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2005-2006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
高 二 語 文 2006.1
第Ⅰ卷(選擇題,共42分)
一、(21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馳騁(chénɡ) 躑躅(zhí) 歆羨不已(xīn) 怏怏不樂(yàng)
B.菲薄(fěi) 晌午(xiǎng) 躊躇滿志(chóu) 管窺蠡測(lí)
C.椽子(chuán) 纖云(qiān ) 桀驁不屈(jié) 何時可掇(duō)
D.編纂(zuǎn) 勾當(gòu) 長歌當哭(dàng) 偃仰嘯歌(yǎn)
2.下列各組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寥落 脾氣 吹毛求疵 心悅臣服
B.模糊 孤僻 直截了當 殞身不恤
C.落漠 矯正 朔風凜洌 肆意妄為
D.蹊蹺 涵概 冥頑不靈 萬籟有聲
3.下列加點的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
B.君臣相顧,不知所歸 后五年,吾妻來歸
C.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而言之不詳
D.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 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
4.下列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B.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C.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D.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
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寫不出好字就摔筆,畫不出好畫就潑顏料,煉不出好句子就說環境影響了靈感,這些做法,猶如抱薪救火,不能掩蓋自己水平的低下。
B.中國官員也不是都沒有學問,他們中也有人已在窗明幾凈的書房里翻動出土經卷,推測著書寫朝代了。
C.我勸告那些性情茍酷、怨憤不平和郁郁寡歡的人,如果他們希望能受人敬愛而自得其樂,他們就不可再去注意人家丑腿了。
D.老局長常常告誡我們,無論工作有多忙,也要抽時間多讀書,多學習,否則胸無點墨,是難以把工作做好的。
6.下列文學常識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巴爾扎克是十九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他創作的《人間喜劇》被稱為法國社會的“百科全書”;雨果是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等。
B.近體詩產生于唐代,如王維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都屬于近體詩;古體詩在唐代繼續得到了發展,出現了一批優秀作品,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白居易的《琵琶行》。
C.蘇洵是北宋散文家,他的兒子蘇軾、蘇轍也以文學著名,后人并稱他們為“三蘇”,他們都屬于“唐宋八大家”。
D.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響最大的一個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龔自珍、姚鼐等。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強調文章“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不可偏廢”。
7.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地面調度指揮員在確認仍在祖國上空飛行的神舟六號飛船工作情況正常后,將通知航天員摘下手套,解開束縛帶。
B.在奧林匹克故鄉雅典譜寫110米欄神話的中國飛人劉翔作為上海代表團引領隊伍進場,他揮舞著旗幟向眾人致意,現場觀眾也對其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C.巴控克什米爾地區2005年10月8日上午發生的里氏7.6級強烈地震和數次大的余震,波及鄰近的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已發現數萬人死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D.古代多少文學大家,往往哭得血淚橫飛,最終以煌煌巨著而流芳百世。由此看來,哭不僅可以哭出成就,還能表達情感。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題。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的科學家日前發布了一篇短小的新聞公報,文章標題“炭疽在未來或可治愈”,一如德國人傳統風格般樸實。科學家介紹說,他們發現了皮膚型炭疽患者能夠獲得很大存活幾率的原因,揭示了一種特殊的白血球--嗜中性粒細胞在對抗炭疽中的關鍵作用,為人類找到了干掉炭疽的有效戰術。
該學會下屬的位于柏林的傳染病生物學研究所科學家阿圖羅左奇林斯基介紹說,他帶領的研究小組發現,在炭疽桿菌接觸到皮膚獲得侵入人體的機會后,炭疽孢子會開始試圖“萌芽”成長,積聚奪取生命的惡毒能力。但炭疽孢子的侵入會引來許多嗜中性粒細胞自發聚集過來。這些特殊的白細胞能夠在一番“肉搏”之后,成功包圍炭疽桿菌,并很快將其殲滅,進而阻止炭疽桿菌在人體內的傳播。
科學家解釋說,肺型炭疽之所以較皮膚型炭疽有高得可怕的致死率,是因為炭疽桿菌在以被吸入方式侵入人體后,肺部并沒有引發與上述皮膚處類似的防御機制。在肺部,嗜中性粒細胞的數量較少,不足以將炭疽孢子扼殺在襁褓之中。而炭疽孢子在迅速成長并散播開來之后,便在人體內四處肆虐,最終奪去生命。
發現了上述機理之后,科學家做了進一步的試驗研究以確認發現。經過復雜的分解,左奇林斯基等人在嗜中性粒細胞中最終確認惟一剩下的物質--一種名為α防御素的蛋白質,就恰恰是直接干掉炭疽的“子彈”,能夠殺死炭疽桿菌。
