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越秀區2005學年高三年級質量調研檢測
語 文
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2頁,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
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答題卡試卷類型(A)填涂在答題卡上,并在答題卡右上角的“試室號”和“座位號”欄填寫試室號、座位號,將相應的試室號、座位號信息點涂黑。
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
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選擇題(共33分)
一、(12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饋贈 曾孫 磨蹭 面目可憎 僧多粥少
B.著裝 著眼 著落 沉著冷靜 著手成春
C.烙印 駱駝 奶酪 亭臺樓閣 絡繹不絕
D.笨拙 罷黜 茁壯 咄咄逼人 相形見絀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恢弘 奔弛 渙散 推波助瀾 樹欲靜而風不止
B.戒嚴 恬靜 裝載 不屈不饒 眾人拾柴火焰高
C.挑釁 賠償 輟學 常年積雪 冒天下之大不違
D.札記 致辭 演繹 再接再厲 天生我材必有用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句是
A.就連和東方文化八竿子打不著的情人節、愚人節,也大有席卷華夏之勢。
B.這樣“雞”象卻不見吉祥,如此這般,為雞毛蒜皮之事也要折騰一番,不只讓讀者身上起雞皮疙瘩,說不準又將把2005年的文壇弄得雞犬不寧!
C.況且列強虎視眈眈,吃著碗里看著鍋里,正是貪得無厭的時候。
D.搞經濟開發區占一點地,也在情理之中,可這個鎮的領導借開發之名行賣地營私之實,這種換湯不換藥就使農民難以忍受了。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本電視天線放大器采用最新設計,選用性能極優的進口微波低噪聲器件裝配,獲國家專利,使用本品可清晰地收到150公里以內的電視信號。
B.車輛在低溫條件下,首先遇到的是發動機起動困難問題。其主要原因是潤滑油粘度大,汽油霧化不良,蓄電池工作效能降低等原因造成的。
C.這次來我國參展的130位巴西藝術家的共242件具有學院派和現代派的作品,包括油畫、水彩畫以及雕塑作品,顯示了藝術家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追求。
D.大約在西漢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使用儀器進行氣象觀測了,但那時比較簡單。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現代生物技術
朱光亞
生物技術是指有機體的操作技術,可分為傳統生物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兩大類。 現代生物技術,是運用現代生物科學、工程學和其它基礎科學的知識,按照預先設計,對生物進行控制和改造,或模擬生物及其功能,用于發展商業性加工、產品生產和社會服務的高新技術。
現代生物技術的基礎是生命科學,而生命科學的支柱是遺傳學。1865年,孟德爾根據豌豆雜交試驗的結果,提出了遺傳因子的概念,并闡明了遺傳規律,但當時未引起重視,到本世紀初才由其他科學家證實。
由于量子力學運用于生物學,產生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分子生物學。1953年,J.D.Watson和F.H.C.Crick發現DNA(脫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模型,闡明了它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所有生命發育和繁殖的藍本。這一發現是分子生物學的重大突破,是繼相對論和量子論后二十世紀又一重大科學成就。
一切生命活動都是蛋白質的功能,生命的各種特征都是由蛋白質表現出來的。例如,皮膚、眼球的顏色不同,是由于蛋白質色素的差異。而蛋白質是由基因編碼的。基因是指染體所載的DNA雙螺旋鏈上的一段序列,這序列由四種堿基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形成,并在特定條件表達遺傳信息,是生物性狀遺傳的基本功能單位。通過改變生物體的基因組成(基因重組技術或稱基因工程),可以人為地改變生物的遺傳特性。
基因工程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基因工程在農業上的應用,導致了農業綠色革命,改造谷物和家畜品種。目前已有30種基因工程農產品投放市場。如抗棉鈴蟲的棉花,延熟番茄,抗除草劑的煙草、油菜、大豆、棉花,抗病毒的西葫蘆、煙草,油脂改良的油菜,抗蟲馬鈴薯等。
在制造新型藥物、疫苗和進行基因治療方面,目前已有50多種基因產品投放市場,治療疑難病、多發病。在環境保護方面,已有去污水、去石油等產品問世。在改造化工產品方面,也有如耐堿的加酶洗衣粉等產品。
生物技術產業呈現的優點主要有:產值高,見效快;可利用自然界的再生資源,例如,用菌種生產某些基因工程產品,細菌有快速、量大的繁殖能力,能耗亦低;經基因改造的新生物品種(含菌種),有相對的遺傳穩定性;生物技術產業一般無環境污染等。
