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黃岡市語文試卷
2006.1
YCYYCY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I卷(選擇題,共33分)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
A.驚蟄 折耗 謫居 如出一轍 淺嘗輒止
B.宣判 喧鬧 煊赫 喧賓奪主 軒然大波
C.曠達 誑語 框架 熱淚盈眶 盛況空前
D.襁褓 搶險 薔薇 帆檣如林 強人所難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
A.牟利 衿持 大快朵頤 唇槍舌劍
B.抱怨 風靡 哄堂大笑 形將就木
C.拘謹 局促 流言誹語 明察秋毫
D.忸怩 坐落 嚴絲合縫 事必躬親
3.下列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
A.此君最近被捕,警方發現他私藏軍火,其規?涉敲酪粋小型軍火庫。
B.你就當今的房改問題所談的一些看法,盡管是一孔之見,卻很深刻。
C.他現在勢力這么強大,你胳膊擰不過大腿,忍下這口氣算了,早晚有出頭的日子。
D.他只是個兩袖清風的窮學生,哪來這么多的錢去買車?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YCY ( )
A.近年來,世界各地厄爾尼諾現象頻頻發生,其影響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和災難程度之嚴重都是罕見的。
B.相對矮小的五針松、文竹、吊蘭以及微型盆景等,最好放在茶幾、案頭或博古架處較合適。
C.作家要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要給他們深入生活和寫作的時間。
D.鑒于這種情況,一些股份制企業開始設了獎勵股和創業股,獎勵好些知識產權的發明者。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5-7題。
詩圣與文士性格的塑造
王學泰
(1)宋代學者稱杜甫為“圣于詩者”,這主要是指杜甫在詩歌史上地位而言。他們把杜甫視為“集大成”者,認為他是位無體不工、無美不備的詩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簡稱為“詩圣”,這突出了杜詩的道德含義(郭沫若稱其為“詩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詩中的儒學內涵 。YCY
(2)“詩圣”的名號,使得杜詩所確立的“憂國憂民”思想逐漸成為了主流理論。不管你是否贊成,但都不能不承認詩歌寫作應該反映現實和關注國家與人民命運。南宋詩人就說:“憂時本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边@是贊成詩人應該憂國憂民的。也有不贊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個性解放,不同意詩人應有“憂國憂民”的責任感。他在《顯靈宮集諸公以城市山林為韻》中說“新詩日日千余言,詩中無一憂民字”,“自從老杜得詩名,憂國愛民成兒戲”仔細咀嚼詩意,可見袁氏雖然不贊成此說,但還是把“憂國憂民”看作當時詩歌創作中大多數詩人所遵循的原則。這些都說明對后世士人影響之深。
(3)詩歌創作乃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日常功課之一,古代學子平常接觸最多當屬杜詩。因為杜詩中規矩井然,學有規矩。如應酬中大量運用的律體詩,當以杜甫寫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舉考試中用的試貼詩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后,很少再有詩人寫出像杜甫這樣多的高質量的“五排”了)。對杜詩的廣泛的模仿從宋代就開始了。書商為了滿足這個社會需求,還把杜詩分類編排,給模仿者以便利。這樣,杜詩中的思想感情必然會從閱讀的渠道滲入到士人們的思想意識中去。因此,說杜詩對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產生影響絕不是夸誕之詞。
(4)中國的文學傳統,特別是古典詩詞對讀者思想情感的陶冶力量是很難估量的。杜甫詩發揚了儒家思想中富于倫理價值的思想,對古代讀書人有很大影響;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當有積極的意義。
(選自《博覽群書》2001. 5)
5.關于文章第二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開頭一句承上啟下,由“詩圣”名號的含義,引出了下文杜甫“憂國憂民”思想對后世士人的影響。
B.南宋詩人“憂時本是詩人職,莫怪吟中感慨多”的詩句,就是大多數詩人贊同杜甫詩中“憂國憂民”的思想的證明。
