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平
①它雖然不幸,沒能誕生在父母的羽翼之下,但是萬幸,它誕生于一個草原母親的手掌中。它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雁。
②它的旁邊是一群來自春天的小羊羔,它們的母親被放牧到遠處覓食鮮嫩的牧草去了。它們吃奶,也和它一樣,以為葛根阿媽就是它們的母親。所以草原上有了一幅移動的畫--葛根阿媽那紫色的身影后面,跟著一群雪球般滾動的小羊羔,還有一只淺褐色的小鴻雁。
③它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雁,自己從哪里來。
④葛根阿媽說起小雁的來歷,太陽就會從她眼角的皺紋里看見亮晶晶的眼淚。
⑤呼倫貝爾大草原,碧水回環,芳草萋萋。雁群從遙遠的南方飛來,在蘆葦叢中做窩孵化,然后教練它們的孩子滑翔試飛。到了秋高氣爽的時節,雛雁長大,它們一起飛向溫暖的南方。
⑥每天早上一推開蒙古包的門,阿媽就看到羊群云朵一樣在草地上飄動,湖里布滿奶牛的倒影,數不清的水鳥在蘆葦中翩躚起落,鴻雁和天鵝走到岸邊,旁若無人地穿過林立的馬腿與牛腿,享受太陽的撫慰。
⑦阿媽把雙手放在耳朵后面擋住風的呼嘯,那湖中的鳥鳴頃刻變得雨點一般清晰嘹亮。阿媽不但能分辨出各種鳥的聲音,還能聽出偷蛋的草孤貍,遇到了雁爸雁媽的猛烈反擊。阿媽最擔心的是狗魚,它會像潛水艇那樣沖到蘆葦根下,把雁窩頂翻,吞食蛋殼和胚胎。她若發現狗魚撼動蘆葦,就會趴在馬背上泅過去,用套馬桿攪動湖水,狡猾的狗魚一轉眼就逃了。
⑧阿媽,草原的母親,她卻沒有辦法對付那些被貪欲迷了心竅的偷蛋人。那一天,阿媽聽得一聲聲叫得好不凄厲。原來有人正從雁巢里掏蛋,孵卵的大雁被推到一旁,那白晃晃的雁蛋給篩網兜住,被粗野地遞到輪胎船上,有的開裂,有的流出了蛋黃,幾只剛出殼的雛雁被裹挾到水中。阿媽急瘋了,她翻身上馬,泅渡到輪胎船邊,大聲喊著:“你們壞啊,你們這么壞啊……”船上的人根本不理阿媽這個茬兒,阿媽不得已橫馬攔船,船上的偷蛋人一桶水潑在馬頭上。馬怕主人落水,緊閉著眼睛不敢動,裝滿雁蛋的輪胎船借機靠岸,把幾筐雁蛋裝上汽車,開走了,十多只大雁追著遠去的汽車飛,天上地下都是哭聲。
⑨阿媽上岸,看見滿地都是破碎的蛋殼,很多里面已經有了血胎。她細細查看,發現了一只沾滿了羽毛的蛋沒有破碎,似乎有一絲絲血脈在律動,其中分明孕育著一個鮮活的小生命!這可怎么辦?阿媽把這個雁蛋放在蒙古袍的胸襟里暖著,一夜未眠。她想把這個雁蛋送進某個雁窩里,誰知第二天早上,阿媽捧著這顆雁蛋來到湖邊時,追蛋的雁群雖然已經回來,卻變成了殘敗的落葉,一片片漂浮在水面上,肚子又鼓又硬,雙目圓睜。濕地里的夏天猶如結冰的深秋一般寂靜,只剩下幾只水雉和野鴨在弱弱地叫著。
⑩阿媽在蒙古包的毯子上用干草做了一個窩,又蓋上了一件又輕又暖的羽絨服,雛雁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誕生了,它來到了一雙輕輕捧著的手掌里,那手掌芳香溫暖。
○11從春到夏,小雁長高了,肩上油汪汪的羽毛,竟長成了草莖般挺立的雁翎。那天,阿媽沖著河流一揚手,小雁果然像一只雁那樣張開了翅膀,可是又很快又像一只耗盡電池的玩具飛機跌落下來。阿媽把它放在蒙古包頂上,推著它往下飛,它嚇得咕咕叫,一動也不動。
○12秋天了,有一隊大雁正飛過,一齊發出低低的叫聲,它竟然忽地一下,飛上了平常要阿媽舉著才能上去的蒙古包,沖著天上的雁隊又是扇翅膀,又是伸直了脖子大聲叫。不一會兒,從中落下來兩只健壯的雁。阿媽趕忙躲進牛糞垛的影子里,恐怕驚擾了這天賜的良機。只見那兩只雁圍著這只雁轉了好幾圈,留下幾聲哀鳴便離開了。
○13千里冰封的季節開始了,終日哆哆嗦嗦、戰戰兢兢的它,胡亂撲騰,一會兒推倒了奶捅,一會打碎了燈泡,還差一點被燒得紅通通的鐵爐子燙著,阿媽用軟皮繩把它拴在蒙古包的門邊上,它看到門外的天,是那樣蔚藍明亮,大概想象出那以往的自由,便一次次發起飛翔的沖擊,結果一次次被繩子拽回來。阿媽只好用羊毛剪子剪掉了雁翎。
○14蒙古包里終于安靜了。阿媽喂它的時候總是說,吃好,喝好,你就能熬過這個冬天。
(有刪節)
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本文標題頗具匠心:量詞“群”與“只”形成數量上的反差,雁本善飛翔,卻與“羊群”同走,這能引起讀者興趣。
B.小雁“不知道自己是只雁”,是因為它誕生于阿媽之手,生長于羊群之中,并且沒有像雁一樣展翅高飛的欲望。
C.小雁的命運讓人嘆息,“熬過這個冬天”,一個“熬”表明小雁生不如死的狀態,即使“熬過”,也失去了生命的意義。
D.本文詳略得當,同是寫偷蛋,略寫動物而詳寫人,作者意在呼吁人們放棄貪欲,包容自然,并與自然和諧相處。
8.請賞析第⑥自然殷劃線的句子。(5分)
9.文章為什么稱阿媽為“草原的母親”?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答案:
7.(3分) A(B.“并且沒有像雁一樣展翅高飛的欲望”錯。C.“表明小燕生不如死的狀態”錯。D.“呼吁……包容自然……”錯。)
8.(5分)用比喻、擬人的手法,描寫了草原上美麗和諧的場景,與前文人雁羊群移動的畫面相呼應,與后文“狗魚”及“偷蛋人”盜取雁蛋的畫面形成對比,為文章主旨的表達作了鋪墊。 (劃線處各1分,共5分)
9.(6分)①阿媽生活在草原上;②阿媽悉心喂養草原上的羊、雁;③阿媽以母親的慈愛對待草原上的生靈,守護弱小;④阿媽勇斗草原上的貪婪之人。(每點2分,共6分,答對3點得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