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
羅霄山野的桃花,
已經開遍,
關于春的訊息,
所有的南風都已經傳達,
燕子也已經啄著,
春泥整理著舊窠。
三月退回到煙花深處,
四月舉起杏花旗,
設下十里盛宴踐行。
所有的路人都酩酊,
他們以酣然的姿態,
擁抱著,
四月的薄雨靜坐,
默守清明。
不敢喧嘩,
生怕驚動一些生靈。
關于驚蟄,
關于春分,
關于清明,
關于谷雨……
季節無止的嬗變,
猶如人心。
花之未沉,
月之未落,
鳥之未鳴,
戀人之未臨……
春天自然是來了。
不信你抬頭看看路邊,
那些整齊的香樟樹,
嫩綠嶄新,
人走在樹下,
不由得深呼吸幾口,
那夾著濕氣的清香,
是冬天望而卻步的艷羨。
春風又綠江南岸,
在贛江邊守望羅霄山,
滿山滿園的杜鵑起禮。
三月的杜鵑不擦胭脂,
四月的.天空也嫣紅。
花枝攤開怒放,
刺繡著生靈的輪回,
青松黃岡,
多少,
英魂忠骨泣血哽淚。
(第二首)
草原多牧歌,
水鄉多船歌,
海邊多漁歌,
高原多信天游……
對于起伏連綿的,
羅霄山深處的桂東來說,
最多的是民歌。
桂東的民歌豐富,
是民歌的海洋。
不信嗎?
您先聽一聽:
——唱起山歌撿木梓,
一個木梓一個歌,
手不停來歌不止,
木梓滿簍歌滿籮。
您再聽:
——唱起山歌來割禾,
一手禾米一首歌,
手割禾來歌不斷,
谷滿倉來歌滿屋。
山歌唱來萬萬千,
談到唱歌比糖甜,
南京唱到北京轉,
回到湖南唱三年。”
在桂東,
無論您是攀爬,
湘南最高峰齊云山,
還是去穿越,
八面山大峽谷;
無論您,
徒步行走在漚江河畔,
還是在羅霄廣場、
軍規廣場散步;
無論您,
是鉆進瑤家農戶,
還是,
偷偷溜進畬族茶園。
您如果有心,
就會發現,
這里的林間小徑,
這里的河中、河岸,
這里的廣場、村莊、
這里的田野、農舍、
這里的樹旁……
到處都散滿了民歌
——勞動歌、情歌、
風俗歌、兒歌……
在這里,
您每移動一步,
或每踏上一腳,
一不小心就會,
不經意踏上一首歌。
無論社會怎樣變遷,
桂東的民歌,
始終飽含著淳樸、
真情、智慧,
唱起來,
始終會婉轉悠揚、
清麗優美;
無論您敞開心,
還是閉上眼,
無論您聽見,
還是沒有聽見,
桂東的民歌,
五花八門,
應有盡有,
始終能夠裝滿,
您背負的行囊,
愉悅您疲憊的心。
社會在前進,
桂東在變美、變好。
一首桂東新民歌唱得好:
羅霄山下我家鄉,
漚水清清流入湘江,
縣城綠滿常青樹,
六月驅蚊八月香……
老邊山區我家鄉,
瓦屋漸變紅磚平頂房,
地增收來糧增產,
大棚菜茂巴西菇,
村村組組通公路,
家家戶戶電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