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 2002-11-08 夏欣
目前,高考的綜合類題目包括三個層面:綜合性題目是從學科內容中選擇出一部分,使其綜合化,考查目的是使學生更全面、深入地探究某一主干知識領域或某一學科體系;用不同學科的概念或各學科的共同概念組織起來的題目,重在考查解題方法和過程;“現實題目”,即以實際問題為核心,給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完整的現實背景,然后提出問題,按解決問題的思路將各科知識組織起來。因而,學生的課程訓練應該強調在學科學習過程中培養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
強調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綜合能力水平。除了概念、定理,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科整體結構的把握和對知識間關系的把握。只要學生較好地掌握了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方法,并在應用中獲得對事物的完整認識,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就會形成較扎實的綜合能力基礎。
以學科為主體,拓展知識面,延伸學科思想方法,構筑學科之間銜接的橋梁。當前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特點是加大教學課程的彈性和可選擇性,增加現代社會需要的、體現現代科學思想和方法的內容,這其中將綜合能力視為學生不可缺少的素質品質,而綜合能力必須建立于寬廣的知識基礎之上。綜合能力考試并非只為考查學生而進行的“紙上談兵”,現實問題大都需要用整合性知識解決。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捕捉與抽取主要因素,從而建立問題模型的能力。
在學科內綜合能力基礎上培養跨學科綜合能力。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橫向聯系,擴大知識的空間范圍,加強學科之間的協作與融合,使各個學科從分散的、相對隔絕的、自成體系的小科學形態向一種綜合的、連通的、互相緊密相連的大科學體系形態轉換,以此幫助學生形成綜合的網絡化的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
新時代的課程和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京文探知學堂Discovery研究性學習立體課程引進國際一流視聽資源,教會學生用探究的方式,主動去探索、發現和體驗,同時學會對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判斷,去獲取知識、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其軟件具備教學資源庫、文字資源庫、互動學習區、課件制作庫等四大功能模塊,其設計都立足于培養綜合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能夠進行深入思考、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解題的熟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