我國生物技術領域研究重點是:高產、優質、抗逆動植物新品種;新型藥物;蛋白質工程。 “863”高技術計劃生物技術領域的重大項目有:兩系法雜交水稻;抗蟲棉花等轉基因植物;生物技術藥物;重大疾病相關基因研究,惡性腫瘤等基因治療;動物乳腺生物反應器等。
節選自《世界科技》有修改
5.對“現代生物技術”這一概念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現代生物技術的基礎是生命科學,而以現代基因科學、分子科學為基礎的生命科學的支柱是遺傳學;因而遺傳學就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支柱。
B.現代生物技術,是運用現代有關科學和基礎科學知識,按照預先設計,對生物進行控制和改造,用于發展商業性加工、產品生產和社會服務的高新技術。
C.現代生物技術,是運用現代有關科學以及基礎科學的知識,按照預先設計,對生物進行控制和改造,用于發展商業性加工、產品生產和社會服務的技術。
D.現代生物技術的任務是研究生物體的基因組成,其主要目的是人為地改變生物的遺傳特性,以優化生物的構造和特有屬性,甚至創造新的物種。
6.下列對“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分子生物學”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早在十九世紀,科學家就認識到要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學,提出了遺傳基因的概念,并闡明了遺傳規律,但當時未引起重視,到本世紀初才由其他科學家證實。
B.基因是由四種堿基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形成,并在特定條件表達遺傳信息。分子生物學就是通過改變生物體的基因組成,從而人為地改變生物的遺傳特性。
C. 由于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成果,致使基因工程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在農業生產方面的應用,導致了農業綠色革命。目前已有30種基因工程農產。 而且一定會越來越多。
D.與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相比,在分子生物學研究指導下的生物技術產業,呈現出諸多的優點,其中尤為突出的是,經基因改造的新生物品種,有相對的遺傳穩定性。這對于防止品種退化,具有很大的意義。
7.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1953年,美國科學家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模型,闡明了它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是所有生命發育和繁殖的藍本。這一發現必然對分子生物醫學的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
B.蛋白質的功能決定了一切生命活動,蛋白質決定著生命的各種特征。正如蛋白質色素的差異導致了眼球、毛發的顏色不同,所以,世界上才會有不同膚色的人。
C.基因是指染體所載的DNA雙螺旋鏈上的一段序列,這一序列是生物性狀遺傳的基本功能單位。正是由于基因組成的改變,使得禽流感病毒變得可以令人類感染。
D.從我國現代生物科研的重點項目和研究成果來看,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有兩系法雜交水稻、一年四熟的水稻、抗蟲棉花等轉基因植物、生物技術藥物、重大疾病基因研究成果問世。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題
諸葛誕字公休,瑯邪陽都人,諸葛豐后也。初以尚書郎為滎陽令,入為吏部郎。人有所屬托,輒顯其言而承用之,后有當否,則公議其得失以為褒貶,自是群僚莫不慎其所舉。累遷御史中丞、尚書,與夏侯玄、鄧飏等相善,收名朝廷,京都翕然。
王淩之陰謀也,太傅司馬宣王潛軍東伐,以誕為鎮東將軍,假節都督揚州之諸軍事,封山亭侯。諸葛恪興東關,遣誕督諸軍討之,與戰,不利。還,徙為鎮南將軍。后毋丘儉、文欽反,遣使詣誕,招呼豫州士民。誕斬其使,露布天下,令知儉、欽兇逆。……
誕既與玄、飏等至親,又王淩、毋丘儉累見夷滅,懼不自安。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為死士。甘露元年冬,吳賊欲向徐堨,計誕所督兵馬足以待之,而復請十萬眾守壽春,又求臨淮筑城以備寇,內欲保有淮南。朝廷微知誕有自疑心,以誕舊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征為司空。誕被詔書,愈恐,遂反。
大將軍司馬文王督中外諸軍二十六萬眾,臨淮討之。初圍壽春,議者多欲急攻之,大將軍以為:城固而眾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敵,此危道也。今三叛相聚于孤城之中,天其或者將使同就戮,吾當以全策縻之,可坐而制也。誕以二年五月反,三年二月破滅。六軍按甲,深溝高壘,而誕自困,竟不煩攻而克。及破壽春,議者又以為淮南仍為叛逆,吳兵室家在江南,不可縱,宜悉坑之。大將軍以為:古之用兵,全國為上,戮其元惡而已。吳兵就得亡還,適可以示中國之弘耳。一無所殺,分布三河近郡以安處之。
(節選自《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