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要求:
1、理解“包身工”的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權(quán)意識。
2、學習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記敘中穿插描寫、議論和抒情。
3、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抓住新聞事實和新聞背景,把握課文的線索。
2、通過對文本的解讀,理解“包身工”的內(nèi)涵。
3、學會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在復雜記敘中有條理地穿插描寫、議論和抒情。
授課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在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生活著這樣的一個特殊的工人階層,她們住的是十七八個人擠在一起的鴿籠,吃的是豆腐渣熬成的稀湯和爛菜葉,她們的年齡與我們相仿,甚至更小,但她們干的卻是每天十二三小時繁重的紗廠勞動;她們沒有陽光,沒有歡笑,甚至她們也不能擁有她們自己。這就是受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雙重壓榨、失去人身自由的包身工(板書)。從二十世紀的三十年代起,一個偉大的劇作家一直向人們含淚訴說著包身工的苦難生活。
二、了解背景
這是一篇報告文學,是一種兼有新聞性和文學性的文體。說它是“報告”,是就題材來說的,它必須選擇真人真事新聞題材,迅速及時地反映生活;說它是“文學”,是就表達來說的,它必須采用某些文學的表現(xiàn)手法,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生活。報告文學被譽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輕騎兵。
為了創(chuàng)作這篇報告文學,夏衍親自深入東洋沙廠采訪調(diào)查。他得到一位女工的幫助,混進包身工中兩三次,后來被工頭盯住了。從三月初到五月,夏衍為了看到包身工們上班的情景,足足作了兩個多月的夜工。他深入生活獲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寫成了這篇膾炙人口的《包身工》。
三、聽朗讀整體感知
(1)本文是以什么順序組織材料的?寫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時間,寫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中間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議論。
(2)課文中用到的材料(新聞事實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確:文章在敘述了一些新聞事實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發(fā)展等情況。中間都有一些轉(zhuǎn)折性的詞句,使得銜接自然流暢。比如寫四點一刻被罵做“豬玀”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們正式的名稱卻是‘包身工’”一句作為過渡,寫這些鄉(xiāng)下姑娘是如何被帶工老板騙到城里來的。在介紹了四點半鐘包身工們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價的機器”來銜接,引出了日本廠家特別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對包身工受剝削、受壓榨的情況做了具體、詳細的介紹。
第 二 課 時
(3)瀏覽課文,從文中看到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如社會背景、工作、待遇等等。
明確:
社會背景:家庭生活困難,被迫賣身給帶工老板,帶到上海的日本紗廠工作!耙欢恕睉(zhàn)爭以后,日本在中國的紗廠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工,于是“大量用這種沒有結(jié)合力的包身工來代替普通的勞動者”。
工作狀況:吆喝 呼喊 命令似的 沒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a、“清晨四點一刻,天還沒有亮,睡在擁擠的工房里的人們已經(jīng)被人吆喝著起身了。”
b、“兩粥一飯,十二小時工作,勞動強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義務勞役,豬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踐踏。包身契上寫明三年期間,能夠做滿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還是工作,手腳象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象弓一般的彎,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慘,咳著,喘著,淌著冷汗,還是被逼著在做工!
c、“紗廠工人的三大威脅就是音響,塵埃和濕氣。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勞動條件,這大概是自然現(xiàn)象吧,人在這三種威脅下面工作,更加容易疲勞。”
工資待遇低:“最初工錢是每天十二小時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幾個星期之后就調(diào)到鋼絲車間、條子間、粗紗間去工作……工資不及男工三分之一”。
(4)請找出文中的話說明:包身工給資本家?guī)硎裁春锰?資本家為什么大量使用包身工?
明確:“在一種特殊的低優(yōu)惠的保護之下,吸收著廉價勞動力的滋養(yǎng),在中國的日本紗廠飛躍地膨大了。單就這福臨路的日本廠子講……創(chuàng)立第一廠的時候,錠子還不到兩萬,可是三十年之后,他們已經(jīng)有了六個紗廠,五個布廠,二十萬個錠子,三千張布機,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萬元的資本!
( 5 )作者對“包身工”這一現(xiàn)象是怎樣評價的?