C.作者舉袁宏道一例是為了否定“提倡個性解放,詩人不應有‘憂國憂民’的責任感”這一觀點。
D.本段文字引用南宋詩人的詩句,舉袁宏道的例子,對本段對點從不同角度進地論證分析,加強了論證的嚴密性。
6.對古代文士積極學習杜詩的根本原因,解釋最準確的一項是 ( )
A.中國古代的讀書人日常功課之一就是要學習詩歌創作。
B.杜詩合乎格律詩的要求,平仄押韻,規范合理,質量高,數量足。
C.書商們把杜詩分類編排,便利了古代文士們模仿各類杜詩。
D.通過閱讀,杜詩中的思想感情容易滲 入到士人們的思想意識中。
7.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袁宏道“新詩日日千余言”中提出的新詩,大多是抒寫個性和性情的詩句。
B.明清時代讀書人在社交應酬活動中,必須吟詠五言律詩或七言律詩,以顯其風雅。
C.科舉考試學要求寫“排律”形式的試帖詩,這是模仿杜詩中的“五排”而產生的。
D.文士的性格是由杜甫思想塑造起來的。即使在今天,杜甫的思想也有積極意義。
三、(12分,每小題3分)
張嘉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異,亦不下人。自平鄉尉免歸鄉里,布衣環堵之中,蕭然自得。時人莫之知也。張循憲以御史出,還次蒲州驛。循憲方復命,使務有不決者,意頗病之,問驛吏曰:“此有好客乎?”驛吏白以嘉貞。循憲召與相見,咨以其事積時凝滯者,嘉貞隨機應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則天以問循憲,具以實對,因請以己官讓之。則天曰:“卿能舉賢,美矣。朕豈可無一官自進賢耶?”乃召見內殿,隔簾與語。嘉貞儀貌甚偉,神采俊杰,則天甚異之。因奏曰:“臣生于草菜①,目不睹闕廷之事,陛下過聽,引至天庭,此萬代之一遇。然咫尺之間,若披云霧,臣恐君臣之道,有所未盡!眲t天曰:“善!卞崦砗。翌日,拜監察御史。開元初,拜中書舍人,遷并州長史、天平軍節度使。有告其反者,鞫②之無狀。玄宗將罪告事者,嘉貞諫曰:“準法,告事不實,雖有反坐,此則不然。天下無虞,重兵利器,皆委邊將。若告事者一不當,隨而罪之,臣恐握兵者生心,為他日之患。且臣備③陛下腹心,不宜為臣以絕言事之路。”玄宗大悅,許以衡軸④處之。嘉貞因曰“臣聞時難得而易失,及其過也,雖圣賢不能為時。昔馬周起徒步謁圣主,血氣方盛,太守用之盡其才,才五十而終。向用稍晚,則無及也。今臣幸少壯,陛下不以臣不肖,雅宜及時用之。他日衰老,何能為也!”玄宗曰:“卿第往太原,行當召卿”。卒用之為相。在職尚簡易,善疏決。論者稱之。
(劉肅《大唐新語》)
[注釋]①[草萊] 民間荒野。 ②[鞫] 審查。 ③[備] 充數。 ④[衡軸 ]重要職位。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張循憲以御史出,還次蒲州驛 次:住宿
B.及命表,又出意外 表:寫奏章
C.天下無虞,重兵利器,皆委邊將 虞:憂患
D.在職尚簡易,善疏決 尚:尚且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張循憲以御史出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B.因請以己官讓之 相如因持璧卻立
C.雖有反坐,此則不然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D.及其過也,雖圣賢不能為時 我雖不敏,請嘗試之
10.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能夠表現張嘉貞慮事周全的一組是 ( )
①張嘉貞落魄有大志。 ②具以實對,因請以己官讓之。
③臣恐君臣之道,有所未盡。 ④臣恐握兵者生心,為他日之患。
⑤且臣備陛下腹心,不宜為臣以絕言事之路。⑥在職尚簡易,善疏決。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張嘉貞在潦倒失意時仍胸懷大志,從平鄉縣尉免官歸鄉,雖住在四周土墻的屋子里但能恰然自得。
B.張循憲向武則天推薦張嘉貞,武則天隔簾同張嘉貞談話,張嘉貞坦言己見,武則天看到張嘉貞高大英俊,神采出眾,第二天就任命他為監察御史。
C.張嘉貞任天平軍節度使,有人告發他反叛,經審查無罪狀,唐玄守將判告發者的罪,張嘉貞則認為不能這樣做,因為他擔心掌握軍隊的人會生異心,而且會斷絕言路。
D.張嘉貞向唐玄宗進言,舉唐太守用馬周的例子,說明應當及時任用人才,并希望趁自己少壯而得到皇帝任用。后唐玄宗用他為相。
第Ⅱ卷(非選擇題 117分)
四、(20分)
12.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循憲方復命,使務有不決者,意頗病之。(3分)
翻譯:
(2)循憲召與相見,咨以其事積時凝滯者,嘉貞隨機應之。(2分)
翻譯:
(3)今臣幸少壯,陛下不以臣不肖,雅宜及時用之。(3分)
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