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干實干,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以下是關于縣扶貧開發工作匯報,供大家參考!
縣扶貧開發工作匯報一
一、基本情況
xx縣地處冀中平原腹地、黑龍港流域,屬于北溫帶季風干熱氣候,歷來是海河平原旱澇災害頻發地區。全縣轄4鎮3鄉1區,197個行政村,總人口3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萬人,貧困人口20萬人,總面積5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萬畝,為傳統農業縣。20xx年,被河北省確定為扶貧開發重點縣。
二、上個十年扶貧開發取得的成效
上個十年,利用財政扶貧資金5918.9萬元,扶持18個貧困村發展棚室4717個,打造百畝以上棚菜生產專業區23個,小拱棚1440畝,實施百里棚菜長廊發展棚室7000多個輻射帶動發展棚室1.1萬個;扶持14個貧困村發展畜牧養殖,發放畜禽15.73萬頭(只);在用足用好扶貧資金的同時,積極協調整合部門資金7000多萬元,爭取省市幫扶部門資金1370萬元,物資折款130萬元,用于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有效解決了群眾行路難、用水難、用電難;組織貧困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982人,輸出2835人。有72個貧困村19984貧困戶76638貧困人口基本實現脫貧,人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
1、扶貧產業逐步壯大。
堅持“因村制宜,因勢利導,宜養則養,宜種則種”思路,著力實施“棚菜種植、畜牧養殖和勞動力轉移培訓”三大工程,20xx -20xx年,利用財政扶貧資金7596.9萬元,扶持貧困村發展棚室6595個,實施百里長廊項目,發展棚室7000多個,輻射帶動其他群眾建設棚室1.1萬個;小拱棚1870畝,打造百畝以上棚菜生產專業區38個;發放斯格豬7026頭,小尾寒羊7824只,奶牛338頭,貂3192只,貉1865只,雞14萬只,貧困人口收入穩定增長。
2、基礎設施不斷改善。
在用足用好扶貧資金的同時,積極協調整合部門資金7000多萬元,爭取各級幫扶資金1370萬元,物資折款130萬元,用于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新修道路84240米,新打機井211眼,新上變壓器157臺套,有效解決了項目區群眾行路難、用水難、用電難;改建、新建村委辦公場所7座;新建文化活動中心8個;改建小學12000平方米,建圖書室6個。
3、群眾素質明顯提高。
“扶貧先扶智,脫窮先換腦”。配合產業發展,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273期6.2萬人次;推廣新技術13項。同時,組織貧困村勞動力轉移培訓3278人,輸出2950人。
4、貧困人口增收明顯。
20xx年,貧困村人均收入700元左右。通過三批扶貧,貧困人口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高的達到5000元。 20xx年我縣爭取財政扶貧資金1678萬元,支持貧困村發展棚室1878個,小拱棚韭菜430畝,發放羊2901只,新打機井42眼,新上變壓器33臺套,修磚路17190米(3.5米寬)。通過扶貧開發,新啟動的29個貧困村,80%以上選擇棚室果蔬產業,50%的貧困村果蔬產業已初具規模,建成百畝以上棚室大方15個,同時發展畜牧養殖專業村6個。
國務院扶貧辦主任范xx,副主任x、省委副書記、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x、省委常委組織部長x、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原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臧x、副省長宋x、沈x、政府顧問x等領導同志先后到我縣進行調研,都對我縣扶貧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20xx年,我縣被省委、政府命名為“產業化扶貧示范縣”;20xx-20xx年,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省扶貧開發工作先進縣”;20xx-20xx年,連續五年在衡水市扶貧工作綜合評比中名列第一;連續三次在縣行風評議中名列前三。
三、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思路及工作重點
“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我們將牢牢抓住被確定為國定縣和黑龍港流域列為重點開發區域難得政策機遇,繼續堅持“扶貧扶出產業來、農業長出工業來”的'產業化扶貧思路不動搖,緊緊瞄準貧困群體,大力實施“棚菜種植、畜牧養殖、勞動力轉移培訓”三大產業化扶貧項目,強力推進產業化扶貧進程,使規劃期內建檔立卡戶實現整體脫貧目標。
1、 圍繞重點,做大扶貧產業
扶貧開發,我們將繼續以設施蔬菜產業為支撐,以扶貧資金為助力,以產業項目為載體,把五公鎮、里滿鄉、同岳鄉、留楚鄉36個貧困村作為扶貧攻堅主戰場,南片:五公鎮以高橋、南官莊、西張保為東西縱軸,沿東九線兩側2000米, 輻射帶動周邊村,打造棚室葡萄萬畝生產片區;里滿鄉以固店、張各莊、桑園為中心, 輻射帶動周邊村,發展以葡萄為主導產品的萬畝片區一個;中片:同岳鄉以寨子、南京堂為中心,向東連接葛同岳、徐同岳,向西連接張口、楊口、引各莊等貧困村,輻射帶動周邊村,打造以瓜菜為主的萬畝專業生產片區,同時,以寨子食用菌研發基地為依托,打造千畝食用菌專業生產片區一個;東片:以南善旺、東段、西段為蔬菜產業發展重點村,沿正港線兩側,連接影林、屯里、趙留吾、東留吾等貧困村,打造萬畝瓜菜片區一個。到20xx年,打造4個以設施葡萄、瓜菜為主打產品的萬畝片區。同時,加強項目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2000萬元新打井160眼;新上變壓器50臺套;新修道路10萬米。帶動1.6萬貧困戶6.07萬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2、重點扶持,做強龍頭企業
對縣瓜菜果品交易批發市場擴建、綠科蔬菜種植技術推廣服務有限公司二、三期建設、牧豐奶牛養殖有限公司擴建,進一步加大資金項目跑辦力度,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延伸產業鏈條,強化其服務帶動功能,使蔬菜產業、畜牧養殖在產前、產中、產后得到強有力支撐,積極打造“龍頭+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讓貧困群眾實現利益最大化。
3、因勢利導,壯大經濟合作體系
繼續發揮蔬菜聯合總社龍頭帶動作用,以蔬菜總社為統領,以扶貧資金為助力,規劃期內組建扶貧互助合作社50個,通過互助合作社組織帶動,不斷提高貧困農民的綜合素質能力、經濟實力和自我發展致富能力,力爭使每家每戶擁有一個實實在在穩定增加收入的生產項目,人均收入力爭趕上或超過全縣農民收入的平均水平。