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中學(xué)05-06學(xué)年度九年級(上)期中質(zhì)量檢查
語 文 試 題
(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一、 積累與運用(30分)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yīng)的漢字。(3分)
(1)我懷念著綠色,如同hé________轍的魚盼等著雨水!我急不xiá______擇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綠也視同至寶。
(2)它雖然曾經(jīng)使我們zhuì zhuì___________不安,卻浸透了一種不可取代的香味,真正六月草莓的那種妙齡十八的xīn________香。
(3)秀頎 鍥而不舍
2.選詞填空。(2分)
(1)“孔乙己,你當真認識字么?”孔乙己看看問他的人,顯出____________的神氣。(不卑不亢 不勝其煩 不屑置辯 不置可否)
(2)“入世”是雙向的,中國企業(yè)盯著國外市場,國外產(chǎn)品也同樣對中國市場___________。(咄咄逼人 虎視眈眈 紛至沓來 來勢洶洶)
3.按照原文填空或根據(jù)提示寫出相應(yīng)的詩文的句子。(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歸雁入胡天。
(2)商女不知亡國恨,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愿人長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怕只有碗那樣粗細,它卻努力向上發(fā)展,高到丈許,兩丈,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對抗著西北風(fēng)。
(5)面對光陰的流逝,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嘆: ,似曾相識燕歸來。
(6)李商隱《無題》中,常被后人用來贊美至死不渝的愛情或無私奉獻精神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 。
(7)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一詩中描寫塞外奇特壯麗的風(fēng)光,被譽為“千古壯觀”的名句是: , 。
4.語言運用.(3分)
他像一支蠟燭,雖然照亮了別人,卻毀滅了自己。
(1)這句話對“他”的行為是否贊賞?(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增刪文字,將此句改成意思完全不同的一句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原句后補寫一句話,以點明原句的含義或象征意義。(2分)
越成熟的稻子,頭就會越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模仿原有句子,補寫出后面的兩個空缺的句子。(4分)
因為只能陪人一程,你應(yīng)該學(xué)會珍惜。他們饑餓時,你的關(guān)愛要成為一只蘋果;他們寒冷時,你的呵護應(yīng)是一件溫暖的棉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某工廠要趕緊完成一批產(chǎn)品,這批活數(shù)王師傅最拿手。張副廠長對王師傅說:“這批活明天一定要完成,否則就扣你的獎金!”王師傅一聽就生氣回了家。李廠長趕忙給王師傅打電話,結(jié)果,王師傅回話說:“你這么看得起我,搏一搏啦!“馬上興沖沖地趕回廠里加班。請你設(shè)計出李廠長講話的內(nèi)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請回憶《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情節(jié),說說魯濱遜遭海難漂流到無人荒島后,他在島上做了哪些事,最后結(jié)局如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閱 讀(60分)
(一)閱讀《秋水》,回答9-14題。(16分)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解釋文中加橫線的詞。(4分)
涇流之大( ) 于是焉( )
河伯始旋其面目( ) 少仲尼之聞( )
10、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的一項( )(2分)
A、始旋其面目 B、其如土石何 C、懼其不已 D、歲賦其二
11、解釋文中畫橫線的兩句話。(4分)
(1)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2)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12、在橫線上默寫課文接下來的一句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13.試分析對比手法在本文的運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這篇課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說說你從中得到的啟發(fā)。(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15-19題。(12分)
⑴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lián),也是事實;現(xiàn)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lián),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
⑵于是有人慨嘆曰: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⑶如果單據(jù)這一點現(xiàn)象而論,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來信"國聯(lián)",都沒有相信過"自己"。假使這也算一種"信",那也只能說中國人曾經(jīng)有過"他信力",自從對國聯(lián)失望之后,便把這他信力都失掉了。
⑷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zhuǎn)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漸玄虛起來了。信"地"和"物",還是切實的東西,國聯(lián)就渺茫,不過這還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賴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虛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時就找不出分明的結(jié)果來,它可以令人更長久的麻醉著自己。
⑸中國人現(xiàn)在是在發(fā)展著"自欺力"。
15、上面語段的敵論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6、上面語段的敵論據(j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7、上文的批駁方法是 。(2分)
18、“假使這也算一種‘信’”一句中“這”指 (2分)
19、談?wù)勏铝芯渥又挟嬀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
⑴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
⑵不久就不再自夸,只希望著國聯(lián),又是事實。
(三)閱讀下面兩段文章,回答20-23題。(14分)
(A)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過了一個月,兩個月,我留戀于這片綠色。我開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見綠洲的歡喜,我開始了解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飄來花草的莖葉的歡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
我天天望著窗口常春藤的生長。看它怎樣伸開柔軟的卷須,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看它怎樣舒開折疊著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luò),嫩芽,我以揠苗助長的心情,巴不得它長得快,長得茂綠。下雨的時候,我愛它淅瀝的聲音,婆娑的擺舞。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里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蘢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郁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鳥,要它為我作無聲的歌唱。
綠的枝條懸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并且比在外邊長得更快。我好像發(fā)現(xiàn)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種的喜悅。從前我有個時候,住在鄉(xiāng)間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鋪的泥土,未除凈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綠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長,我不忍加以剪除。后來一個友人一邊說一邊笑,替我拔去這些野草,我心里還引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來觀看這被幽囚的“綠友”時,它的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莖卷須,都朝原來的方向。植物是多么固執(zhí)啊!它不了解我對它的愛撫,我對它的善意。我為了這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為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舊讓柔弱的枝葉垂在我的案前。
(B)
植物對周圍環(huán)境的反應(yīng),最奇妙的莫過于它的生長方向。是什么力量促使它選擇根朝下、莖朝上的生長方向呢?怎樣解釋這種生理機制?
不久前,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xué)的植物學(xué)家邁克爾埃文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個嶄新的理論。他們認為,無機鈣對于植物的生長方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他們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