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三第一次統一考試語文試卷
第Ⅰ卷 (選擇題 共30分)
一、(18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粗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啜(chuò)泣 懾(shè)服 恬(tián)淡 無聲無臭(xiù)
B.供(gōng)應 瞥(piē)見 蓓蕾(léi) 游目騁(chěng)懷
C.杳(yǎo)然 砧(zhēn)板 笑靨(yè) 倜儻(dǎng)風流
D.吮(shǔn)吸 畏葸(sī) 哺(bǔ)育 戎馬倥傯(zǒng)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隕石 恣意胡為 卑恭屈膝 湮沒不聞
B.屏棄 委靡不振 巍然屹立 清徹見底
C.攻訐 憚精竭慮 聲聞遐邇 風雨如晦
D.剽悍 擢發難數 動輒得咎 自顧不暇
3.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①在歐元區十二國中,作為龍頭老大的德國經濟的低迷,很可能_______其他國家。
②新任市長每天都會接到大量的群眾來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_______作出答復。
③嚴格地講,語言和文化的關系,不是一般的并列關系,______部分和整體的對峙關系,_____說是點面對峙的關系。
A.波及 擇要 而是/或者
B.涉及 擇要 就是/或許
C.涉及 摘要 而是/或者
D.波及 摘要 就是/或許
4.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A.這明明是一條商業步行街,但是竟然還有許多機動車往來穿梭,令行人或如白駒過隙,或如懸崖卻步。
B.那殺人犯雖然自首了,但是這一舉動對他犯下的罪行仍然是無濟于事的,他仍然要面臨法律的審判。
C.這篇小說題材新鮮、構思新巧,的確給我們許多啟發,但未必就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復推敲的微言大義。
D.雖然積雪還沒融盡,然而輕風已經沒了冬日的凌厲,田野間每個人都如沐春風,心情也隨之豁然開朗。
5.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句是
A.要不要打擊恐怖主義?打擊恐怖主義,允不允許同時侵犯他國主權?對這兩個問題,我國政府都明確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B.一部全國性的《職業病防治法》將提交中國最高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審議,有望使勞動者保護自身健康提供更有力的武器。
C.中國將以兩萬多個小城鎮為重點推行戶籍改革,在這些小城鎮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來人口均可辦理該地城鎮戶口。
D.廣東將用三年的時間,重點培育30家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形成以珠江三角洲為重點,向東西兩翼和山區輻射的格局。
6.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橫線上,最恰當的一組是
哦,大海!你多么廣闊。稱雄陸地的喜馬拉雅山,不是在你的懷中長大的嗎?它是你的第幾個兒子?________發出動人心魄的聲響。
①你創造了多少奇跡,蘊藏了多少力量,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
②你蘊藏了多少力量,創造了多少奇跡,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
③在無邊的大海面前,自然和人交融,使人萬念俱寂,精神解脫,得到凈化和升華。
④在無邊的大海面前,人和自然交融,萬念俱寂,精神解脫,得到凈化和升華。
⑤這里,聽不到戰馬的嘶鳴,更沒有勇土的榮耀,只有藍色的海水拍打巖石,激起叢叢白色的浪花,
⑥這里,聽不到戰馬的嘶鳴,更沒有勇士的榮耀,只有藍色的海水激起的叢叢白色的浪花,拍打著巖石,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二、(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題。
王導,字茂弘,光祿大夫覽之孫也。父裁,鎮軍司馬。導少有風鑒,識量清遠:年十四,陳留高士張公見而奇之,謂其從兄敦曰:“此兒容貌志氣,將相之器也。”初襲祖爵。司空劉寔尋引為東閣祭酒,遷秘書郎、太子舍人,尚書郎,并不行。后參東海王越軍事。時元帝為瑯琊王,與導素相親善。導知天下已亂,遂傾心推奉,潛有興復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執。帝之在洛陽也,導每勸令之國。會帝出鎮下邳,請導為安東司馬。軍謀密策,知無不為。及徙鎮建康,吳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導患之。會敦來朝,導謂之曰:“瑯邪王仁德雖厚,而名論猶輕。兄威風已振,宜有以匡濟者。”會三月上巳,帝親觀禊,乘肩輿,具威儀。敦、導及諸名勝皆騎從。吳人紀瞻、顧榮,皆江南之望,竊覘之,見其如此,咸驚懼,乃相率拜于道左。導因講計曰:“古之王者,莫不賓禮故老,存問風俗,虛已傾心,以招俊義。況天下喪亂,九州分裂,大業草創,急于得人者乎!顧榮、賀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結人心。二子既至,則無不來矣。”帝乃使導躬造循、榮,二人皆應命而至。由是吳會風靡,百姓歸心焉。自此之后,漸相崇奉,君臣之禮始定。
