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高二年級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語文試卷
本試卷包括第1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44分)
注意事項:
1.答第1卷前,請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用2B鉛筆涂寫在答題卡上。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不能答在試題卷上。
3.考試結束后,監(jiān)考人將答卷紙和答題卡一并收回。
一、選擇題(20分,每小題2分)
1.下列各組加點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吹毛求疵(chī) 羽扇綸(lún)巾 漸(jiàn)車帷裳 自縊(yì)
B.淇水湯湯(shāng) 纖纖(xiān)素手 混混沌沌(dùn) 踟躕(zhí zhú )
C.淥(lù)水蕩漾 殞身不恤(yǔn) 詈罵(lì) 懲創(chuàng)( chuānɡ)
D.夙(sù)興夜寐 鈿(diàn)頭銀篦 蓬蒿(pénɡ hāo) 欄楯(dùn)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修茸 真諦 催眉折腰 針砭時弊
B.孤僻 湮沒 向隅而泣 矯枉過正
C.輔佐 喋血 怨天由人 根深締固
D.緲茫 編纂 自出機杼 憚精竭慮
3.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 )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圖 日本侵華的歷史,引起中日兩國人民的強烈反對。
②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他 ,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
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
③有關夏收的物資供應、運輸?shù)确矫娴墓ぷ鳎麄円仓贫?nbsp; 的措施。
④然而在這樣的生活艱難中, 預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A.竄改 傾泄 響應 欣然
B.篡改 傾泄 相應 欣然
C.竄改 傾瀉 響應 毅然
D.篡改 傾瀉 相應 毅然
4.選出加點成語使用恰當?shù)囊豁?/p>
A.東方大學城在短短四年內(nèi)就以2.1億元自有資金獲取了13.7億元巨額利潤,這種驚人的財富增長速度確實匪夷所思。
B.就個人愿望而言,他強烈地想成為一名工程師,然而他考取的是師范大學,于是他自怨自艾命運不佳。
C.烏魯木齊有了來自東海之濱的直達列車,從此“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詩句成為真正的千古絕唱。
D.這個人最愛聽評書了,經(jīng)常聽得出神入化,有時竟忘了吃飯和睡覺。
5.下列各句中,選出沒有語病的一項
A.目前,市場上短斤少兩、以劣充好的現(xiàn)象較為嚴重,廣大消費者切忌不要霧里看花。
B.本學期,在老師的教育和鼓勵下,通過李明頑強的努力,終于提高了學習成績,
躋身于成績優(yōu)秀者的行列,大家都很佩服李明。
C.平和的心態(tài)、鎮(zhèn)定的情緒和不快不慢的速度,是考試成功的關鍵,對于這種說法,我們不用懷疑。
D.昨天,五個學校的領導聚集在一起,商討如何提高教育質(zhì)量的問題,社會對此舉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
6.選出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沒有錯誤的一項( )
A.《石鐘山記》的作者蘇軾,北宋人,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合稱“三蘇”,詩歌與黃庭堅合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合稱“蘇辛”,同為豪放派詞人。
B.《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故又稱《詩三百》,它開創(chuàng)了我國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內(nèi)容上分為“風、雅、頌”,形式上分為“賦、比、興”,合稱詩經(jīng)“六義”。
C.“行”是一種詩歌文體,如《琵琶行》《長歌行》;“記”是一種用來記游的文體,如《游褒禪山記》《登泰山記》《病梅館記》。
D.《項脊軒志》選自《樊川文集》,作者歸有光,明代著名的文學家,《五人墓碑記》選自《七錄齋集》,作者是清代的張溥。
7.下列加框詞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 思厥先祖父(他的) 抑本其成敗之跡(或者)
洎牧以讒誅(等到) 當與秦相較(應當)
B.舉天下之豪杰(拿) 桴止響騰(傳播)
余自齊安舟行適臨如(到) 嫗每謂余曰(經(jīng)常)
C.以手闔門 (關閉) 殆有神護者(大概)
然是說也,余尤疑之(還是) 以旌其所為(表揚)
D.以欹為美(傾斜) 烽火揚州路 (宋代行政區(qū)域)
尋常巷陌(街道) 自京師乘風雪(冒著)
8、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項是( )
A. 病 向吾不為斯役 ,則久已病矣 予購三百盆,皆病者
B.暴 暴霜露 暴秦之欲無厭
C.之 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 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
D.以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余始循以入
9、下列句子中加框詞的活用方法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①而其見愈奇 ②義不賂秦
③ 火尚足以明也 ④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⑤ 去今之墓而葬焉 ⑥李牧連卻之
⑦ 栗深林兮驚層巔 ⑧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A.①②⑥/③⑧/④⑤/⑦ B.①/②⑤⑧/③④/⑥⑦
C.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⑤/④⑧
10.選出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 )
例: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A. 古之人不余欺也 B.今以鐘磬置水中
C.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D.予猶記周公之被逮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12分,每小題3分)
隨著一具尸骨的“驚人發(fā)現(xiàn)”,圍繞老山漢墓的發(fā)掘展開了一輪新的推測大戰(zhàn)。漢代基本上已沒有殉葬,因此骸骨為殉葬者的說法被多數(shù)人否定。那么,最大可能性只有兩個:一為盜墓者,二為被從棺中拖出的墓主人。從骨架趴在漆案上的姿勢看,許多人更愿相信是后者。因為,盜墓者進入墓中卻自相殘殺或缺氧而最終身埋黃土,這情節(jié)太像武俠小說了。由于尸骨缺少右腿小腿骨,左腿的小腿上也少了一節(jié)腓骨,媒體一度紛紛報道,猜測其身份的判別將取決于殘缺的三塊小腿骨會在何處出現(xiàn)。發(fā)掘現(xiàn)場總指揮王武玨認為,尸骨肢體不全,應是腐朽所致,而非盜墓者拖動尸體造成的。也有其他專家表示,目前缺失的三節(jié)骨頭并非人骨最細小的部分,為何腐朽的偏偏是它們?
潘其風先生日前曾對這具骸骨的年齡進行了初步判定,認為在35歲至45歲之間。于是有人稱這具1.61米的骸骨很可能是燕剌王劉旦,理由是“這跟劉旦被賜死時年紀相當”;并且,劉旦因謀反被賜死,謚號“剌王”,他的陵墓也被稱之為“戾陵”,“剌”和“戾”這兩個字都有貶義。《水經(jīng)注》中有記載,燕剌王劉旦的戾陵在梁山;經(jīng)考證,專家學者一般認為梁山就是今天老山所屬的石景山。此說一出,立即有人驚呼:如果這骸骨真的是劉旦,抑或墓主人是劉旦,老山漢墓都將是“驚世大發(fā)現(xiàn)”--不但附近還應有后妃二十余人的墓,而且很可能墓中會出土大量經(jīng)書雜說、星歷數(shù)術一類的先秦西漢古籍。據(jù)《漢書武五子傳》記載,劉旦死后,“后、夫人隨旦自殺者二十余人”,而且劉旦“為人博學經(jīng)書雜說,好星歷數(shù)術倡優(yōu)射獵之事”。不過,不止一位專家并不認同,他們指出,劉旦十幾歲被封為燕王,從武帝元狩六年至昭帝元鳳元年,在位共38年之久,他死時年齡應該在50歲左右,那具“年齡初步判定為35歲至45歲”的骸骨應不是劉旦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任余偉超先生明確表示:“這種可能幾乎沒有。”余老對出土的鍍金動物花紋的漆器分析指出,這不是鍍金,而是西漢晚期才有的“金銀平脫”技術,這項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