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內閱讀
(一)
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那里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但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并且嫌惡他,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于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后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現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折斷了蝴蝶的一只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上,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于是傲然地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里。后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然而我的懲罰終于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以后,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于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是: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著,跑著,笑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輕松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自說少年時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松了罷。
“有過這樣的事么?”他驚異的笑著說,就象聽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么也記不得了。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么寬恕之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已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并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們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寒威和冷氣。
1.第一段末說“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我”“驚異”的是 ,“悲哀”是因為 ,這句話是結構上的作用是 。(4分)
2.“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怎么說春天“久經逝去”?為什么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蕩漾了?(4分)
3.寫風箏事件的兩段文字,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4.作者最后送給弟弟風箏并同弟弟一起放風箏,體現了作者 的精神。(3分)
5.末段為什么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4分)
6.“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的意思是 ,“我”只感覺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氣”,不僅指 ,而且指 。(3分)
7.這篇散文回憶的是什么事情?你讀了有哪些感受?(4分)
8.對待早年的過錯,魯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從魯迅先生身上學到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品質?(4分)
(二)
①每天天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接著聽見祖父起來的聲音,接著大家都離開床鋪,喂豬的喂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②母親在家庭里極能任勞任怨。③她的性格( )(A、和睦 B、和藹 C、和氣),沒有打罵過我們,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④因此,雖然,在這樣的大家庭里,長幼、伯叔、妯娌相處很( )(A、和睦 B、和藹 C、和氣),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⑤雖然自己不富裕,還周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⑥她自己是很節儉的,父親有時吸點旱煙,喝點酒;母親( )(A、管教 B、管理 C、管束)著我們,不允許我們染上一點。⑦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9.從括號里選擇恰當的詞語填在前邊的橫線上。(4分)
依次是:
10.“喂豬的喂豬,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這句話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3分)
11.這段文字記敘的重點是( )(4分)
A、母親勤儉持家的習慣及任勞任怨的態度。
B、母親勤勞儉樸的習慣及寬厚仁慈的態度。
12.這段文字正確的層次劃分是( )(4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13.對這段文字的內容歸納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寫家人及母親的勤勞、儉樸和仁慈。
B、寫母親勤勞、儉樸的品德和對我的影響。
C、寫母親勤勞、儉樸和仁慈的品德及其對我的熏陶。
D、寫我對母親教育培養之恩的感激之情。
14.這段文字運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請作簡要回答。(4分)
(三)
⑴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學異樣的目光,老師分外的關切,時刻提醒著我:我,是一個瞎子撿來的女兒;我,擁有的是一個特別貧窮的家。
⑵我開始沉默,開始回避所有的同學,甚至開始厭惡我的家。我不再與母親相伴而走,也不再從母親賣冰棍的那條路經過。那段時間,除了幾頓飯之外,我幾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為了在那個卑微的家里少呆些時間。有人向她問起我,她依舊滿面春風:“莉學習忙呢!老師贊她有出息呢!哪會在家耗時間!”除了我,誰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⑶時間飛逝,終于,在中考過后的一個月,我接到了縣城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我終于可以名正言順地擺脫自己家庭的陰影,住進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縣城一中了。
⑷臨行前,我穿上了母親用從微薄的生活費中硬扣下的錢購置的連衣裙。當我看見穿衣鏡中頗具城市少女風采的“我”時,我終于下定了決心,轉向母親,吞吞吐吐卻又異常清晰地說:“媽……您……以后別……如果沒急事的話……不用去找我……”“為什么?”好長好長時間的沉默,終于,她點了點頭,順手取過她那根不知啥時已從角落里拿出來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擊著地面向廚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輕輕推開我:“我去幫你弄點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沒有說。
15.釋詞:(2分)
落寞:
名正言順:
16.第一段中“我漸漸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不同一般”體現在哪些方面?(3分)
17.第二段中“依舊滿面春風”與“心中深深的落寞”形成了強烈的對照,這樣寫說明了什么?(3分)
18.第三段中寫縣城與“我”家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有什么作用?(3分)
19.“當我看見穿衣鏡中頗具城市少女風采的‘我’時……”一句中“我”加上引號的原因是 。(3分)
20.摘出第四段中暗示母親心情的句子。(3分)
21.以上的句子體現了母親 的心情。(3分)
(四)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22、第一段寫草,哪些詞語突出了春草的特征: ,突出了春草怎樣的特征: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23、第一段雖寫春草,但寫了人的動作行為,目的是( )(2分)
A、草地上有人在活動,所以要寫。
B、說明人們在春天到來時心情很愉快,通過這些動作行為就可以反映出來。
C、寫人的動作行為,實際上是間接地寫草地,突出草地的嫩綠可愛。
D、寫了春草,又寫了人的動作行為,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24、作者寫春花從哪幾個角度進行觀察描寫的?突出了春花哪幾個方面的特征?(3分)
25、短文寫春花花色艷、品種多,可用成語 來概括。(2分)
26、描寫春花的文字,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意思是什么?(3分)
27、作者寫春花,既有實寫,又有虛寫,虛寫的句子是: 。(2分)
28、文中寫春花是 描寫,寫蜜蜂等是對春花的 描寫。(2分)
29、文中的“你”和“我”是指: 。(2分)
(五)
①“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②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 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③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 。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 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著。
30.解釋下列詞語。(2分)
醞釀: 宛轉:
應和: 烘托:
31.文中“吹面不寒楊柳風”是 朝志南和尚寫的 中的詩句,這句詩中引號的作用是 。(3分)
32.指出下列各句運用的修辭方法。(3分)
⑴“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
⑵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 )
⑶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
33.第1自然段中的四句話,從人的感覺的不同角度,寫出了春風送暖的景象,請將相關的項目用線連起來。(4分)
第①句 嗅覺 春風輕柔溫暖
第②句 聽覺 鳥鳴之宛轉動聽
第③句 觸覺 嘹亮的短笛聲
第④句 視覺、聽覺 泥土清新的氣息
34.第1自然段如果從觸覺、嗅覺、聽覺三個角度來劃分層次,正確一組是( )(2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35.文中的橫線上應填入的詞語是( )(2分)
A.混 腦 罩 靜默 B.夾 惱 蓋 沉默
C.混 惱 籠 靜默 D.混 惱 飄 靜默
36.“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