明確: a、“看著這種飼養(yǎng)小姑娘謀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時候看到過的船戶養(yǎng)墨鴨捕魚的事了。類比中,憤慨之情躍然紙上。
b、“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當心呻吟著的那些錠子上的冤魂!”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
(6)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請同學們給“包身工”下定義。
指導學生找文中信息,進行整體歸納。
① 包身工是舊社會一種變相的販賣奴隸的形式,被販賣的是女孩子,由承包人送到工廠做工,沒有人身自由,工錢全歸承包人所有;
②“包身工”已經(jīng)以一種奇妙的方式包給了叫做“帶工”的老板!鞍钡臉酥臼鞘孪攘⒘恕鞍砥酢!捌婷睢敝幉粌H在于這些女孩子近乎被拐騙,而且是一仆二主:一主是日本資本家(工頭是拿摩溫);另一主是中國二老板,帶工的。日本資本家稱她們?yōu)椤霸囼灩ぁ薄梆B(yǎng)成工”;中國帶工者稱她們?yōu)椤鞍砉ぁ保?nbsp;
③ 作品實際上是在告訴我們:包身工這一罪惡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動統(tǒng)治。
定義如:包身工是指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時間),在上海東洋紗廠里(地點),為外國人工作的女工(工作性質(zhì))。因為這些女工在進廠時已經(jīng)簽訂了賣身契,失去了人身的自由權(quán),所以被稱為“包身工”。
寫法探究
雙線結(jié)構(gòu):以包身工一天的生活為組材的主線,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fā)展和趨向等內(nèi)容為副線。
作者寫了包身工起居,讀者目睹她們的凄慘形象會怎么想呢?自然會產(chǎn)生關切之情,希望了解她們的來歷、身份,所以,接著補敘了包身工的來歷、身份。
作者寫了包身工的早餐,讀者目睹她們豬狗不如的飲食自然會想到帶工老板的殘忍刻毒,于是插敘日本廠家大量雇傭包身工的原因。
作者寫了包身工的上工,讀者目睹包身工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艱苦勞動情景自然會憤憤不平地想到,她們創(chuàng)造的財富到哪里去了?于是,緊接著插敘日本紗廠榨取中國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實,揭露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的壓榨掠奪。
作者寫了包身工收工,讀者目睹了包身工受到的侮辱自然會產(chǎn)生一種痛恨這種罪惡的包身工制度的強烈感情,文章通過議論,預示了包身工制度必然滅亡的結(jié)局。
這一篇報告文學,是作者經(jīng)過幾年的材料積累和幾個月的實地考察之后寫出來的,材料極為豐富,并沒有一個完整的人物、事件,作者卻能把它組織得井井有條,這得力于作者在安排結(jié)構(gòu)時能把握讀者的心理規(guī)律,精心而巧妙地安排材料,既具體地再現(xiàn)包身工的一天生活情況,又根據(jù)本文主題的需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發(fā)展和趨向,展示造成包身工悲慘命運的復雜背景,一條主線與一條副線交互發(fā)展,有機地結(jié)合,使讀者對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既有觸目驚心的直觀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歷史認識,達心的直觀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歷史認識,達到了虛實相生的表達效果,深化了主題?nbsp;
板書:主線----包身工起居工作------悲慘命運、控訴
副線----包身工制度----------慘無人道、詛咒
點面結(jié)合: 本文既有對包身工悲慘遭遇的概括介紹,對包身工群體形象的簡略描寫,如作者在記敘中集中寫了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收工等四個場面,這面上的記敘與描寫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勞動狀況,又有對“蘆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動描寫,作者以“蘆柴棒”為例,通過“發(fā)燒”“生病”被“抄身”等細節(jié)描寫,寫出了包身工奴隸般地“被榨完殘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為止”的悲慘命運!靶「W印痹獾健澳媚亍焙汀皷|洋婆”毒打懲罰的描寫,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
總結(jié)
本文雖然是老文章,反映的是上世紀初的事情,和我們的時代有些隔膜,但文章中表現(xiàn)出一種社會責任感、一種對于人的尊嚴和人的生存權(quán)利以及勞動權(quán)利的尊重,這些情感卻是永恒的,值得我們一生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