2)芳草鮮美, 。
(3) ,淺草才能沒馬蹄。
(4)日暮鄉關何處是? 。
(5) ,天涯若比鄰。
(6)《論語》中表達要善于向周圍有長處的人學習的名句是: ,
。
(7)生活中總會遇到困難和坎坷,但只要你不氣餒,不懈地走下去,一定會達到一個美好的境界,這正如陸游在婦游山西村》中所說: ,
。
二、閱讀(45分)
(一)閱讀《岳陽樓記》選段,回答10-13題。(8分)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行;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0.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2分)
景: 集:
11.把下面句子譯成現代漢語。(2分)
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12.概括選文第三段內容。(2分)
13.請寫出選文末段運用兩個設問句的作用。(2分)
(二)閱讀《大自然的語言》選段,回答14-17題。(10分)
立春過后,大地漸漸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谷鳥也來了。于是傳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的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系,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谷子。布谷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14.概括選文第一段的說明內容。(3分)
15.選文第一段是按照什么順序進行說明的?(2分)
16.選文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7.請從選文第二段中找到有關說明“花香”和“鳥語”的句子。(2分)
(三)閱讀《珍貴的一張紙》,回答18-22題。(14分)
珍貴的一張紙
我在明尼蘇達圣瑪麗學校教三年級。在我眼里,全班三十四個學生無一不可愛。馬克艾克路得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外表干凈整潔.和那與生俱來的樂天本質,使得他那經常性的搗蛋也變得可愛起來。
馬克常喋喋不休地講個不停。我一再地提醒他,未經許可的交談是不允許的。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每次我糾正他時那誠懇的回答:“老師,謝謝你糾正我。”剛開始我還真不知該如何反應,但后來我逐漸習慣一天要聽好幾次。
有天早上,馬克又故態復萌,我已漸失耐心。我犯了個新手常犯的錯誤。我注視著馬克說道:“如果你再說一個字,我就把你的嘴巴封起來!
不到十秒鐘,查克突然說:“馬克又在說話了!”其實我并未交代任何一個學生幫我盯著馬克,但既然我已事先在全班面前宜布這項懲罰,那么我就必須執行。
我清楚記得那一幕,仿佛今晨才剛發生。我走向桌子,非常慎重地打開抽屜,取出一卷膠帶。不發一言,我走向馬克的座位,撕下兩片膠帶,在他嘴上粘了一個大×。然后走回講桌。
我忍不住偷看馬克的反應,他竟然向我眨眼睛!我不禁笑了出來!當我走回馬克的座位撕去膠帶,無奈地聳聳肩時,全班歡聲雷動。被撕去膠帶后,他的第一句話竟是:“老師,謝謝你糾正我。”
那個學年結束后,學校要我教中學數學。時光飛逝,馬克又出現在我的班上。他比以前更英俊,而且像以往一樣彬彬有禮。由于九年級的“新數學”并不容易,他必須專心聽講,所以不像以前那么多話。
禮拜五好像什么事都不太對勁。事實上,我們整個星期以來一直在為一個新的數學概念“奮戰”,而且我察覺到學生自身的挫折感愈來愈深,彼此間顯得有些對立。我必須在爭執加深前加以阻止。所以我要他們在兩張紙上列出班上其他同學的名字,每個名字間留點空隙。然后我要他們把每位同學最好的地方寫下來。
這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