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一、感知層次:
1、了解有關《古詩十九首》的文學常識。
2、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涉江采芙蓉》。
二、感受層次:
1、 運用想象描摹詩歌的藝術畫面。
2、 感受詩歌的思想內涵。
三、感悟層次:
1、環境描寫和人物形象之間的關系。
2、古詩中“思鄉懷人”情感的審美價值。
【教學重點】
1、運用想象和聯想描摹詩歌畫面。
2、抓住詩歌意象來解讀詩歌情感,培養詩歌鑒賞能力。
【教學設想】
1、教具:多媒體。
2、教法:誦讀法、討論法、賞析法。
3、教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課文
(投示:“鐘嶸《詩品》:‘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這個評價說的是什么嗎?它指的是《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古詩十九首》選自南朝蕭統《文選》,包括漢代無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詩。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體味一下這“一字千金”的語言魅力。
二、誦讀感知
1、多媒體范讀。
2、學生自由朗讀、試背誦。
3、提問:詩歌中出現的人物形象是誰?
(詩歌中出現可能是“思婦”也可能是“游子”形象。以下我們是從“思婦”的角度來鑒賞。)
三、 鑒賞品味
1、 朗讀“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一句,思考:詩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在什么環境下登場了?她要做什么?
結合多媒體圖片明確:抒情主人公在芳草萋萋的江邊出現了,她要去采摘芙蓉花。
2、 詩歌描寫“多芳草”的“蘭澤”有什么作用?
討論、交流:這是環境描寫,意在從側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潔和所表達感情的純潔和美好。
3、朗讀“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兩句,回答:
提問:抒情主人公采芙蓉花做什么?
討論、交流:送給“所思”之人。古代人送給最親愛的人的禮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銀珠寶,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邶風靜女》:“靜女其孌,貽我彤管。”),送別時總是折一枝柳條送給遠行的人(明代郭登《送岳委方還京》:“年年長自送行人,折盡邊城路旁柳。”),遠行的人為了表示對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驛使就托帶一枝梅花給他(陸凱《贈范曄》: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這種生活情調是簡樸的,也是美好的。又如王維的《相思》所寫:“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甚至是紅豆,都是古人傳情達意的方式,既可以傳達對親朋的關懷和思念,又可以寄托對親朋的美好祝愿。
提問:這兩句的語氣如何?在詩歌結構上具有什么作用?
討論、交流:自問自答,語氣緩和。
這兩句在結構上是暗轉過渡,為表現主人公的情緒由歡欣洋溢轉變為下面的黯然銷魂作鋪墊。
4、朗讀“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 兩句,這兩句里有哪些意象?這些意象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討論、交流:“舊鄉”“長路”。
“舊鄉”在“漫漫”長路的那頭,看不到也望不著,“舊鄉”的愛人此時也正凝眸相望嗎?相愛卻不得相見,濃濃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這兩句將“遠道”意思說盡。
提問:全詩其他六句都可以理解成“思婦”的語言,惟獨這一句像“游子”的口吻。你能試著理解這一句嗎?
討論、交流:這兩句的“視點”仍在江南,表現的依然是那位采蓮女子的痛苦思情。不過在寫法上,采用了“從對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鄉而嘆長途”(張玉谷《古詩賞析》)的“懸想”方式,從而造出了“詩從對面飛來”的絕妙虛境。
5、朗讀“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兩句,思考:最后兩句除了表達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還能體會到什么?
討論、交流:還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兩個彼此相愛的人的真摯篤厚的感情。因愛之深才思之深,因愛之長久才有“終老”之“憂傷”。
齊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讀完這首詩,你認為這首詩的主要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試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討論、交流:思婦對遠在外地的游子的思念。(或:游子思念愛人 、家鄉的思想感情。)詩歌前四句描繪一位思婦采摘芙蓉花送給在外的游子,卻又無法送到的情景,以樂景寫哀情,間接表現了思婦對游子的思念之情。五、六兩句采用“懸想”的手法,設想游子在外的情態,表現思婦的痛苦思情。最后兩句先敘述了“同心離居”的生活現狀,后直接抒發無盡憂傷之情。
四、 問題探究
1、古代詩歌從情感上大致可以分為這幾類:思鄉懷人之緒、懷古傷今之悲、羈旅閨怨之愁、懷才報國之憤、邊塞征戰之壯、即事抒懷之慨、隱逸出世之戀、吟山詠水之美、描花繪鳥之趣等。《涉江采芙蓉》屬于哪一類?(明確:思鄉懷人之緒)
2、說說同學們知道的“思鄉懷人”的詩歌。
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討論“思鄉懷人”詩情感的審美價值。
提問:朗讀上面的詩句,你是不是覺得它們很美呢?為什么?
討論交流:(1)借助優美的形象來表現美好的情感。
(2)喚起人們思念家鄉、熱愛家鄉的普遍的、美好的情感。
五、拓展閱讀
我們一起看看《古詩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樹》一詩,談談這首詩和課文在抒情上有何異同?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六、板書設計
涉江采芙蓉
思 婦 無盡憂傷 游 子
思
芙 蓉 真摯篤厚 望 鄉
以樂寫哀 懸 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