(《晉書王導傳》卷六五)
[注]①晉元帝:司馬睿.公元317年他得到晉憫帝被俘的消息后,先自稱晉王,第二年改稱皇帝。東晉王朝從此建立。選文記載他稱帝前初到江東的情況。②吳會:地名。
7.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潛有興復之志 潛:暗地里
B.帝亦雅相器重 雅:很
C.宜有以匡濟者 匡:輔助
D.皆江南之望 望:聲望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9.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A.軍謀密策,(帝)知無不為
B.及(導)徙鎮建康,吳人不附
C.導因講計(于)(紀瞻、顧榮)曰
D.自此之后,(各地)漸相崇奉
10.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陳留名士張公看到十四歲的王導后,便對王導的同胞兄長王敦說,這個孩子是個做將相的人才。
B.王導不愧是一代名臣,他對司馬睿提出了要尊先賢、問風俗、重謙虛、招俊杰、得民心。這是穩定時局、開創大業的五大法寶。
C.江東士族起初看不起司馬睿,態度非常冷淡,后來看到他親觀祭祀時,那隆重的儀仗,威整的行列,都驚懼不已,于是紛紛前來投靠。
D.西晉末年,天下紛亂,王導審時度勢,決心輔佐司馬睿,興復晉室。凡軍國大計,他都積極籌劃,司馬睿也把他當成知交,對他言聽計從,當即付諸行動。
第Ⅱ卷 (共120分)
三、(18分)
11.請用“//”給下邊的文字斷句。(3分)
祥 符 中 禁 中 火 時 丁 晉 公 主 營 復 宮 室 患 取 遠 土 乃 令 鑿 通 衢 不 日 皆 成 巨 塹。
12.把第二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帝乃使導躬造循、榮,二人皆應命而至、由是吳會風靡,百姓歸心焉。
13.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第①一②題。(6分)
次北固山下
王 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注]晚唐鄭谷評價此詩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①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首聯以偶句發端,既工麗,又跳脫。詩人先寫“客路”后寫“行舟”,流露出了人在江南而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
B.頷聯寫潮落浪止、風息帆垂,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恢弘闊大的江上夜景。
C.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中,“殘”“舊”二字交代了詩人行舟于歲暮,而“日”“春”二字又透露著春天的氣息。
D.尾聯兩句,寫詩人客旅江南,思鄉心切;于是便寄望于北歸的大雁,能替自己捎去寄往洛陽的“鄉書”。
E.“青山”、“綠水”、“歸雁”,詩中的諸多意象都展示出了濃濃的春意,美景襯悲情,眼前的美好景色深深地觸發了詩人的情思。
②這首唐詩與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都是思鄉的佳作,但二者表達的感情卻有著明顯差異。請就具體詩句,加以比較,分析王灣《次北固山下》表達的感情。
[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4.在橫線上填寫所引詩詞的句子。(4分)
①在詩人李白筆下,水,永遠魅力無窮:天姥之水,“淥水蕩漾清猿啼”,幽靜而神秘;廬山之水,“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浪漫而神奇;而在《將進酒》中,“_________,________,”卻把奔流不息的黃河之水,描寫得那樣雄渾壯麗。
②古代詩詞很講究借鑒。唐溫庭筠詞有“梧桐樹,三更雨”之句,宋秦觀也有“雨打梨花深閉門”之句。李清照的《聲聲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與此意境相仿。
四、(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題。
1904年,遵照清政府《奏定中學堂章程》,獨立設科的“語文”①含“古今文學流別、文風盛衰要略”,更要注重“文義”、“文法”及“作文”,還要修習楷書、行書、小篆,語文教育的形態一開始就有點簡裝版“國學”的味道。此時文學能在晚清“廢虛文興實學”的大背景里頗為詭異地升帳登場,是一個“醉心歐化”的結果。
“五四”時期改國文為國語時的“語文”②,與民族國家建立有關。當時的課程標準既包含了在語文教學中求得民族認同、開啟民智的需要,也包含了新文學起步之初對自身發展的要求。這時的中學教科書,流行采取社會問題設置單元。“讀經”已經廢除,語文教學則以新“經”出現以讓學生趕上前行的時代。這種“語文”理念在宏大的敘事氛圍中承載了大多的“非語文”因素,而同樣不可忽視的語言訓練并未得到科學的體現。國人以學說為高、以求道為能,以工藝為末技的思想造成語文課程不斷與經學、與政治爭地位,語文課倒向知識權力的現象屢見不鮮。專重思想一面,忽略技術訓練,使一般學生了解和運用文學的能力沒得到適量發展,未免失掉了平衡。
建國初期,曾把“語文”③分為漢語和文學兩門獨立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