其實對于嗜中性粒細胞,人們并不陌生。白血球作為免疫系統的一部分,能夠幫助身體抵抗傳染病以及外來的致病因子,它通常也被稱為免疫細胞。白細胞有很多種類,這類白細胞在其胞漿中含有若干微小囊性顆粒,顆粒中則貯有多種酶。按照顆粒的染色性質可分為嗜中性、嗜酸性和嗜堿性粒細胞。此前科學家已經發現,嗜中性粒細胞在許多疾病機理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α防御素這種蛋白質,也早已被發現具有許多對抗病毒的能力。
科學家相信,他們的這些發現為治療肺型炭疽找到了新的方法。也就是說,如果能夠找到合適的方式,增多肺部的嗜中性粒細胞,引發同樣的圍殲戰,則有望治愈肺型炭疽,徹底送別炭疽惡魔。
(《北京科普之窗》2005年11月23日)
8.下列理解與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真正能阻止炭疽桿菌在人體內傳播的是一種名為α防御素的蛋白質。
B.肺型炭疽患者的成活率低于皮膚型炭疽患者的成活率是因為肺部的嗜中性粒細胞的數量較少。
C.德國科學家找到了阻擊炭疽的戰術,從而使得皮膚型炭疽患者獲得很大的存活幾率。
D.在阿圖羅左奇林斯基之前早就有人發現α防御素具有許多對抗病毒的能力。
9.下列各個概念由大到小排列順序正確的一項是( )
A.①免疫系統--白血球--α防御素--嗜中性粒細胞
②白細胞--胞漿--囊性顆粒--酶
B.①免疫系統--白血球--嗜中性粒細胞--α防御素
②白細胞--胞漿--囊性顆粒--酶
C.①免疫系統--白血球--嗜中性粒細胞--α防御素
②胞漿--白細胞--酶--囊性顆粒
D.①免疫系統--嗜中性粒細胞--白血球--α防御素
②囊性顆粒--白細胞--胞漿--酶
10.根據文中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A.隨著科學家對阻止炭疽桿菌在人體內傳播方法研究的深入,炭疽在未來是可以治愈的。
B.在炭疽感染者相應的感染部位增多嗜中性粒細胞是提高炭疽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C.即便炭疽通過皮膚進入人體散播并四處肆虐,但由于皮膚中含有較多嗜中性粒細胞,所以皮膚型炭疽患者的治愈率仍高于肺型患者的治愈率。
D.科學家已經發現嗜中性粒細胞在對抗炭疽中起關鍵作用,可以預見,科學家也將發現嗜酸性和嗜堿性粒細胞在干掉炭疽方面有積極作用。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題。
灌將軍夫者,潁陰人也。夫父張孟,嘗為潁陰侯嬰舍人,得幸,故蒙灌氏姓為灌孟。吳、楚反時,潁陰侯灌何為將軍,屬太尉,請灌孟為校尉,夫以千人與父俱。灌孟年老,戰常陷堅,遂死吳軍中。軍法,父子俱從軍,有死事,得與喪歸。灌夫不肯隨喪歸,奮曰:“愿取吳王若將軍頭,以報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軍中壯士所善愿從者數十人。及出壁門,莫敢前。獨二人及從奴十數騎馳入吳軍,所殺傷數十人。不得前,復馳還,走入漢壁,皆亡其奴。夫身中大創十余,適有萬金良藥,故得無死。夫創少瘳,又復請將軍曰:“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將軍壯義之,恐亡夫,乃固止之。
灌夫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貴戚諸有勢在己之右,不欲加禮,必陵之;諸士在己之左,愈貧賤,尤益敬與鈞。稠人廣眾,薦寵下輩。士亦以此多之。夫不喜文學,好任俠,已然諾。諸所與交通,無非豪桀大猾①。家累數千萬,食客日數十百人。宗族賓客,為權利,橫于穎川。潁川兒乃歌曰:“潁水清,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
灌夫有服②,過丞相。丞相從容曰:“吾欲與仲孺③過魏其侯,會仲孺有服。”灌夫曰:“將軍乃肯幸臨況魏其侯,夫安敢以服為解!請語魏其侯帳具,將軍旦日蚤臨!”武安許諾。灌夫具語魏其侯如所謂武安侯。魏其與其夫人夜灑掃至旦,平明,令門下候伺。至日中,丞相不來。魏其謂灌夫曰:“丞相豈忘之哉?”灌夫不懌,曰:“夫以服請,宜往。”乃駕,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戲許灌夫,殊無意往。及夫至門,丞相尚臥。于是夫入見,曰:“將軍昨日幸許過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嘗食。”武安謝曰:“吾昨日醉,忽忘與仲孺言。”乃駕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及飲酒酣,夫起舞屬丞相,丞相不起,夫從坐上語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謝丞相。丞相卒飲至夜,極歡而去。
(《史記魏其侯武安侯列傳》)
注:①大猾,富有計謀的惡霸。②有服,遭喪事穿喪服。③仲孺,灌夫的字。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不相同的一組是( )
A. ①有死事,得與喪歸 ②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B. ①夫以服請,宜往 ②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C. ①將軍乃肯幸臨況魏其侯 ② 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
D. ①愿取吳王若將軍頭,以報父之仇 ②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
1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實詞活用類型不相同的一項是( )
A.①戰常陷堅 ②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
B.①不得前,復馳還 ②前辟四窗,垣墻周庭
C.①將軍壯義之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①灌夫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 ②一夫夜呼,亂者四應
13.下列六句分編為四組,全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