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測試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
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共42分)
一、(每小題3分,共18分)
1. 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讀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曲折(qǔ) 顫抖(chàn) 裊娜(nuó) 點綴(zhuì)
B.嘶叫(sī) 椽子(chuán ) 參差 (cī) 頹廢(tui)
C.蓊郁(wěng) 踱步(duó) 脈脈(mò) 鱸魚(lú)
D.陸蠡(lǐ) 蕈菌(xùn) 公寓 (yù) 淅瀝(lì)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幽癖 點綴 宛然 蓊蓊郁郁
B 混沌 落莫 蕭索 疏疏落落
C 孔隙 瞥見 淅瀝 急不睱擇
D 睫毛 汆水 港埠 漫不經心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 是滿月,天上 有一層淡淡的云, 不能朗照。
②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 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 中國的詩文里,頌贊秋的文字特別多。
③門雖是常開著, 沒人來打攪我, 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
A 雖然……卻……所以 尤其……所以 可……因為
B 因為……又……所以 尤其……而且 但……所以
C 由于……卻……所以 不單……所以 可……因為
D 不但……還……因而 尤其……而且 卻……所以
4.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2005年高考全國卷Ⅱ試題)( )
A.我們真誠地希望常昊奪取世界冠軍之后再接再厲,不斷帶給人們驚喜。
B.我國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神舟”六號飛行的各項準備工作。
C.市中心許多商業廣告牌被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日的宣傳畫取而代之。
D.近十多年來,我國的城市“夜景觀”建設琳瑯滿目,發展十分迅速。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是( )
A.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在家里的家蟲。
B.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 ,從高出叢生的灌木里,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
C.九月或十月,瓦爾登湖在這樣的一天里是森林的一面十全十美的明鏡。
D.我天天望著窗口常春藤的生長?此鯓邮骈_折疊著的嫩葉,漸漸變老,漸漸變青。
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但我以為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
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C.我計算著我的歸期,計算這綠囚出牢的日子。
D.在這樣透明的、似乎無底的、反映了云彩的水中,我好像坐了氫氣球而飄浮在空中。
二、(每小題3分,共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題
在我國960萬平方千米土地上,山地占2/3,大致可分為三級臺階。第一級臺階是世界第一大高原--青藏高原。第二級臺階從黑龍江最北端開始,一直到云貴高原南部,平均海拔近2000米,包括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秦嶺、大巴山和云貴高原。自第二級臺階以東至東南沿海為華東平原,即第三級臺階。上一級臺階都是下一級臺階的支撐或庇護傘。青藏高原是我國整個生態的屏障,它把寒冷空氣擋在這座大墻之外,使它的東面和南面即第二級臺階形成了優良的生態條件,溫暖濕潤,物種豐富。而第三級臺階屬平原生態系統,現代城市生活基本上都集中在這里,第二級臺階豐富的物種資源為下一級臺階的平原生態系統提供了生存的物資。三級臺階囊括了地球大多數生態類型,將地球自赤道至極地之間的多數陸地動植物承載其中,為人類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物種資源。
三級臺階中最關鍵的是青藏高原,它也是亞洲生態系統的支柱,高原上的山脈就像一條條大水壩,壩頂部幾乎都是冰川,既圍出大面積濕地、河流與湖泊,又有冰雪融水源源不斷地補給濕地,形成一個涵養水源的生態系統。水是生命之源,正是這個“大水塔”維持了中國乃至東南亞的整個生物世界的新陳代謝。但目前的情況卻不容樂觀,由于全球氣候變暖,連年干旱,青藏高原上的許多湖泊濕地漸漸干涸。青海湖是中國第一大咸水湖,現在每年退水13厘米,干涸的過程中,礦物質析出,若干年之后,過高的礦化度會殺死湖內所有生物。近些年來過度放牧也導致了草場退化,進一步破壞了涵養水源的生態條件。一旦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草甸消失殆盡,整個高寒草甸將會被荒漠和沙漠所取代。青藏高原是地質災害多發地,它就像一堆5-8千米厚的碎石鑲在旋轉的地球表面,頂端的線速度比平地快很多,所以它的板塊碰撞和地質災害表現得更加突出。地震、塌方、雪崩、泥石流等比平原劇烈得多,常有半面山坡傾倒而下,山坡上的樹木成片成片地隨之被連根拔起。20世紀80年代西藏通麥一次大塌方造成87輛汽車和5輛裝載機被埋,我們經過塌方區時也很緊張。由于氣候變遷和人類無序開發,青藏高原植覆蓋率大大降低,風沙危害逐年增大。在109國道,沙子被吹到道路當中,堆積起來,經常能看到推土機在這里清沙。將來青藏鐵路很可能也遇到這種情況,維護起來相當困難。全球變暖,雪線退縮,使許多5000多米的雪山巖石裸露。冰融水量減少,許多濕地與河流干涸,缺水的居民只能搬家。
云南省號稱“植物王國”,但看到的綠色與之并不相符。云南省只有西南部的森林長勢良好,而中東部大部分植被很稀疏,干熱河谷和干荒地區生態更加脆弱,水土流失相當嚴重,在喀斯特地形區的土層很薄,很容易被侵蝕。著名的云南石林,看上去雖然壯觀,但從生態的角度去看,不過是一片石漠,在云貴許多地點,正在形成大量新石漠區。紅色土壤流失后,裸露出灰色的石灰巖,就像動物被剔去了皮肉,剩下肉架一樣,比沙漠更難治理。在云南宏德地區的熱帶雨林,人們砍掉它改種農作物,這樣做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熱帶雨林是地球最重要而且無法替代的生態系統,農作物能夠帶來的經濟效益與之比不可同日而語。這里的濕地、湖泊也在退縮或消失,以前碧波蕩漾的納帕,F在已消失不見。經詢問才知道,是無序開發把地下水系破壞了,就像在我們的盆底鉆一個孔,高原湖盆的水全部漏掉了。
7.根據文意,下列認為“三級臺階中最關鍵的是青藏高原”的理由,錯誤的一項是( )
A.青藏高原是內蒙古高原至云貴高原和華東平原的支撐或庇護傘。
B.青藏高原是我國整個生態的屏障,能為形成溫暖濕潤、物種豐富的生態環境提供條件。
C.青藏高原的生態類型豐富,為人類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絕大多數的物種資源。
D.青藏高原上的山脈形成的生態系統維持了二、三級臺階生物世界的新陳代謝。
8.根據文意,不屬于“目前情況不容樂觀”的一項是( )
A.青藏高原上的許多湖泊濕地漸漸干涸,整個高寒草甸被荒漠和沙漠所取代。
B.氣候變遷和無序開發使青藏高原植被覆蓋率大大降低,風沙危害逐年增大。
C.云貴地區許多地點,生態脆弱,水土流失相當嚴重,正在形成大量新石漠區。
D.無序開發使熱帶雨林減少,地下水系被破壞,濕地、湖泊也在退縮或消失。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中國整個生態格局可分為三級臺階,三級臺階之間相互依存。
B.過度放牧、無序開發等人為因素破壞了生態條件,進一步引發了生態危機。
C.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使得青藏高原板塊碰撞和地質災害表現得更加突出。
D.形成大量新石漠區和熱帶雨林遭到破壞,都反映出我國生態現狀十分嚴峻。
10.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錯誤的一項是( )
A.維護和優化青藏高原涵養水源的生態系統,對我國整個生態系統極為重要。
B.如果雪線繼續退縮,將導致湖泊、濕地干涸,有可能使水中生物遭受滅頂之災。
C.推行節約用水的有效措施,可維護地下水系,支撐青藏、云貴高原的生態系統。
D.保護熱帶雨林,適度開發生態旅游,既有經濟效益,又很好地維護了生態系統。
三、(每小題3分,共12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題。
李疑以尚義名于時,獨好周人急。金華范景淳吏吏部,得疾,無他子弟。人紿之,弗舍。杖踵疑門,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聞君義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許諾,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爐灶,使寢其中。征醫視脈,躬為煮糜煉藥。旦暮置①其手,問所苦,如待親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穢不可近。疑日為刮摩浣滌,不少見顏面。景游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復生,無以報厚德,囊有黃白金四十余兩,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難相恤,人理宜爾,何以報為?”景淳曰:“君脫不取,我死,恐為他人得,何益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攜而歸。面發囊,籍其數而封識字。數日淳竟死,疑出私財買棺,殯于城南聚寶山。舉所封囊,寄其里人家。書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還之。二子以米饋,卻弗受,反贐以貨,遣歸。人用事多疑,名士大夫咸喜與疑交。
宋學士曰:“吾與疑往來,識其為人。疑姁姁愿士②,非有奇偉壯烈之姿也。而其所為事,乃有古義勇風。是豈可以貌決人材智哉?”語曰:“舉世混濁,清士乃見。吾傷流俗之嗜利也,傳其事以勸焉! (節選自《宋學士文集》)
[注]①置:同“執著”,拉著。 ②姁姁(xǔxǔ):安樂、溫和的樣子。愿:老實。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我不幸被疾矣 被疾:被疾病折磨 B.籍其數而封識之 籍:登記
C.不少見顏面 顏面:指“臉” D.數日景淳竟死 竟死:竟然死去
12.下列各句中“為”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躬為煮糜煉藥 ②疑日為刮摩浣滌 ③恐為他人得 ④識其為人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